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师素养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师素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师素养

目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很难摆脱旧式的灌输式的单向性教学,教学模式单一,课堂上教师往往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却面无表情;其次,公共艺术教师缺乏对整个课程体系的准确把握,就一门课讲一门课,缺少宽泛的知识面,不能有效组织教学内容,体现艺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再者,公共艺术教育面对的是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对于文科生与理科生、中文系与外语系等不同的学生来说,他们有不同的特点与学习要求,教师很少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来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对审美的不同心理需求。(3)重科研,轻教学。由于众多普通高校的各种政策,如职称评定、奖励机制、进修学习等方面均侧重于考核教师的科研业绩,对教师教学的考核则呈现淡化的倾向,有的即使有教学方面的考核,也只是一种软性指标。[2]在这种政策指导下,部分教师就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中,无心研究课堂教学,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听之任之,只满足于走过程,使得公共艺术教学完全滑落到了底线。

通过多种方法全面提高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师的素质

面对当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师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提高,方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质量问题,使更多的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才能达到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

1构建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定位公共艺术教师的课程

角色现在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建立科学的知识观、学生观、师生观和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是有情境的,需要针对具体情境对其再创造;[3]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其自身积极主动的建构才能获得;建构主义的师生观认为,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是开放的教学观,它的课堂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它不仅强调教师的教,更强调学生的学,注重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包括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者心态的分析、课堂文化的建设、心理氛围的营造以及个人幸福感的关注等。[4]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师的教育理念应借鉴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这种全新的认识论,以美的引导者、美的共同体验者、平等对话者的姿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其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直接审美体验,建构认识美的本质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使教师和学生成为交流者、合作者与共同学习者,在这种共享过程中,实现师生文化共享、精神共享和审美共享。

2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各个学科又极具特色,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因此,对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来说,除了具备普通教学基本功外,还应该具备艺术学科特点的教学基本功,如教学内容的整合能力、分析综合与对比的能力、善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

(1)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的整合能力。艺术作品鉴赏是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核心环节,而艺术知识与艺术技法训练也应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艺术知识的掌握是学生进入艺术境界的工具和手段,比如艺术特性、艺术技法、艺术历史等相关知识应是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公共艺术教育目的虽然不在于培养艺术专业技能而在于艺术素养的提高,但是适当的艺术技法训练可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性情,比如《书法鉴赏》中的写一写,《美术鉴赏》中的画一画,《音乐鉴赏》中的唱一唱,《舞蹈鉴赏》中的跳一跳,《戏剧鉴赏》、《戏曲鉴赏》中的演一演等,通过学生的主体体验,在写、画、唱、跳、演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准确把握艺术作品的风格,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是以鉴赏为主、艺术知识为补、技法训练为辅的综合性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公共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这种对综合性教学活动的整合能力;其次,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相通性,决定了艺术教育内容的相融性,音乐被誉为有声的画,绘画被誉为无声的歌,书法蕴含着韵律美,舞蹈是人类最美的肢体语言,戏曲更是集文学、美术、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为一体。艺术门类之间的相通性使公共艺术教学的综合性成为必然;比如,在欣赏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时,配合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进行教学;芭蕾舞《天鹅湖》鉴赏时配合柴科夫斯基的舞蹈音乐进行讲解等,通过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进行教学,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公共艺术教师具有较强的对多个艺术门类知识的整合能力,将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这些经典艺术融会贯通,整合在统一的教学内容体系中,在有效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2)分析综合与对比的能力。艺术作品浩如烟海,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艺术家的不同作品都极具个性,但又有相比之处。在引领学生鉴赏过程中,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分析综合与对比的能力,在对众多作品的分析、综合与对比过程中,使学生清晰地梳理不同时期相应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分辨出相应的艺术作品的风格和艺术特征,从而大大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

(3)善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义性和鉴赏者的再创造性。由于性格、成长经历、心理特征、文化素养等的不同,对于同一部作品来说,每个人的感受都独具特色。因此,艺术作品的鉴赏活动最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艺术审美过程中,教师不是给学生灌输一些自古以来似乎已成规定的评价,而是启迪学生依靠自己去发现鉴赏对象的美之所在,用心感受,进入鉴赏独具特色的自我自由世界,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鉴赏艺术作品的审美愉悦,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通过培训、进修和学术交流等多种渠道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普通高校艺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还依赖于学校领导、教学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对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和教学基本功的培训;给与艺术教师更多的进修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开拓视野,将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引入课堂,才能全方位的提高艺术教师的素质,最终促使艺术教师形成自身的教学个性和执教风格。建立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基本功坚实的师资队伍,是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保障,是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作者:王景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