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素养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在高校传播和贯彻的主渠道。在新媒体时代下,当代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本文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新媒体素养”进行探析,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新媒体素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初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大学阶段,普遍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是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和贯彻,也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在2015年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49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为最大群体,占比达31.5%。在这个年龄段网民中,大学生成为其中的主力军。不仅因为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1995年之后出生的新人,对新生的事物和观点接受能力很强,更重要是因为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例如:书刊、报纸等,相比,信息海量传播、传播速度无极限,广大用户可以迅速地表达自身的观点。因此,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对此评论道:“网络成就了中国的青年,青年成就了中国的互联网。”在新媒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情况下,大学生每天都可以获取错综复杂的海量信息,这些信息存在虚拟性特征,难辨真假。思维活跃、好奇心重但又缺乏分辨能力的当代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其中的不良信息的影响,迷失自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要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言献策。本文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新媒体素养”进行探析,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新媒体素养的重要性
新媒体素养简而言之是一种正确认识和使用新媒体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大学生认识、运用、分辨新媒体信息的能力。新媒体技术产生之后,就融入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多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必备品。大学生每天通过新媒体接触了海量信息,他们对这些信息的筛选能力、领会能力、怀疑能力、评价能力、思辨能力等都属于新媒体素养的能力范畴。新媒体素养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于信息可以从独立和批判的角度来解读媒体资讯。对于新媒体素养教育,英国、加拿大、澳洲等,已把媒体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中。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我国台湾地区已在2002年公布了《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01年在中小学与高中设立“综合教育”科目,也纳入了媒体素养。新西兰的学生在五年级时就已加入媒体素养的培训。在我国虽然新媒体的发展日益兴盛,但是媒体素养教育工作却没有真正地展开,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更是很少涉及。在缺失新媒体素养教育的背景下,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全球丰富的文化信息及互动交流的方式,同时也对大学生意识形态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娱乐化倾向明显,动摇了主流价值观
由于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是以追逐经济效益为前提的,所以大多数信息都要以满足大众需要为主,所以娱乐大众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当今世界中轻松幽默、标新立异的节目和观点越来越容易受到大众的关注和喜爱。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新媒体很多人首先是为了获取娱乐功能,其次才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新闻。这种使用新媒体的目的,使得大学生过多地去关注娱乐信息和社会中的黑暗面,改变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新媒体平台中充斥着各种偏离主流价值观的观点,这些看法和观点也冲击和考验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因为大部分大学生思维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所以对新媒体所提供的各类观点缺乏鉴别能力。
2.多种价值观层出不穷,思想观念管理难度加大
随着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生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使得很多大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独立成熟的人,可以不依赖教师的管理和教育,因此大学生逃课率越来越高。同时,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网络监管还不成熟,因此很多不良思想泛滥,严重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对很多思想观念没有过滤,甚至全盘接受,这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思想观念管理难度加大。
3.新媒体中虚拟精神冲淡了大学思政课教育的效果
大学阶段一般被认为是孩子走向成人的关键的心理转折时期。大学生在学校里会面对一系列难题,比如:大学如何学习、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就业与择业等重大问题的抉择。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新媒体所创造的虚拟世界可以充当他们的避难所,这对大学生而言具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很多大学生的自制力非常有限,并没有把新媒体只当成自己的减压器,而是当成自己逃避现实的天堂,沉溺其中,使得自身更加缺乏人际交往、放纵自身。很多对虚拟交往感兴趣的大学生,很容易造成不良心理影响。而这些大学生过度沉溺虚拟世界,反而认为现实世界并不真实,这给思想政治课教师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提升高校新媒体素养的方法
1.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提升手段
虽然大学生广泛接触新媒体,但是很多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媒体素养培训,严重制约了他们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分辨能力,所以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新媒体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1)信息传播时应确立大学生主人公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面对着信息的海量传播,很多信息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甄别真伪。这时大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充分认识到传播信息会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自觉传播积极、正面的信息,抵制消极的不良信息。因此,在平时教学课堂中,思想政治课应该向学生介绍相应的道德和法律知识,确立大学生的上网自我约束意识。
(2)加强新媒体素养教育。
大学生要有信息分辨能力,须让他们了解新媒体信息是如何产生、运作和传播的,从而使得大学生培养出认识、评价、质疑和运用新媒体的态度和能力,其中对于新媒体各种信息的思辨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因此围绕核心能力须构建相应的教育模式,比如通过课程教学、培训讲座、知识竞赛等理论教学方式,向大学生普及新媒体素养知识。同时,也可以组织相应的实践教学,比如邀请相关媒体传播公司,请相关专业人员讲解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了解新媒体信息包罗万象,教会大学生如何辨别信息,以及如何选择信息等实践技巧。
(3)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培养能力训练。
新媒体素养培养,与一般的公共课、专业课知识传授不同,需要通过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在阅读新媒体信息时有三方面能力进行训练:①第一方面是,大学生对于新媒体信息的理解训练,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信息的主要内容和意思表示。②第二方面是,对大学生新媒体信息的吸收后的传播能力训练,如何合法合理的传播信息的训练。③第三方面是,大学生对于新媒体信息批判能力的培训,对于新媒体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甄别,什么是正确的信息,什么是错误的信息。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新媒体素养提升手段
(1)提升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敏感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信息的旧方法,主动去关注大学生的相关最新信息,例如微信朋友圈、QQ、微博等互动平台,通过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学习近况,引导学生走积极向上的人生道路。
(2)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运用新媒体的综合素质。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新媒体时代除了要掌握运用相关计算机和互联网相关学科知识,还要熟练运用朋友圈、微信、QQ等新媒体互动平台与大学生交流思想,同时也要熟悉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高校应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让思想政治课教师多接触新媒体高水平人士和文章,提高对新媒体信息的质疑能力和理解能力,设置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新媒体相关培训课程、讲座和实践机会,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运用新媒体的综合素质。
(3)新媒体道德素养培养。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为大学生起示范作用,须具有良好的新媒体道德素养。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师须学习和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和媒体相关法律,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忠于职守,做到对学院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三、小结
随着新媒体信息的海量传播,新媒体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从中国互联网发展前景来看,新媒体素养教育不仅应该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也应该是所有社会主义公民的必备素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重视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学习相关新媒体知识,重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研究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参考文献:
[1]唐世刚.创新高校思政课新媒体课堂教学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7).
[2]高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
[3]宋慧捷.媒体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备课题[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7).
[4]李艺全,文鸿莹.论新媒体下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2013(1).
作者:徐剑 单位: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