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在结构教学建构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在结构教学建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在结构教学建构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在结构教学建构研究和实践,对提升大学生认同思想政治理论、提高教学实效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学生和课程内容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关键要素,课程先在结构的有效教学建构,必须关注教师的专业性、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学生学习的实践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在结构教学建构

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1]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课程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状况,而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已经成为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当今中国,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种社会思潮风云激荡。当代大学生置身于网络环境之下,信息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多元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面对这一复杂的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迎接挑战,如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让大学生接受、相信和认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及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青年学生的理论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中国梦提供持久不衰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需面对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社会各界较大的关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学形式日益丰富,大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也不断扩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针对性、实效性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然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知并非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全部,更多地还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认同。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别是作为基础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并不仅仅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认知传递问题,而是每一个学生由知到信,接受和认同思想政治理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完整的转化过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离不开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激发,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研究学生的具体特点,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知水平和认识条件,寻找适宜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激励学生,让学生接受和领会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理论,感悟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关系、教学形式等教学过程的客观要素融合一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中,共同建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体系与价值意义的过程,是对现实的学生的认知、思想和行为发生作用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学生理解教师的教学愿景,接受“新世界”,形成对“新世界”认同的动态的建构过程。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实效性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教师仅仅关注理论内容的认知学习,而忽视了印刻在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在结构的教学建构的问题。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在结构的内涵及其教学建构

所谓先在结构,可以释义为已经存在的结构体系。教育视域中的先在结构,一般指“在人们理解问题、学习知识之前,头脑中先行存在的各种思想要素及其构成方式的组合”,[3]与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相似。参照有关研究者对于“先在结构”的描述,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在结构定义为:在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之前已经具有的,影响、制约、调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推进和教学效果达成的各种主客观要素及其构成关系的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在结构,并非是客观先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结构,也不是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联系的先在的“理解前结构”,而是围绕着课程教学富集的各种主客观要素及其构成关系的先在的结构系统,其中包括了由历史实践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结构,展开课程教学所具有的时代和现实的条件关系结构,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所秉持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等,以及对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活动所具有的接受结构的理解结构,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活动所具有的接受教师理解的理解结构等,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围绕着课程教学,“在思想中所先行具备和构建起来的前有要素、先见视角和意愿图景”[4]及其关系的总和。长期以来,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注和研究,比较注重把握教师和学生的群体性特征和规律,总是希望寻找出普遍的教学方法和原则,大面积地提高教学实效,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接受理解,而事实上,正是对抽象了具体认识主体的教学法则的过分追逐,导致了课程教学脱离了具体的教师和学生个体,脱离了具体的学习环境和认识条件,脱离了接受理解主体(学生)理解的先在结构,客观上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强化认知、淡化认同的现状。因此,聚焦课程先在结构的具体教学建构过程,在课程先在结构系统中寻找影响课程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相关先在结构,探寻它们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机理,对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在结构的教学建构,是教师在对思想理论课程体系全面理解基础上,能动地整合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教材、环境等客观要素,有机地分析课程承载的社会期待和教师期望,以及学生理解课程的先在结构与个体需求之间的差距,形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理解的先在结构,由此设计师生互动交往、沟通的教学方案,付诸实践,达成共识的过程,也是师生共融共通形成新的现实的先在结构的过程。在这一教学建构过程中,教师承载着社会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意愿图景的理解,承载着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意愿图景的理解,承载着传递思想政治理论客观要素整合的经验理解,规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构的方向和进程,因而是名副其实的教学主导者。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学生置身教师营造的交互沟通的环境中,以个体的先在结构排除障碍,接受、理解教师的理解结构,形成新的先在结构,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效果,因而是名副其实的教学建构实践的主体,正应和着“教育的旨趣在于‘成人’,‘成人’即人的生成,一种完整的、有个性的主体的生成”。[5]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在结构的有效建构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先在结构,目的是导向课程教学有效建构师生共融共通的新的现实的先在结构,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度。撇开我们对课程抽象主体先在结构的研究,仅仅从教与学主体(即教师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出发,研究教师和学生新的先在结构的互动建构,可以发现教师、学生与课程内容等在融通师生共识、传递课程意愿图景方面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在结构的有效教学建构,应该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1.教师的专业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这样的特点,即教师是教学建构的主导者,是教师将各种教学建构要素能动地联系起来,是教师将社会赋予课程对大学生的教育期待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是教师在研究理解学生课程学习的认识结构的基础上形成教学建构的设计,等等,这些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近年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日益重视,几乎每学期都开展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各级教学培训,对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性,包括教师对课程知识结构、学习方法、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和价值意义认识理解的专业化,也包括教师对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调控、学习评价等方面教学技能掌握的专业化。这一层面的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对课程认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专业性,这是通过持续的教学实践和教师培训等途径能得以不断提升的专业化。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性,并非仅仅是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技能理解和掌握的专业化,还包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命高度认同的专业性。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处于学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地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性,首先应该体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充满自信,具有高度政治自觉的专业性,这样的专业性的提升,不仅仅依赖专业的培训,更多地要依靠教师的自觉修养,依靠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而获得的,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性。

2.教学内容的整体性

大学生是经历了中小学系统学习成长起来的青年,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相对成熟,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初中“思想品德”课到高中“思想政治”课,都从学生不断扩展的实际生活的某个侧面,有重点地开展政治、思想、道德、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由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环境生态的同一性,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发生重复是难以避免的,但客观上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在结构的教学建构带来困难。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对象不同于中小学生,大学生是心智发展日益走向成熟的青年,他们的生活交往相较中小学生更加开阔,他们观察、分析和处理的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因此,需要有更广阔的视域去思考应对,也更需要完整系统的知识基础。比如,小学生观察“扶起摔倒的老人”现象,可能仅仅是从老人身体的疼痛、老人的病痛发展让亲人忧伤、友爱和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等比较感性的层面去思考。但大学生则会从社会伦理价值、中华传统美德、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道德与法律、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进行较深层次的思考。因此,越复杂的思考过程越需要完整系统的知识底蕴。上海目前开展的“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研究,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为例,就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主要讲授作为一个完整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系统化知识。原理性内容的掌握需要比较系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是什么’背后的‘为什么’。”[6]具体地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先在结构,即学生经历了中学阶段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基础,他们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去分析一些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具体现象,但总体上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的理解,因而面对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容易迷茫,进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认识发生动摇。因此,面向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整体: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根源于人类自身解放需要的目的,人类谋求自身的解放,首先必须认识包含人在内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及其运动的规律,而人作为客观世界中的存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识到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从而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前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人在实践中获得了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对人类自身认识活动的认识,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据,即人在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生产出社会关系,在物质世界中创造出遵从物质存在和运动规律的社会存在——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正是源于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结合当时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事实,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的实质,获得了科学社会主义认识,构成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归宿,即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目的和归宿的统一,充分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特点,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品格,从而为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奠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3.课程学习的实践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正确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学生对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将直接影响其实践的积极性和正确性。人是社会的人,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本质的认识都是通过认识主体在社会生活经验中建构起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在结构的教学建构,脱离了大学生主体的社会生活实践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循着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才能在主体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在丰富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过程中,感悟思想政治理论的力量,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自觉认同,也才能避免大学生对现实生活实践的片面、主观臆断。正如马克思所言:“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7]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在结构的教学建构,不能再局限于对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本体的认识、理解,应该还原思想政治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结合实践阐述理论的逻辑,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感悟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价值,才能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必须和实践紧密结合,不仅经典理论的学习需要还原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而且深刻领悟思想政治理论的精髓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和当代学生的社会实践。上海教委主持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教学指南》明确指出:“要让当代大学生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不仅要在理论上讲清楚,讲得令人信服,而且必须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实践,对马克思主基本原理有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解。”[8]这正是对课程学习实践性的强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学生和课程内容,因此,课程先在结构的教学建构,必然要关注先在结构建构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关注教师的专业性和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关注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内容建构的整体性,唯此才能真正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脉搏,最大限度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73.

[3][4]隋宁.思想政治教育先在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7,38.

[5]王坤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171.

[6][8]王天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教学指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3,7.

作者:虞霞静 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