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医学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公共艺术课程的特性与要求
2.公共艺术课程的基本特性首先,公共艺术教育在当代教育体系的地位不是通过专门人才的培养来确定的,而是以所有人的培养为依据的。其性质是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其次,公共艺术课程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公共艺术教育,既不是艺术知识技能的简单积累,也不是学校教育中的装饰品,它关乎于人的精神层面的自我完善,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手段与途径。最后,艺术教学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有着难以割裂的逻辑关系,也使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从开始就具有内在关联性、一致性,其功能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当代医学对医学院校艺术教育的要求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医学就是一门艺术。然而,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临床技术、科学性与技艺、艺术性之间的平衡失调,并存在普遍的缺失人性化倾向。对此,现代医学家及医学工作者认识到,无论医学如何科学化与技术化,医学不能改变人文性与艺术性的特征。因此,国内外医学教育领域越发关注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艺术教育提出了要求:其一,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其二,通过艺术教育,开发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三,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医学生的人生境界。
(二)深化公共艺术课程的研究
1.统一认识,确定研究目标艺术教育是美育,也是德育。在这一教育过程中,以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和精神内容,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感召,则是能够使所培养的人才政治合格,使艺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因此,组织全体艺术课教师针对课程改革进行研讨,选择具有审美性和时代精神的经典作品作为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然后教师针对自身所教科目制定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并在教学中实施。
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根据研究目标,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审美性和教育性。首先,艺术课程的内容要选择具有崇高道德风范的经典作品,让学生在艺术审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和时代精神。其次,教学内容中作品的选择以情感陶冶作为切入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艺术教育之中。通过高尚情感的审美,来启动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情感和情操。最后,加强学生批判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判断力的培养,促使其具有独立分析判断能力,敢于在作品鉴赏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怀疑”中建构自己的艺术基础,促进原有的思维有新的认识和提高。
3.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实践中,首先,将比较教学方法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以往的教学对经典的艺术作品缺乏横向的艺术比较及深入的阐释,导致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及规律的掌握缺少足够的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艺术作品类型的划分横向或纵向的进行题材、内容、形式的分类比较,通过比较方法激活艺术作品本身内外链接,加深对某一艺术范畴的认知。其次,让学生参与教学体验。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学习潜力,课上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定时间的学生进行表演、演讲或介绍自己喜欢的艺术家、艺术作品的机会,从而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对艺术学习探索的兴趣。最后,适时选择设定教学情景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以此锻炼学生的能力。
(三)艺术课程与人文课程、医学课程的交叉渗透的尝试
1.艺术与人文教师基本情况调查将艺术课教师的自然情况与所学专业、教学特点进行调查,艺术课教师毕业于艺术、教育类专业,具有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具备较强的音乐、美术、舞蹈等技术技能。经过多年的教学工作与学习培训,巩固了艺术技术技能,对教育学、心理学有了深入了解。另外,人文学院哲学课程中的美学、大学生健康心理课与艺术课教学紧密相连。这些教师在教研中有相关的,为艺术课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为艺术课与之融合奠定了基础。因此,有条件利用人文学院的教学资源进行了课程融合。
2.艺术课教学与人文课程的融合将艺术教学与思想道德教学相结合。高校艺术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通过以艺术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以其先进文化的创造力和吸引力,在政治上增强广大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艺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因此,艺术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因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材的运用与思想道德课程相融合。将艺术治疗法引入艺术教学当中。艺术治疗又称表达性艺术治疗,这些艺术的方式可以直接用于情绪的表达和宣泄。通过自发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复杂情绪,能够弥补语言和书面沟通的局限性,就是说艺术治疗提供了非语言表达与沟通机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和心理疾病,正成为人们健康的一大威胁,表达性艺术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艺术治疗首先在全国的医院在临床开展和应用,又在全国高等院校开设了有关的艺术治疗课程。开设“艺术疗法”课程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调适,利于开发人文学院的资源,符合现代医学院校的课程发展需求,利于借助医学院校的优势发展新学科。
(四)高等医学院校艺术师资培养研究
1.建立和执行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保证。针对教学的需要制定并严格执行备课制度。在此过程中,检查、督促教师对课程的准备情况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时机的把握、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预测等。严格遵守业务学习制度。在业务学习与研讨中,加入与人文、医学相关的学习内容,关注艺术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进展情况。
2.合理制定教师培养计划,增加教师能力提升的机会。艺术教师只有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方面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学校为教师的进修、培训和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我们统计了相关的专业性、学术性较强艺术教育学术会议和艺术培训举办的时间,申请保证每年参加一次全国性的学习与培训的机会,积极参加艺术教育学术团体的学术研讨活动,从而开阔眼界和思路,扩展知识和积累能力,为提升教学能力提供条件。3.完善教师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引导教师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中,首先要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根据教师个人的兴趣、特长和能力,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其次,建议实施以精神激励为主导的政策激励。通过建立教师教学、课程改革、评优等方面相应的激励政策,将艺术课列入其中,通过政策引导,激发教师的创造活力和敬业热情。
(五)建立合理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1.艺术课程的评价体系的确立
(1)首先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对学生艺术课程的评价不能简单地认定为教学成绩考核,评价应体现在学生参与艺术教育的全过程,注重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评价。采用评价对象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措施,把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行为表现、情绪体验、参与程度、交流合作加入评价当中。
(2)注重对学习过程多元化评价评价包括终极性和过程性评价,评价要反映教学过程的真实情况,重视学生存在的艺术技能与艺术修养的差别,学生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艺术学习与能力的提高与扩展,注重艺术素养和能力的转化和提高。另外,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包括考试、考察、作品创作、技能展示及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灵活选用评价方式等,保障评价的有效性。
2.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1)对学生的评价艺术课程成绩评定:考试成绩、平时考核(作品创作、技能展示、课堂研讨)、出勤情况、艺术素养的提高幅度。艺术实践能力:艺术认知和艺术技能。艺术活动:参加班级、校社团活动、参加学校、省市级艺术展演和艺术竞赛活动。
(2)对教师的评价课程与教学:教师的备课内容、课堂授课、技能训练、课堂讲评与作业评判等。教学改革:听课、教改方案、教学手段、及教学研究。教学绩效:教学效果、学生测评、组织活动及教学工作量。科研与展演活动:教学科研论文、著作、课题和参加比赛、作品发表、获奖情况。
二、公共艺术课程研究与实践效果
(一)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教学实践后,教务部门随机对选修艺术类课程的学生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有效问卷825张,平均分89.96,明显高于实践前测评分数84.46。经spss10.0分析,经t检验,p<0.01,有显著意义,可以认为学生对课程的改革给予肯定。同时,学生的课程通过率有了明显的增高。选修课的通过率主要决定于出勤率和课后作业(小论文形式),课程实践改革后,艺术类课程的总体通过率为94%,高于课程改革前的89.11%,说明学生对改革后的课程有了兴趣和新的认识,较好地完成了艺术类课程的学习。
(二)艺术活动的内涵得到丰富
经过艺术课程的启迪,学生对艺术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积极参与筹办艺术课团等活动,校级艺术类社团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14个。校级艺术类讲座每两周进行一次,参加大学生艺术节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范围明显扩大,举办的艺术活动内容不断增加,涉及到音乐、绘画、书法、话剧、小品、舞蹈、乐器演奏等多个艺术领域。艺术活动的组织由原来的学校、年级扩展到班级,这些足以说明艺术已经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
(三)学生的艺术素质与能力得到提高
由艺术社团的学生自己策划和筹备的艺术活动明显增多,如五月的鲜花系列演出“飞扬的青春”“舞林大会”“学生毕业汇演”等演出非常成功。节目的表演创意新颖,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原创作品真实朴实,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在色彩缤纷的节目中,表现出学生的艺术能力和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医学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议
(一)建立医学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促进艺术课程深入发展
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特别是关于课程目标的合理定位、课程设置的研究与管理、课程实施及评价体系构成的完整课程体系,才能逐步摆脱目前艺术教育在医学院校滞后的局面,更合理、有效地促进公共艺术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二)建立医学院校科学的艺术教学评价体系,提高艺术课程质量
就目前教育评价标准来看,学校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中存在着片面性,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或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但对审美能力考查的指标单一,内容欠缺,因而不利于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建立全面合理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将艺术教育列入学校工作质量评价体系中,才是提高艺术课程质量的保障。
(三)加强医学院校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艺术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健全艺术教师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医学知识的获得与增长机制,是当前艺术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医学院校艺术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专业素养的提高需要自身与学校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也是现在及今后课程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加强学科建设,建立具有学科支撑的艺术教学队伍
提高艺术教师的科研能力,是艺术教学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加强艺术教育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研究,同时根据医学院校的特点,将艺术疗法引入艺术教育的研究中,使医学院校的艺术学科有学科支撑,使之可持续发展。
作者:罗红路张云佟箐单位:中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