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德国喜剧古典主义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破罐记》(DerzerbrochneKrug)是德国剧作家海因里希•封•克莱斯特(HeinrichvonKleist,1777-1811)所作,与豪普特曼的《海狸皮大衣》以及莱辛的《明娜•封•巴尔赫姆》并称为德国三大喜剧。克莱斯特作为德国的天才剧作家,因其英年早逝,目前国内的研究人员尚不多,《破罐记》作为克莱斯特的代表作之一,其价值也一度被忽视。本文首先就《破罐记》的诞生背景及内容向读者作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就其中的两大主要特点——作品的语言特征和古典主义渊源进行探析。
关于《破罐记》产生的经过,根据克莱斯特的自述,来自几年前在瑞士旅行时看到的一幅铜版画。1801年末,克莱斯特去瑞士旅行,在那里,他结交了不少朋友。在其中一位朋友的家中,挂着一幅法国铜版画。画上首先引人注意的是一位坐在审判席上的严肃的法官,他面前站着一个老妇人。老妇人手里捧着一只打破了的罐子,看上去已就自己蒙受的损失进行过控诉。遭控告的是个年轻农民,法官正声色俱厉地申斥他,仿佛已经认定他有罪,他呢,却一副有口难辩的样子。画上还有一个出庭作证的姑娘……她站在母亲和未婚夫的中间,双手搓弄着围裙,样子比任何一个做过假证的人还更加沮丧尴尬……原画题名为《法官,或打破了的罐子》。利用从这幅看似平常的画作获得的灵感,天才剧作家克莱斯特凭借自己超凡的想象力以及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感受,演绎出了德国三大喜剧之一的《破罐记》。这部喜剧的情节和对话都令人忍俊不禁,结尾也如克莱斯特的中短篇小说一般出人意表,令人叫绝。
《破罐记》同时也是分析类戏剧的典范,其中对于“审问”(Verhör)这一手法的运用尤其引人注目。这一手法对于揭露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起到很大作用。在德语文学作品中成功运用审问手法的典型作品莫过于弗兰茨•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DerProzess)。审问从本质上来说是对行为表象和表现的一种分析过程。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实际上是隐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的,通过这种分析的过程,可以一层一层地揭露出来。所以尽管存在着种种人为的隐瞒和语言的掩饰,但最终仍然会有无意识的以及人性本质的因素会通过审问这一手段而浮现出来。
提到古典主义戏剧,不能不让人想到两位戏剧大师索福克勒斯和莎士比亚。前者所著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堪称后世戏剧的模板和榜样。它和《破罐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两部作品的主人公—俄狄浦斯和村法官亚当都不得不自我审视并承认自己所犯下的罪过,而且事实已经发生,真相就隐藏在作品里面,只等待着一步步的分析和挖掘了。在克莱斯特创作这部作品之前,他在瑞士很有可能已经读过了《希腊悲剧》的译本,其中第一部就恰好包含了《俄狄浦斯王》在内的索福克勒斯的四部悲剧。正是这份珍贵的资料给克莱斯特提供了最初的创作源泉和理论铺垫。古希腊戏剧创作背景深深影响了克莱斯特,既然有榜样在前,那么在他生活的年代就要努力用更加新颖独特的素材来进行创作。在克莱斯特之前,席勒(JohannChristophFriedrichSchiller,1759-1805)就已经就此对索福克勒斯大加赞赏,并认为其已经达到了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但同时,因为作品中无法解决的神谕的关系,席勒也产生过怀疑:“《俄狄浦斯王》也似乎只能用来分析悲剧,所有一切都已成事实,要做的只是把它们发掘出来,这在最简单的行为之中和极短的时间之内都可以发生。”
莎士比亚的作品早在中世纪末期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那就是在悲剧和喜剧之间一定要有一条明显的界限。莎士比亚在德国的接受过程也是不断变化的,他对于德国的文学理论和启蒙运动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受其影响的作家和戏剧家也很多,其中包括莱辛和歌德等人。19世纪的浪漫派运动和戏剧理论的发展也是如此。莎士比亚的戏剧也是《破罐记》创作的另一个学习榜样。当年,克莱斯特已经对英国的悲剧和喜剧非常了解,其中一部分甚至不用依靠译本来进行阅读了。莎士比亚曾经有一个原则,被称作“莎士比亚式特征”(ShakespearescheEigenschaft),意思是对一个人物形象诗情画意地塑造不应超出其自身应有的范畴。取决于民间题材的《破罐记》也就只能限定在其自身范畴里面。不论是严肃还是幽默题材的创作,都不是对大众色彩的简单临摹与描绘,而是来自于细细品味出来的莎士比亚的艺术原则。自从福尔斯泰夫以来,就鲜有作品能够塑造出这么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所以,克莱斯特对村法官亚当的塑造,还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范。
作者:李婷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