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略论古典主义的下降原因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咕噜》中的下降
《咕噜》中的下降型特点是日本文学几千年演练之中形成的,而非某个作家特意去如此习作。“我丝毫没有要与近来的小说标新立异,或者离经叛道,却自然而然地发展成这个样子。”川端康成对于物哀与幽玄的习得早在他研读日本古典文学时期就已经形成。《咕噜》中处处都可以看到日本古典文学的身影。下降型文学中所含有的人生负面情绪浸润了上千年的日本文学作品。《源氏物语》中女性对于生活的不满与不幸,不正是类同于千重子面对苗子所留下的离愁与别恨吗?而最终千重子也只能是发发“幸运是短暂的,而孤单却是长久的”这样的哀叹。这种不遗余力宣扬下降型文学作品的宿命观在川端康成的其余几部小说中也有所体现。《伊豆的舞女》是传统的日本下降型文学作品,其物哀,风雅,幽玄的意味贯穿了故事的始末,少年在岸边欲说什么,最终还是咽下了,只有那无尽的夜与悲伤的泪伴随他回程。而《雪国》的下降型特征则体现在以典型的女性活跃特点为主的日本文学中。全文充斥着女性的真挚情感无法得到满足与回应的无奈。《千只鹤》的氛围更为黯淡,不道德的乱伦,让人读罢被作品中强烈的虚无感所压倒,除了哀伤以外更多了一抹颓唐的色调。
2讨论
综上所述,日本文学的下降型特点,并不是指单一的负面情感特征,而是凝结了道家的幽玄,日本古典文学的宿命论和佛教的美学道义,以及物语的风雅和和风式的物哀,并将这些元素杂糅而成的。日本学者小松伸六在自杀作家谱系中所提出的“日本作家的传统中似乎有一种透过死亡和黑暗来观察人生”的这一观点也仅仅是相对而言的。从文中的点点余情,我们便可以看出日本作家笔下的下降型文学实际上是对于上升型的追求。对于“上升型”的渴望才使得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饱尝了矛盾之苦。日本文学下降型特点的提出与研究,更新了文学的观念,建立了新的文学解读方法。这一研究提醒日本文学研究学者,不应该片面强调文学的单一特征,而应该在物哀,风雅,幽玄的传统审美网络中将理论升华到文本整体内涵的研究。这一点是具有较为重要的文学研究意义与价值的。其次,因为文学作品是建构在民族文学类型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所以文本的研究不仅与作者的背景研究和写作的氛围研究有着血脉联系,而且与一些在思维上相差甚远的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审美学等诸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果我们在一个立体交叉的研究体系中来解读文学作品,那么对于避免简单化和随意性的批判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作者:曾学祥单位:西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