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刍议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刍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刍议

一、情感教学对政治理论课的意义

情感教学最初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布卢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部分,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其中,情感目标领域的设立,能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很好的调动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产生将读书视为“服苦役”的消极心理。他曾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了解社会共同的政治理想,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而情感教学对发挥这一阵地的作用至关重要,良好的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道德认同感。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上的水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使其对道德规范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方能促使其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

二、教师在情感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长期以来,学生对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可能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枯燥、空洞,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二是教学方法僵化、死板,填鸭式的灌输使学生缺乏情感体验,很难取得预期教学效果。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在情感的沟通和培养方面,教师的角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远比想象的更重要。一个合格的政治理论课教师,其职责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给学生道理,教给知识和解决疑难。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自己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特别是对自己所讲授的学科要充满热情,这样才可能以自己充沛的情感激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怀着满腔的爱对待自己的学生,使师生间的知识、情感处于相互交融状态。这样才能在知识传授上发生“共振”,在思想交流上产生“共鸣”。教师还必须自我克制消极的情绪,防止把不良的情绪和言行带进课堂,以免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可以想象,一个性格乐观、处事积极、待人亲切的教师形象往往成为学生活生生的情感学习榜样。

三、师生间顺畅的情感交流是情感教学的重要保障

现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空前增强,他们喜欢发表不同于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因此,教师应该很好地把握学生的这一特征,和他们之间建立起顺畅的情感交流,以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敬重,从而积极发挥自己在情感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在现代大学生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即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一方面,他们也有现代大学生共同特征,即在生活中极具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因其成绩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是中等或中下等,在应试教育的残酷竞争下,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又表示怀疑,导致他们养成了在课堂上不敢发言、不会积极思考的习惯。还有一部分学生本来成绩不错,可高考发挥失常,没能考上本科,来到专科学校后觉得前途渺茫,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更加关心这类学生的心理状况,多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以增强他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弱点和不足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甚至非常严重。正因如此,才需要教育、需要学校,才有了教育工作者存在的意义。引导和推动学生进步,与学生一同成长,是古往今来教育工作者的天职。要履行好这一天职,教师要真心地关爱学生,特别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与学生建立彼此互信和顺畅的情感交流,以确保情感教学作用的充分发挥。特别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单纯重视智育,重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绩较差者和成绩优良者一样需要成功的体验和喜悦,甚至可以说,成绩较差者更需要这种体验和这份喜悦。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管理,教学更不是一种较量、一种强迫,心理学的“皮克马利翁效应”启示我们:热爱是可以化刻板为神奇的。特别是政治理论课突出的理性色彩更需要情感教学寓理于情。

四、教学过程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思想政治情感和道德情感来自于学生个体直觉情绪的体验,来自于学生与具体的政治形象、道德形象相关的情绪体验和从事社会实践后的情感体验,没有亲身的体验,就不会有感知。没有体验、感知和领悟这个所谓的“意会思维”的过程,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很难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因此,必须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情感体验。首先,教师要把理论讲授的节点与学生所关心或身边发生的事情结合起来。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在教学语言通俗易懂和形象生动上下功夫,应该在自己的理论讲授过程中引用能引起学生共鸣、深刻体会、热烈反响的事实和例子,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带着感情参与教学活动,一方面容易接受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给他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生动范例。教师要力求在课堂的理性讲授中融进自己的激情,使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通过一个个新鲜、详实的史料和事例,通过辩证的道理和生动的语言,在教与学之间产生和谐的情感共振效应,达到激发学生情绪,拨动学生心弦,震撼学生心灵的效果。其次,要更多地根据不同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组织一些能激发学生感情体验的课堂讨论。教师要洞察社会现况,及时捕捉社会发展的脉搏,密切关注时代风云的变化,在对各种社会现象、人生心态了解、分析、比较之后,提供可供讨论的事例或话题,引导学生思索、分析和判断,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甚至辩论,通过相互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可以把现实生活中不同道德价值观冲突、社会道德困惑中的问题和道德教育目标、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自主参与解疑,让学生在分析和判断中受到启发和有所体验,从而逐步地把德育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再次,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要注意的是,实践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实践而无体验,或实践没有与正确的体验相结合,都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就是说,学生要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和对实践客体的正确的认识,不是为实践而实践。要在实践活动中强化情感的体验,教师应在活动开始之前,对通过实践要达到的特定的教育目标的实现或输出的内容,对实践中可能引导激发学生情绪体验之处心中有数,并适时掌握时机,恰到好处地采取一些方式来启发诱导,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激情,通过体验增进思想认识、政治觉悟或道德水平的提高。教师还可以在活动开始前,创设一定的具体接受情境或情感氛围,如当要求学生完成某一既定的德育活动任务时,并不仅仅要求学生立即按教师的要求去做,而是创设一定的情境或情感氛围,让学生自己亲身感觉到从事这项任务的必要性,达到深有感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地,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完成。

五、灵活多样的情感教学形式

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注意讲课与讲座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传递”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互动”观念。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为什么”的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情绪渲染法。

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材料、先进榜样,通过浓厚感情色彩的讲解,调动和强化学生积极的情绪宣泄和情感体验。教师语言要和谐、亲切,声情并茂,适合青少年现时心理特点,鲜明生动而不失逻辑性,准确简单而不失趣味性。要特别重视语言直观教学,通过丰富而准确的表情,恰到好处的动作等方面的情绪渲染,来感染和教育学生。例如:在讲授“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容时,教师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引导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懂得如何热爱祖国,怎样去热爱祖国,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与接受的能力,提升学生内在的思想道德素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外在的灌输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需要。

(二)情境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

情境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最初被用作心理疗法和心理咨询方式,现在,越来越广泛地在西方国家学校的社会课和道德课中使用。它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借助体验换位的心理感受,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育内容,并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发展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参观、采访,通过开展社会调研使学生了解社情民意,把所学理论知识、社会现实、自我情感联系起来,增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自己的观点,并在他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三)自我体验法。

通过学生自己的“现身说法”来达到自我教育,如学生社会调查的汇报,热点问题的演讲、辩论等,都将会创设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展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化活动,鼓励大学生为同学、班级、校园、社区做好事,开展“我诚信,我美丽”活动,反对作弊行为,等等。这些活动的举办,使大学生在良好的道德氛围中,通过自身体验,接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摒弃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从而形成团结互助、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情感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情感陶冶和感化的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诸多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别是针对高职生思维活跃、自制力较差、自卑心理严重的思想特点来说,体现人文关怀的情感教学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真感情,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发自内心对学生付诸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和赏识的美好情感,在情感的陶冶和感化下,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也才会跟老师交流原本不愿意交流的困惑,请求老师的指引和帮助;也才会主动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通过体现人文关怀的情感教学的实施,使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作者:雷玉翠 于翔 单位:陕西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