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公共艺术设计论文2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公共艺术设计论文2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公共艺术设计论文2篇

第一篇: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思考

1、公共艺术设计教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传统和文化底蕴,近十年来作得积极而富有成效,但事实上,目前国内许多设计院校的公共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效果不佳,认识肤浅是根本原因。具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1.1教师在课程理解上的片面性。不少设计院校教师对环境艺术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的概念性非常模糊。没有认识到两个学科的内在联系,将公共艺术设计中的重要课程忽略,增加的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比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重点课程是城市雕塑设计、公共艺术概论等都是环境艺术课程中所不具备的。

1.2没有形成非常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是学校公共艺术设计教育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途径。科学的课程设置及质量监测是贯彻和实现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关键,目前很多设计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没有或不完善是公共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不平衡或未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的核心原因。课程设置的偏颇。某些设计院校受规模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在转化期市场经济功利导向背景下,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设置狭窄而偏重实用和工具化。这些院校片面强调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忽略了基础理论课对专业设计课的理论指导作用。还有些院校的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只有几门比较普通的设计表现课,课程内容流于形式,课程设置极具随意性和盲目性,对教材没有要求,教学内容陈旧,没有科学的目标,没有合理的课程构成,教学设备及教学形式落后,课程依教师而定,由教师自选,开课教师中年轻教师较多,许多有学术造诣的教授却从不涉及公共艺术设计课,学历层次极不平衡,缺乏评价体制,对开课的效果少有认定,由此所反映出了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在设计院校的教学观念的缺失。

2、公共艺术设计教学课程设计的改革建议

2.1加强教师的能力训练。首先,转变理念,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角,艺术素质和设计素质是其必须的条件,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个人的教学素质和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与其他职业不同,一位成功的艺术家不等于成功的教育家,教师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长期性和长效性,某一时期的“艺术大师”不一定就能胜任另一个时期的教学,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多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完善自身。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的新要求对教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有必要适时进行专业的长期的教学方面的职业化训练,并经过较长时间的试讲实习。教师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还要根据教育政策和课程标准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负责。

2.2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对艺术设计这门学科有一个系统的本质的认识;其次,确定艺术设计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再次,考虑设置哪些课程才能培养出这些素质来;最后,寻找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这个步骤初步将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成几大版块并建立系统的教学计划。

2.3加强教学实践课程建设。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公共艺术设计教育课课程的设置应遵循艺术设计教育规律、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等。为了更好的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公共艺术设计教育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和对造型艺术的认识。同时学校应努力扩大和提高教学实践课程的建设质量。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教学经费有限,很多学校的实践课程不多也没有实践工作室,把学生的实践课程任务安排在学校之外,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是很不负责的。有一些学校则已经创建了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室,这样不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增加了学生就业机会。

3、结语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泰勒(Phiiliph•Taylor)和理查兹(C.Linri.Hards)曾在《课程研究入门》一书中说过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课程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了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做任何事情都需有核心,高等艺术院校培养设计人才.也一样需要核心,这个核心就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作为教育的必要手段,对教育有着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只有课程内容具有创造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具有创造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创造性,必然做出来的设计是有创造力的设计。因此,高等艺术院校对于设计人才的培养,其中设计课程的内容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公共艺术设计领域的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的公共设计教育也同时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它的应用领域也变得非常的广泛,社会对公共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当之大。国内各艺术院校也都在积极发展公共艺术设计专业。但我国公共艺术设计教育前进的步伐一直滞后于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速度。针对我国当前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为促进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该注重制定公共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规划和合理的课程设置。以期待更好的培养出顺应时展的设计人才。

作者:姜凤宇单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第二篇:设计理论与公共艺术设计的联系

1.设计伦理对公共艺术设计进行引导,促进公共艺术设计发展

从伦理道德角度来说,对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得整个社会共同遵守的便是伦理道德。从公共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说,公共艺术具备强烈的社会性,它表现着人与社会、自然和人本身的关系。由此不难看出,设计伦理与公共艺术设计发展在公共性和社会性上存在紧密的联系。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自身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如长幼尊卑的理念在我国传统的家具的布局和设计中有着明显的体现。但当前的一些公共艺术设计中缺乏相应的设计伦理观念。优秀的公共艺术设计应当有其核心的设计伦理思想,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同时还应当做到以人为本、绿色生态。设计师应以设计伦理引导公共艺术设计,在公共艺术设计中体现设计伦理,从而达到设计伦理与公共艺术设计共存共赢的目的。

2.将设计伦理运用于公共艺术设计,有利于体现艺术之美

其一,通过设计伦理改变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观。传统的公共艺术审美观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通过设计伦理改变传统的公众艺术审美观。现代的公共艺术设计需要确立自身的伦理核心,一方面,要确保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避免无故浪费资源;

另一方面,要能体现人的精神之美,从而使公共艺术具有双重意义上的美,充分体现公共艺术设计的美学性。

其二,公共艺术设计中设计伦理之美的具体体现。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应当注重伦理道德的提倡。

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融入伦理道德理念,在保证美感和功能性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互动化的设计,将公共艺术设计融入普通居民的生活。日本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垃圾桶设计在保持美感和功能性的同时,还体现了设计的伦理道德之美。如,熊这种动物经常出没于加拿大的大街小巷,加拿大的设计者在进行垃圾桶设计时,考虑到本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防熊垃圾桶。而日本的垃圾桶设计则更为细化,通过分门别类的设计,引导了垃圾的干湿分类、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从而有利于环境保护。这些例子无疑都体现了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伦理之美。在设计伦理的视角下,城市公共艺术不再是独立单一的几栋建筑或几座雕塑,而是以更为宏观、立体、全面的方式得以展现。以公共艺术设计为纽带,连接公共服务和其他公共装置,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的形象,引导公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精神文明水平和道德伦理观念。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渗透设计伦理观念,有助于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有助于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在城市化进程深入的过程中,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群众对于伦理道德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影响都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城市的公共艺术之美也能更充分地体现。从长远来看,艺术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设计水平,完善艺术设计知识和科学知识,做到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渗透伦理道德理念,使公共艺术设计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真正起到引导作用,从而强化群众的社会责任感,运用多种素材表现公共艺术设计之美和设计伦理之美的双重美学观。结语随着我国公共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奢侈浪费、价值取向偏移、设计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日益严重。针对这些日趋明显的问题,根据设计伦理与公共艺术设计之间的联系,公共艺术设计者应当秉持全面的观点看设计伦理,将其应用于公共艺术设计,通过设计伦理对公共艺术设计进行引导,促进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使公共艺术设计体现伦理道德之美。

作者:马创业单位:黄河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