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
医学教育如何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增强医学生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以“中国梦”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三个自信”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新形势下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三个重要维度,各层次的教学都需要高度关注并在教学内容中使之不断拓展和强化,达到入脑入心、内外统一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梦;立德树人;三个自信
基金项目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基金资助项目(13JYⅣY42)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因医学自身的神圣性和现实的复杂性,不断凸显其特殊的教育诉求。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层次的人才后备力量,其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职业精神直接关系到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对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医学教育要更加主动服务国家医改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医改需求,满足医改需要,增强医学生献身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和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精神”[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了多方面的系统阐释,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回应时展,更好地满足医学生成才成长的需求。在新形势下要紧紧围绕“中国梦”理想信念、“立德树人”的育人意识、“三个自信”的创新成果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创新,充分利用中国梦在理想信念教育的贴近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方面的资源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自信教育方面的理论优势等,提升育人实效,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思路,做到入脑入心,实现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开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视野。
1以中国梦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梦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凝聚中国力量而提出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在阐述中国梦的内涵时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中国梦的提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亮点。中国梦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史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不仅凝结着近代以来中国历代志士仁人的理想,也凝结着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成果。其中蕴含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使这种理想信念具有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感召力。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理论作为认知基础,以国史国情教育作为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坚定情感支撑,使大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情感认同,把中国梦的理想与个人励志教育结合起来,在成长与成才的实践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唯物史观建立深厚的理论基础,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把对中国梦的追求建立在社会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国情世情的准确把握上,坚定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的信念。“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人在实践基础上的切身体验和思维活动的结果,是伴随着认识、情感、情绪、意志的转移而完成的。人的知、情、意等心理因素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并直接影响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的转变,关系着人的内心思想政治、道德情操等信念转移的方向和程度。”[3]中国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上,又与主体因素、生活世界密切相关,且符合医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与医学生理想信念之间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以这种理念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易于形成医学生在人格、个性心理、精神追求等方面的和谐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在中国梦专题的理论阐释和现实解读中正确引导学生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自觉献身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培养其大医精诚的理想境界。在“医学生的中国梦”交流论坛中,医学生将职业理想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在青春激扬的文字中描绘职业选择,放飞青春梦想,让我们看到医学生的共鸣,也看到他们对职业理想的思考。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依然坚定和执着。学生在“医学生的中国梦”专题论文中这样写道:“尽管现在医患矛盾突出,但我从不后悔选择了行医这条道路,我的梦想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为每一个病人解除痛苦。以为医学就是简单地治病救人,后来才发现远非此,只有真正走入病人的灵魂,做他们的精神支柱,为病人解决种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疾患才是真正医者所从事的职业。”“医乃仁术,作为医学生的我们要敬畏生命的尊严,医学生中国梦是仁爱奉献之梦,是医术进步之梦。虽然现在我知道,医学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但我不会放弃,因为这是我的梦想——为更多的病患缓解病痛、带去健康的福音。”
2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提升教学效果。“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这一要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升提出了一条明确的路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来发展丰富自身。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推向了崭新的历史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生命存在、德性修养问题、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积淀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文化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理论渊源,是医学院校立德树人的宝贵思想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与当今时代所需要的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实践成效的要求和选择。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讲清楚”的民族文化根基论,其中就包括“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4]传统医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主要是建立在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基础上,具有明显的德性伦理特征,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思想资源。从生命的神圣性到济世救人的崇高性,传统医德形成自律、慎独、精诚、忠恕等规范要求和崇高境界。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安排中丰富和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医德的内涵,并结合广泛的现实基础,增强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统医德教育,不仅有助于立德树人文化氛围的形成,也有助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责任、敬畏、尊重生命的传统医德理念更好地融入医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
3以“三个自信”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这‘三个自信’需要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作支撑。”[5]“三个自信”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命题,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引作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认识,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要素,有助于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更好地凝聚改革共识,增强社会的内聚力,坚定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习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不断地坚实其赖以存在的制度基础,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从而更好地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实践动力和提升精神境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要依据课程安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实施好衔接和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指导手册》为各门课程融入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教学实施提供了参考方案,内容包括范畴解析、教学建议、经典论述、名人名言、典型案例和参考文献等不同方面的教学资料,是实施核心价值观教学渗透的参考和依据。除了相关内容的渗透,还可以考虑设计一些专题做重点宣讲,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开展讨论或演讲,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结合医学学生的职业特点和职业理想,开展更加贴近、更加具体、更有成效的教学安排。如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与医德、医学职业精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医学生最为关注的内容相联系,让学生感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的学习、职业、理想有密切的关系,即提高了针对性又凸显了教学的理论内涵、实践价值。我们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三个自信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让医学生确立自信、明确方向,而且可以进一步强化其历史责任感,强化其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上讲话[EB/OL].(2011-12-13)[2015-10-20].www.gov.cn/gzdt/2011-12/13/content_2018605.htm.
[2].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01)[2015-10-20].
[3]朱仁宝,张晓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2(3):37-41.
[4].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156.
[5].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1)[2015-10-20].
[6].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4-26(01)[2015-10-20].
作者:张旭平 张艳清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