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探究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下位概念,在跨越民族、超越地域的宏观文明尺度内,它既代表了政治发展所取得成就的总和,也是测度一个社会体系政治生活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同时,特定社会场域内政治文明建设可划分为城镇型、农村型两类。城镇政治文明与农村政治文明并不是对立概念,而是社会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基本规律是由城市政治文明(先进的政治文明)向农村政治文明(落后的政治文明)拓展,整体上促进整个国家政治文明进步。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规模庞大的农村人口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持续被消解,在农业的智能化转型、工业的系统性升级、文化的结构性调整等驱动力量下,农村固有的政治生态面临系统性瓦解,加上“农村社区化”“新农村工程”“乡村振兴”等政策引领,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俨然是社会政治文明最重要、最基础、最广泛的实践。结合近40年我国社会的变迁来看,城乡空间界限不断模糊,原有的二元分割形态迅速朝向城乡协同发展转进,大环境变化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创建了良好条件。然而,长期农村政治文明框架的核心为“村民自治”,受到农村文化形态、经济模式、产业融合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剧烈的政治影响因素变迁下应对冲突、矛盾的机制,仍然高度依赖传统路线与途径,由此衍生出许多干预农村政治文明升级的阻力。由南京农业大学政治文明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编著的《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实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第1版)一书,将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性工程,该书全面分析了农村政治模式“从自主治理向协同治理”的发展过程,深入解读了传统农村政治文明生态下“弱治理”的形成原因,围绕着农民政治表达、农村政治参与、农村女性参政等若干重大问题,对新时期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进行完善。该书也是国内首部以“农村发展与政治文明关系”为主题的著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具体特色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视野开阔、系统梳理,夯实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基础

从实践维度出发,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与丰硕的成果,这主要是由政治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特点决定的,即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对农村传统政治生态做出调整,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撼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体系。据此,该书提出了一个关于农村政治文明的核心问题,就是现有农村政治文明生态基本符合国情的前提下,是否还有必要遵循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进一步优化农村政治文明模式。答案不言而喻,中国农村作为中国社会的基石,其政治文明形态不可能、也不应该具有异质性,为了缩小农村政治文明与城镇政治文明的建设差距,实现从传统的程序民主向价值民主跃迁,当务之急是夯实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基础。该书研究视野开阔,为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南京农业大学政治文明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们从历史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农村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立足马克思主义农业观构建农村社会政治文明学术场域,并从发展的角度详细阐释了农村治理模式、农村民主机制、农村政治制度、农村政治主体等概念,为新时期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观点支撑及方法论。该书高度重视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直接原因,是因为长期以来农村社会出于自组织状态,对于政治事务缺乏关注,“弱治理”的特征十分明显。该书基于“观点决定行动、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症结,就是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应用需求的不对称性,诸如农村基层党组织、村两委、村民小组(小队)等存在政治疏离、制度性差、治理不足等问题,都可以视为政治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不对称”的产物;该书顺应农村社会转型期特征,为夯实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基础提出“三步走”的规划,首先从农村民主选举入手,扩大选举制度发展格局,传统农村选举格局为“直选过渡”,即村两委直接选举向乡、区、镇民主直选的过渡,在此基础上可丰富“两级直选”“两推一选”方式。其次,从农村民主治理方式入手,围绕“自主化”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制度等,引导农村民主治理走出程序民主惯性,打造方法民主、内容民主的新形态。再次,从农村政治文明的制度创新入手,基于“做加法”的手段实现,例如选举制度方面采取“两票制”“公选制”“海推制”等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实地调研、多元分析,深刻解读农村政治文明建设重大问题

该书包括五个章节(不含附录),每一部分都包含实地调研内容。如第一章探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方式转型时,列举了江苏乡村治理案例;第四章探讨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主体时,列举了留守妇女参加政治活动的案例。作者基于多种案例展开多元化分析,深刻解读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及学术性。客观上,本书调研对象主要分布在江苏地区,此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但研究角度精准、聚焦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普遍现象,因此所提出的农村政治文明重大问题与所做出的解读内容,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性与启发性。从共性角度出发,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有三个:其一,农村社会自组织形态下产生的村民“弱治理”问题,由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匮乏、政治信任水平较低、村民流动性不断增强,导致村民政治参与意识、能力、途径等不够乐观,书中强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社会政治生态的进一步优化,同时在实践维度促进乡村治理范式、理念、平台等转换,整体朝向“协同治理模式”转型。其二,农民政治行为的社会价值、功能、意义薄弱,这一问题的表现包括政治行为动机不足、被动性强、盲目性大等,诸如在“投票选举”“村民决议”等政治活动中缺乏清晰的目标引导,而造成这一问题的诱因除了政治文化稀薄外,也存在宗族、经济、学历、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书中提出从四个方面解决问题,包括提高农村经济增长、完善农村政治制度体系、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政治宣传,以及因地制宜强化农民政治行为的组织化程度。其三,农村男权社会背景下的女性村民政治参与问题,这一问题该书进行了重点研究,从理论方面进行两性政治认知水平、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参与行为的对比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家庭地位决定了女性政治参与动机,而在现实方面,通过对苏北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的政治参与情况调查、分析,阐明该区域留守农村留守妇女不热衷于政治行为的原因,包括压力过大、家庭地位较低、自身文化限制等。该书紧扣“提高农村女性参政意愿”探索对策,特别强调了地方妇联、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在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参政的职能。

第三,资鉴历史、与时俱进,阐明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创新路径

尽管农业人口“市民化”进程如火如荼,但从农民总体数量、规模及空间分布上看,仍然属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体,因此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政治文明水平的整体提高。无论是从广义上的“公民文明”范畴切入,还是从“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政治文明建设角色出发,农村政治文明建设都应该遵循农村社会运行机制,直接将城镇政治文明建设模式硬套、生嵌到农村社会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该书资鉴历史,通过对近代(清末至民国阶段)乡村治理结构的变迁研究,指出传统农村社会治理模式仍然在某些领域发挥着作用,特别是苏南地区宗族力量、乡贤群体、士绅阶级等,这些主体对乡村治理的权利掌控延续至今,但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生态出现之后,固有的地位、功能及相互关系发生了明显异化。该书与时俱进,强调对于传统乡村政治力量要区别对待、有选择性地保留,根据国务院提出的“乡村三治”要求,传统乡村政治力量仍然可以在自治、德治、法制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书在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创新路径上,旗帜鲜明倡导“以人为本”理念,即将人才作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在该书第五章“大学生村官实践及政策发展研究”中,通过对江苏省乡村政治生态建设的历史境遇分析,高度肯定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对于农村传统政治生态而言,大学生人才如同新鲜血液,他们对于党政方针、现代化治理的理解更加深刻,基于人才工程(江苏1011工程)释放到广大乡村空间,能够为新时代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注入强大活力。而大学生作为改变农村传统政治生态的一个变量,随着不断渗透基层、参与治理,意味着固有的政治文明建设理论也必须创新。本书提出的创新机制为“个人梦、乡村梦、中国梦的统一”,在全国各地区、各级政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采取“三梦统一”的创新路径,不仅丰富了乡村空间政治文明成果,也有助于切实保障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实效性。

作者:杨聪粉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