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7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公共艺术教育论文7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7篇

第一篇:院校公共艺术人才教育

一、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工科院校的公共艺术专业一般开设多门必修课、选修课、任选课、限选课,课程涉及美术学、心理学、哲学、建筑学等,多门学科交叉进行。在教学设施上,有的工科院校建立了专门的艺术楼和公共艺术系(或教研室),并配以专门的艺术学院图书分馆和多媒体教室。工科院校的公共艺术专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1.传统化、单一化的教育模式。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重点仅仅以公共场所艺术品或城市景观设计为主。这种模式是最常见的,也成为最突出的问题。一位业内专家曾说过:“公共艺术在中国最常见的使用办法,就像过去人们对待前代佛像那样,用公共艺术为城市雕塑、景观艺术、环境艺术重塑金身。很多人使用公共艺术概念不过是替上述概念换一个说法而已。”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没有打破空间载体的局限,没有融入虚拟空间、社会空间的理念;没有将公共艺术本身变成一种空间载体加以研究,没有全面深入地把公共艺术的精神纳入一种开放的教学体验中并深入系统的教学设计中去,尚停留在体验探索阶段。

2.人文品格培养的缺失,重技能、轻素质教育。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是存在矛盾的。解决这种矛盾需要创作者具有较高的人文品格和综合素质,能对构成空间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甚至是人活动的空间身体性都有很好的理解。这也正是现今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最缺失的。相关教育的缺失,将增加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矛盾的发生概率。因此,提高人文品格,培养处理好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关系的能力,理解公共艺术作品到底是艺术家的作品还是公众的“作品”,是现今公共艺术教育一个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若缺失此教育环节,会给学生进入公共艺术工作领域形成障碍。

(二)科研存在的问题

公共艺术人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科研的指导和推动。近些年,高学术水准的公共艺术专业发展研讨会多次召开,各类具有高学术价值的著作、科研论文、教材也有力推动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专业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学者、高校教师和公共艺术工作者“走出去”,去国外研究公共艺术。然后这些公共艺术专业的科研学者、教育工作者带着“走出去”的科研成果、教育教学方法回到大专院校,促进了工科院校的公共艺术的良性发展。但是,工科院校开办公共艺术教育起步晚、发展慢,专门针对工科院校如何更好地发展公共艺术专业的研究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因为工科院校大部分以理工科为重点发展学科,较少重视公共艺术专业和艺术学科,在课题项目、资金、设备、人才配置上倾向于学校主导专业学科。仅从国家规定的师生配比编制来看,工科院校的公共艺术教师人数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专业教师的科研重点还是以传统学科如雕塑、绘画、壁画、景观等专业为主,对于在工科院校机制下,应该如何发展公共艺术专业教育的科研成果还不多,科研有待深入。

二、工科院校公共艺术人才教育模式探索

针对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笔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认为工科院校公共艺术人才教育模式应围绕以下几个重点部分展开:

(一)加强工科院校人文艺术环境建设,提升公共艺术教育地位

公共艺术人才教育的培养,学科专业的发展,需要学校人文环境的支持。艺术馆、展览厅、音乐厅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会大大增强学校的人文气息。各类艺术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很好地推进公共艺术人才教育,还能提升其他工科专业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做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钱学森就曾经说过“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面有美学”。除此之外,工科院校应该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指导,在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课程设置、师资配置等方面进行改革,改变公共艺术专业在原有工科学科建设体系中的边缘地位。

(二)建立有效合理的专业课程模式

根据工科院校特点和公共艺术教育特点,笔者经过调研,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认为工科院校的公共艺术专业应重视以下几个教育环节:

1.艺术类专业通识教育。公共艺术的特点是涵盖范围广泛,以“公共”为前缀,涉及哲学观念、社会价值、城市形象、都市文化、艺术观念、产业经济等诸多方面。在学生进入专业教育之前,在锻炼扎实的绘画造型基本功的同时,广泛接触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各种艺术门类、人文学科等来丰富开阔理解、思维判断、批评鉴赏等诸多能力,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综合文化艺术修养的人。而工科院校正好具有这些相关交叉学科的教学科研资源,因此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综合教学理论体系(包括人文素质和品格的培养)是工科院校的教改重点。

2.公共艺术核心课程专业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要打破教育局限,在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上淡化学科概念,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注入更多社会学和文化因素,教学重点着眼于全面把握公共艺术理念、模式与文化精神及其操作实践。在核心课程设置中不仅停留在城市雕塑、壁画等传统学科上,还应引入哲学、社会学、美术学、建筑学等交叉跨学科综合课程。例如,可以依托国家级城市设计框架导入整体形象营造的课程,开设城市景观和个人人居环境相关的研究课程,还可开设动态形式的网络艺术或游戏娱乐课程等。总之,要在一种“扩大的艺术观念”指导下开展核心课程。

3.行业导向下的专业实践。根据工科院校特色,专业实践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显得愈发重要。(1)可分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程。(2)可建立综合类跨学科研究工作室,由不同学科教师建立,由不同学科学生参与,一起开展教学及实验活动,并定期举办课程展览,组织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题项目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实践带理论,重实践的探索。通过参加竞赛、展览、导师课题等载体,增强就业指导实效。(3)丰富就业指导课程形式。

(三)加强科研交流,为工科院校的公共艺术人才教育提供支持

科研和交流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与成熟,都离不开科研的指导。工科院校的公共艺术专业应多进行横向交流,参加专门的公共艺术研讨会。还应规范科研管理政策,调动积极性,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各项保障。

三、结论

工科院校培养优秀的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并对公共艺术专业人才教育模式进行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它源于大众对公共艺术要求的提高、社会的日益发展和对公共艺术人才需求的动向变化,是包括笔者在内的每一个从事公共艺术专业教育者面临的实际问题。笔者期待同仁针对当前工科院校公共艺术人才教育模式做出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作者:周薇

第二篇: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体系构建

一、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现实基础

(一)制度储备

2006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标志着“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学校的教学实施有了明确的国家政策的指引,并开始步入规范化发展的历程。但是,相比其他公共课程,公共艺术教育纳入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课程体系的时间较晚。由于文教政策颁布的时间较晚,特别是文教政策对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方面等还没有进行细致阐述。因此,《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还不能拥有全面的整合能力,它自身还需要不断完善。更关键的是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必须面对一个不断被理解、被认同的过程。目前课程指导方案中的“规定”要在高等学校中被全面认定并被应用,还需要跨越各种思想的、学派的、人事的各种纠葛。但相信这些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二)学科储备

由于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在艺术教育或者是公共教育领域中的晚熟,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的学科构建非常不足。学科意识的匮乏与专业艺术教育共通性和差异性的欠缺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由于缺少强而有力的学科结构支撑,公共艺术教育者在工作之时会常常感受到“捉襟见肘”的窘迫:如技能课教学时,发现缺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所要掌握的技能目标评估体系;如欣赏课教学时,发现缺少经过认定的经典艺术作品范围和教学目标;又如史学课教学时,发现缺乏足以代表公共艺术教育性质的教育学著作,只能用其他门类艺术的艺术史代替。因此,公共艺术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经验性和浅层性。

(三)师资储备

作为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主体,“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队伍构建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由于公共艺术教育刚刚进入高等教育体制,缺乏先行的教学人才培养,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配备大都是迫于无奈,权且以各种门类艺术的专业教师充任。因为这样至少可以保证教师在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上不至于太陌生,但是由此也造成了一些十分尴尬的局面。如没有经过公共艺术教学训练的教师在课堂上大谈个人的感受和经验,或是用一知半解的教条诠释艺术作品,教学内容更是和公共艺术教育的要求“南辕北辙”。长此以往,不仅使公共艺术教育者习惯于成为“自由职业者”,更不利于公共艺术教育建立严格的教学规范,也使具有公共艺术教育意识的教学管理者在对教育规范化、体系化做出努力时,也是孤掌难鸣。总的来说,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还处于探索初创阶段,学科建设还在孕育之时,教学论还未着手构建,教育评价还未被关注和系统科学地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亟待规范化。

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思想基础

为什么一个被国家教育体制认定的,又有了文教政策指引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如此举步维艰的现状,除了上述的客观现实环境外,学术史层面的问题也是存在的,归纳起来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体制的演变

21世纪初,国家开始推行素质教育。在此之前,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重理轻文”的发展史。20世纪30年代国家提出的“科学救国”战略导致高等教育偏重于技术教育,淡化了人文教育。20世纪50年代国家调整高等教育制度,文、理、工、农、医等学科分离,专业型的人才教育模式导致受教育者素质单一。直至今日,我国教育制度依然实行“文理分科”,特别是在中级教育阶段,受教育者接受长期人文与科学相分离的教育,艺术类通识课程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区,甚至出现断层,直接导致高等教育阶段个体的艺术素养参差不齐。目前,当公共艺术教育成为一门清晰的学科门类,并越来越希望用科学的认知方法反思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时,我们却处于一个左右为难的境地:一方面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实施需要依靠“体系”和“规范”等力量来帮助支撑;另一方面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却不具备多少基础来对“体系”和“规范”的建立提供切实可行的支持。从另一个角度说,公共艺术教育“有其名无其实”,“有其名”是指已经取得了一个合法身份,国家文教政策对公共艺术课程性质的认定反映出整个教育界对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发展的热情倡导,“无其实”则是作为业内人士的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者和工作者们,其实还不具备真正的相应能力与水平来把握这样的机遇。因此,我们在探讨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构架、教学规范的建立时是没有多少底气的,现实情况就是可调动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太少,可寻求的学科积累太薄弱,公共艺术教育起跳的平台又太低,这一切都制约了当前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应该达到的高度。

(二)教育思想的禁锢

中国的高等教育长期沿袭了狭隘的人文观和德育观,产生了几种混淆的教育思想。首先,德育和美育不分。“德育美育观”就是其中一个误区,即将美育作为德育实施的重要手段,美育过程中充斥着德育的内容。显然,目前普通高等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始终也被强调作为德育的辅助途径存在,不能认识到其自身的独立性内涵,更不可能在学科建设、教学管理上做到真正的独立,这些观念对其学科建设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其次,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不分。以公共艺术教育为名而行校园文化活动为实的现状,在目前的高等学校中比比皆是,这样的结果不得不使公共艺术教育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以专业艺术教育的立场去训练学生,把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当作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来传授艺术技巧,用高深的专业术语“糊弄”一知半解的学生,另一个是忙于各类艺术活动和艺术比赛的组织,用比赛结果代替公共艺术教育的成果,忽略普及型教育的课堂教学部分以及整体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的教育;再次,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分。国家文教政策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是通过鉴赏、学习、体验等相关艺术活动,提升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专业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技能的传授,培养出具有艺术创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可见,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是两种泾渭分明的学科分类,公共艺术教育理论所需要的人文知识支撑和专业艺术教育所需要的技术能力支撑本来就是两回事,目前的公共艺术教育则以“一贴包治百病”的态度,全然不顾两种艺术教育理念的差别,培养目标的差别,采取等同对待。

三、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本质问题

站在公共艺术教育自身发展的立场,如果说社会环境、思想认识是一种教育改革客观存在的外部原因,那么其本质问题则更加接近现状背后的真相,也是改革需要攻破的第一道防线。公共艺术课程实施总体概括为: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管理都依然是“老牛行路”,理论和实践仍然是在旧的模式下运行。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认为:“任何制度在变迁中都存在着自我强化的机制。”事实上公共艺术课程现状与其体制改革的滞后不无关系,我国从近代开始就实施以“科学教育”为主导的高等教育,现有的教育格局就是对原来教育体制的强化,即使现在有一种潜在的更优的体制即将代替它,这种“路径依赖”马上会使各种冲突集中显现出来,改革的步伐举步维艰。那么路径依赖的实质是什么?表面上是一种理念与实际脱节甚至背道而驰的情况,但实质上就是已有利益团体之间的资源竞争。仅仅从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来说,有三个相关利益团体的竞争,第一个存在于公共艺术课程内部;第二个存在于公共艺术课程与其他公共课程、必修课、基础课、限选课、公选课之间;第三个存在于公共艺术课程与全校范围内其他学科之间。前两个利益团体的竞争其实是工作量和课时量的竞争,关乎课程设置的问题,在目前的高等学校格局中,公共艺术、公共体育、公共外语、公共计算机、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均已经纳入公共教育课程体系,但是实施过程中公共艺术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没有教育思想的指导,没有教学制度的保障,因此教学利益不能稳定。同时教育部相关政策又规定“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就意味着如果学生所修的课程总学分不变,公共艺术课程增加的同时其他课程就要减少,公选课程增加的同时必选课程就要减少,这种增减的过程就会有各种团体的利益受到影响。利益团体关系到对教育资源的竞争,教育资源包括教育经费和教育师资。从一个学校的角度讲,根据其发展特色,重点学科的设置已经既定,相应学科的师资也分配到位,教学所需配备的教室、实验室、实验仪器、实验基地、精密仪器和专业设备等教学物资设施,学校为此已经投入相当数量的经费来配置教学条件,学校的总资源已经分配完成,这是数十年的教育格局下形成的“自我强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和现有高校教育体制的融合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调整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会导致学校对教育总资源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现有的各种教育团体的利益发生改变。调整学科发展方向的另一个压力来自于行政、教学人事的调整,当前知识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结构的适用性也越来越局限,同一个学科专业方向也有细分,这就给师资的重新分配带来了困难,也不利于现有的教学秩序的持续稳定。反之,如果现有的教育格局、教育发展路径保持不变,也就不必付出这些成本。所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解释了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受阻的本质原因。

四、结语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颁布代表着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规范化、体系化进程中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之所以还没有达到全面整合、深入实施的效果,无法达到全面推行的目的,从上述几个方面的论述中找到了原因。但这些原因不至于让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者和工作者们感到悲观和失望,而是更加应该对其教学体系的构建做出理性的判断和认识: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规范化、体系化的改革,已经走出了最宝贵的第一步,国家文教政策第一次对公共艺术教育进入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体系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品质的不断追求,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也在不断推进,未来的研究工作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针对公共艺术教育如何在高等教育中实现领先性、涵盖性、前瞻性等继续做出深入的研究,为构建其教学体系找寻更强有力的基点。

作者:王越石伟红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教育指导中心服装学院

第三篇:高职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一、背景分析

1.高职院校的特点

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是由原本技术型教学基础较好的中等专业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的,由于起步较晚,高职教育的实施多受工业时代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存在科学主义教育观与人文主义教育观对立的现象,导致了高职教育中科学教学与人文教学的割裂。这种现象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表现是把受教育者看做是可以被训练成参与生产的单向度的“工具人”,高职教育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是不争的事实。种种原因使得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围着市场转。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人文学科受到挤压,存在边缘化趋势。这种偏离人文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特点,也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改变这样的现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正是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

2.高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艺术修养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审美的认知能力不强,导致艺术素养整体水平偏低;对艺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不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高职学生受教育及就业大环境影响,带有严重的重技能、轻素质观点,对自身修养提升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二是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进校门槛较低,因此部分学生的个人学习习惯较差,不太可能主动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三是由于缺少学校的教育引导,学生难以获得相应的素质培养。美术鉴赏教学是人文性的艺术化体现,不仅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发展高职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开阔高职学生的视野,扩大高职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高职学生的精神世界。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的基本状态,高职院校要通过美术鉴赏课教学实现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选择真正能够与自身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就显得相当重要。

二、美术鉴赏“专题式”教学模式分析

美术鉴赏课程“专题式”教学模式是根据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高职学生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而量身定制的教学手段,与其他学科教学中实施的“专题式”教学手段有相似的部分,但也有独具特色的内容。

1.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法

(1)专题选择与内容组织

专题选择是“专题式”教学模式的核心。专题既要能满足课堂教学传授相关知识点的需要,又必须满足对教学整体化安排的考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够以小见大,便于学生对知识群的理解;既要立足于教材内容,又要高于教材内容;既要与各专题之间有纵向的联系,又要与相关美术知识有横向的联系;既要满足高职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实际的需求,又要区别于艺术专业的知识点学习。专题选择考验的是教师的专业性与对课程的把握能力,也是对教师把握学生能力的考验。“专题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组织以美术鉴赏课程中“金陵画派”专题为例其结构可以完全脱离固有教学的时间轴式、点与点相连相触的方式,而是以名称的演变为主轴,紧扣“活跃在南京地区的书画艺术家”这一关键词,同时铺开“金陵画派”与“新金陵画派”两条主线,并依主线的延展将清初“遗民绘画”与“正统绘画”进行对比,从而将新中国美术发展状况加以展现。如此学生听得进、听得懂,也听得有用。

(2)教师定位

“专题式”教学模式中的教师早已不是以往课堂中的讲授主角,而成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管理者、组织人及资源提供者等。因为“专题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授课形式,也是一种研究形式,更是一种互动形式。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掌握知识、参与研究互动所必备的信息资源、课堂引导、过程管理及情境组织,发挥自身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作为主体投入课堂,让学生在进行专题学习时充分享受到各项教学资源带来的交互式学习的便利。教师应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平等,使学生想学、要学、学有所用。

(3)教学形式

“专题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由“提问—讨论—研究—讨论—结论点评”五个环节构成。提问是整个“专题式”教学的前提,教师所有的前期教学准备均在提问这一环节体现出来。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备贯穿课程教学的专业性价值和学习的现实意义,且问题的难易度与形式须通过前期的仔细调研予以确定。教师通过抛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参与。讨论分为“研究前讨论”与“研究后讨论”。“研究前讨论”是在问题得到明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课堂上进行的首次关于问题解构与分析的讨论,讨论的内容一般为问题的针对性及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为研究环节做好必要的准备和铺垫。而“研究后讨论”则是在课堂研究环节结束后,由学生自我主导的针对研究结果而进行的再次集体认证,甚至可以通过小组辩论的形式完成,最后得出结论。研究是“专题式”教学的重点,是在专题框架结构内根据提问内容,由学生自行组织进行自我学习,对与知识点相关的知识群系统进行梳理、整合及重组,从而得出学习结果,教师仅在学生需要时加以引导。结论点评在“专题式”教学模式中的作用远不如其在以往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作用,仅仅是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专业性提炼,而不是对原结论进行主观性评价。

2.“专题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利于发展

在面对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和美术鉴赏课程这一兼具艺术类课程和普及性教育课程双重特性的教学科目时,“专题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可以说也是长处。该教学模式既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可以有效克服教材的逻辑性不足、内容相对滞后等弊端。同时,由任课教师掌握教学内容的安排权,可以灵活地安排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实践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高校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的双赢局面。

(2)专题设计、以点带面,化解矛盾

美术鉴赏“专题式”教学模式是按照教学标准的要求,以问题贯穿教学的全部过程,遵循重要性、目的性、独立性与整体性相协调的原则进行专题设计,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梳理知识点,通过具有针对性、研究性、灵活性的个案讲解分析,解决知识内容专业性与普及性、学生兴趣点窄与课程内容面宽、要求实用性与学科边缘化三组矛盾。

(3)针对性、研究性强,优势明显

“专题式”教学模式与当下诸多热门教学模式相比,要求授课内容的针对性更强,更加需要学生全程、全面地参与专题的学习与研究,更加节约有限的教学资源,对师生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专题式”教学模式的专业性与实用性在教学环节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充分利用兴趣学习,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在学习后继续将所学内容进行延展,用所掌握的方法对知识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基本不需要借助其他机构的帮助与支撑。美术鉴赏“专题式”教学模式并非所谓“高大上”的教学模式,也与当下诸多热门的教学模式有着诸多理念上的不一致,甚至还可能被冠以“过时”的称谓。然而新潮并非有效,老套未必无用,实在、实效才是教育的根本。“专题式”教学模式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被证明是实在、实效的教学模式。

作者:万叶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

管理体制的完善和规范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因为公共艺术教育起步较晚,尚存不足,所以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且感性管理随意性强,等等。

2.课程设置

以往不少高职院校都是把专业培养当成首要任务,所以公共艺术教育在总学时中占的比重相对较小。很多高职院校都只把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选修课,无论学生还是管理部门对选修课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重视程度的明显差距使得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有着很大的阻碍,部分高职院校甚至没有设立专用的艺术教育教室。

3.师资水平

针对这点举例来说,在一个有1万人的高职院校内,公共艺术教育教师以在校学生总人数的0.15%~0.2%比例计算可得,需要聘请的艺术教师就是15~20人且专职教师就是7~10人。在“双师”素质前提下,再结合师资紧缺和各大高职院校的运行现状等,要引入如此数量的教师是不切实际的。而且现存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基本身兼数职,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进行深入研究,难以深化学生教育。

4.实践平台

公共艺术教育重在实践而非纯粹的课题教学,各大高职院校通过增设艺术社团并定期开展艺术类校园活动提供实践平台,如举办一些文化艺术节、迎新晚会、书画作品展、摄影比赛、歌咏比赛等,但这些艺术类活动往往都只是在本校进行,各大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和社会之间缺乏联系,实践平台还留有发展空间。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改进的途径

1.完善教学管理,重视课程设置

管理工作要落实到位,管理人员要更新教育观念,认真贯彻有关艺术教育的法规政策,把公共艺术教育真正地纳入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要逐渐改变比重严重不等的情况,还要逐渐向必修课靠近,以保证学生和教师都能充分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2.优化师资水平,拓宽实践平台

学校要加强对艺术教育教师的培养,教师自己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并深入钻研,且怀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此外,高职院校可以让公共艺术教师在进修培训、工资奖金、职称评聘等方面享受和其他学科教师相同的待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自身发展。各大高职院校也应打破现状,多和其他院校联系,向社会公开展示提供实践平台,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艺术类比赛,多引进优秀的艺术团体在学校内进行表演和演讲,多开展相关大型活动让学生得到社会关注。

三、结语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高职院校内的公共艺术教育要达到完善还有着很长的道路,高职院校在重视专业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艺术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使得他们进入社会后除了拥有出色的技术,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成为复合型人才,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作者:孙艳黄国安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第五篇:公共艺术文化教育的实施

一、公共艺术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以经济且高产的东北稻作作为景观设计的素材,唤起现代人对农耕文化的历史记忆和回归田园的情结,更加贴近了日常生活。伴随着四季交替和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这里呈现出不同时段的稻田景观,更重要的是稻田所连带的农耕文化情结使师生积极参与插秧收割的公共活动,从春种秋收这一过程中体会农耕劳动的苦与乐以及积极的生态意义。师生的农耕劳作本身虽然并不具有艺术性,但这种活动恰恰是与景观艺术相结合的,参与过程自然成为景观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景观中的公共艺术创造活动加强了师生自发的参与性,在教育和文化意义的背后也逐渐形成了独特、浓厚的校园文化。

二、公共艺术的场域文化

场域性是公共艺术的特质之一,也是公共艺术形态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校园有特有的空间性质,这种空间是开放的、互动的、蓄积的。离开场所就没有公共艺术。不同功能的场所有不同的公共要求和行为限定,这种对行为者的要求称为场所的伦理规定。公共艺术应该适应、符合这种公共场所的伦理规定。以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开展的一次公共课程为例。为强化作品与环境场域的共生性,教师组织学生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进行了一次公共艺术的大型实践。在众多方案中,“公共艺术-青春墙”的主题方案脱颖而出,此方案地点定为学校的一段建筑工地围墙,表现形式选择了公共壁画。壁画内容的新颖之处在于:画面上的大量动态人物造型都是从路过围墙的学生中随机挑选,经本人同意后自由摆设姿势,由工作组成员将他们的造型剪影绘制在墙面上,并请这些学生在剪影旁签名。此方案通过对学校建筑工地围墙的利用改造以及学生(大众)的行为参与,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创作实践,普通的施工围墙变身为寄托了校园情感的青春艺术墙。这种设计既尊重环境自身的个性,又与环境的自然背景发生关系,在充分体现公共艺术与环境场域的“共生”关系的同时,也成为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人与环境互动所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形成了一种贴入人心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由此可见场域性所带来的文化暗示和影响。公共艺术不同于精英艺术,艺术效果固然重要,但社会效果才是其要义和宗旨。作品在独创性与公共性之间应该有一个可以让民众接受的限度,把艺术带入生活是现代人享受生活乐趣、提高艺术文化素养的手段,是今后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公共艺术文化教育在艺术院校中的民众性实施使校园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它的实施对今后校园文化的奠定与传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李楠单位: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第六篇:公共艺术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1从艺术本体的角度看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

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对美的感受能力的教育.审美活动无所谓对与错,审美对象亦不论类别,只要是发自内心与审美对象有关的真切感受.下面笔者从艺术本体的角度来分析公共艺术教育.

1.1艺术的特征

艺术视角中的公共艺术教育,即是关于艺术美的教育.普列汉诺夫说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的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各类艺术都有它们自身的特点,如绘画、摄影、雕塑、戏剧、电影等.从公共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来讲,其具有很大程度地非功利性、情感性、自由性、形象性与生动性.非功利性即表现于公共艺术教育能够提升人的精神文化境界,塑造个性人格;情感性在于公共艺术教育是情感教育,是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达到其感性与理性的兼容统一;自由性在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对同一事物的感受、启发和意识程度都是各不相同的;形象性与生动性则是公共艺术教育可以激活受教育者对所描绘物象的感受而获得创作的潜意识.以绘画为例,绘画教育讲究的是以绘画艺术品为中间媒介,通过引领和启示的方式将受教育者对形式的意识和情感表达出;绘画意识方面来说,引导者要使受教育者在原有观念意识在无意识地状态下被激起、改造,进而得到升华.

1.2艺术是传承文化的载体

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载体,一直参与、推动着人类文化历史的前进,在其发展的大潮流中占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而公共艺术教育作为艺术传承的重要手段,则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学习,理工科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艺术以及世界范围内其他艺术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提升理工科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思维逻辑和个性人格,使他们不断地追寻真、善、美的事物,潜隐默化地完成文化历史的传承责任和对自身人格魅力的升华.

1.3艺术与科学的交融

艺术与科学是两种不同认识世界的方式,但他们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在从事创造的过程中,科学是人类运用自然规律、定律等方式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不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本质是求真,即运用理性的抽象思维去揭示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和本质面貌;而艺术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的感性地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其本质是求美,即人们以感性形象思维去创造活动,反映生活,发泄情感以满足内心的审美需要.虽然两者在认识和改变世界方式是不相同的,但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创造的目标上却总是异曲同工地实现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以及强烈的求知和审美的欲望.科学通过借助艺术的思维方式可以突破固有的逻辑框架,实现某些概念的飞跃;而艺术则借助科学的规律和理性能够突破主观化的感觉,实现情感的升华.艺术需要科学.自然科学的成果可直接运用到艺术作品中,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促进艺术家文化心理结构的改变,从而推动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革新,推动艺术形态的发展.这样看来,艺术需要科学的指导,只有在科学的力量和智慧的引导下才能得到更长远地发展.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集绘画艺术与自然科学成就于一身的代表.他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生物学、建筑工程学等自然科学领域有颇高成就,在绘画领域更是技艺精湛,创作出了许多举世瞩目的艺术作品,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这正是艺术和科学互相促进产生的强大效能.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艺术.艺术具有启发发展人们的联想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世界上许多科学创造,常常得益于艺术的启发.著名的苏联火箭专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在《火箭装置对空间的研究》中谈到,他渴望到宇宙旅行的理想,是受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启发.可以看出,艺术间接或直接地推动了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亦有意或无意地在艺术的想象中获得启发.因此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相融,相互促进发展的.

2公共艺术教育对理工科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

如何培养创新型的理工科复合人才呢?这是一个很大难题,也许公共艺术教育是一剂良方.因为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应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良好的文化底蕴等综合素质.正如由美国艺术教育学家列维和史密斯合著的《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一书中所写:“艺术教育能够达到以下四种目的:培养文明感,孕育创造力,传授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力和提供工具用以评估人们所读、所观和所听的对象.”

2.1提升理工科学生的文化修养

理工科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具有相当的人文性.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它承担着传承和发扬社会文明的责任.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亦担负着文化的传播义务.各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以绘画艺术鉴赏课程为例,一般都囊括了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艺术概论、书法等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的研修,理工科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绘画艺术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特征和面貌,这可以很大地开拓理工科学生在绘画艺术领域的知识储藏空间,最终实现对其文化素养的提升.

2.2提高理工科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即是人对美的品鉴能力.它是人对物象美的一种感性的解读能力.公共艺术教育关于审美活动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对任何一件物象美的的品评并不存在统一要求的标准.在这个基础之上,艺术教育可以很好地激发理工科学生突发破专业思维方式的定式,积极改革创新.同时艺术教育鼓励理工科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用各自的个性视角去发现、感受、赏析、品鉴周遭的艺术或文化现象.再者,公共艺术教育课堂中对艺术文化知识的亲身讲析与传授等教育方式,都能够很大程度地促进理工科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

2.3开拓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

理工科学生生的创新能力对高校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来说是至关重要,而公共艺术教育恰可以提升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形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以此促进高校素质教育模式的发展和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能力的提升.直观洞察力是理工科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他们认识一切事物都是从观察开始的.敏锐的洞察力使人将所有事物看作一个联系、有意义的整体,让人认识感性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人正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来积累信息的,信息越丰富、准确,越有利于对事物的认识乃至创新.在公共艺术教育运作过程中,通过教师带有情感的引导理工科学生对一些美术作品、音乐作品或者文学名著进行欣赏,让他们充分领略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陶冶情操目的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敏锐的直观洞察力.因为这些优秀作品都是丰富的、形象的、生动的,也是复杂多样的、变化无穷的,其蕴藏的深刻内涵,并非是所有理工科学生都能很快意会到,只能通过仔细地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体会,用头脑去判断、分析和综合才能欣赏和体会到蕴涵在作品中的艺术家的真实情感.想象力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智力因素之一,是人在现有认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加工处理各种信息,构建新形象的能力.艺术对开发人的想象力具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挖掘人们智力的潜能.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最典型的要数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公共艺术教育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使理工科学生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达到一种美的体验.课堂中授教者将艺术品呈现给理工科学生,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和交流.在此基础之上,再让他们充分地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感情,发挥他们独立思维能力,保持他们思维的流动性、独立性和变通性,在潜移默化中开拓理工科学生的想象能力.艺术的魅力在于能够扩展人的心理空间和人的心智,激活人的心灵新感受及创造性行为,继而提升人的创新性能力.人的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人个性的形成,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生活的感悟,离不开创造性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的积累.而公共艺术教育正好弥补这点,在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个性、实践能力及解决问题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3讨论

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对人的情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素,其作用更是科学教育所无法替代.理工科生作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主力军,高等教育对他们的创新性素质培养的质量高低程度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科技水平.随着国家创新素质培养目标的提出,加强理工科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李慧萍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第七篇:公共艺术教育下的人文素养研究

一、我国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现存问题及在素质培养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1.我国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现存问题。

(1)学校强势学科的压力,忽视课程设置的人文关怀,对人文性认识不足;

(2)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科学的艺术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

(3)公共艺术教育背离“普及”,学生功利性较重。现行公共艺术教育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其在人文素质培养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是不可小视的。

2.公共艺术教育在素质培养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1)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促进校园和谐。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大学校园文化的格调、品位,如“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欣赏艺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美”,促进其全面发展。

(2)提高学生的社会综合素质。如:①交际中的艺术方式,艺术有助于理解、借鉴、尊重其他人的思维、工作以及表达方式,从而学会解决问题的“艺术方式”。②心理素质,后天的艺术教育能够锻炼学生的信心和意志力,对于情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③美德,艺术教育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使人的性情得到熏陶,对于社会中的真善美加强认识。

(3)开发和促进创造力,与科学素质互助。接受艺术美的熏陶,就会使人的感觉更加细腻、敏锐、联想、想象力能力得到强化。

(4)对思政教育具有亲民性,提高素质培养的效率。艺术教育有生动的思想教育内容,有着积极活跃、令人喜欢接受的形式。以艺术为媒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形象性、愉悦性、感染力都将大大改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抽象说教的形式,提高受教者的接受兴趣。

二、公共艺术教育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分析

针对文章总结的目前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现状,以公共艺术教育在素质培养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入手,在公共艺术教育现有模式情况下,论证减少或避免其已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人文素养提升的最有效的路径。

(1)我们将文章中总结的人文素养缺失现状及公共艺术教育对人文素养提升发挥的独特作用做对比分析:①在人文知识缺乏,知识结构体系失衡方面,可以利用公共艺术教育在人文及思政教育中的亲民性普及人文知识,提高素质培养中人文知识吸收的效率。②在人文意识淡薄方面,从培养艺术素质入手,提高其格调、品位,修养,能够欣赏艺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其对人文素养接触、学习的意识。③在学生功利性价值观扭曲集体主义不强方面,通过提高社会综合素质,尤其是美德,正确引导其价值观,集体主义观。

(2)在现有公共艺术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下,对人文素养提升的阻碍性不容小视。为保证公共艺术教育对人文素养提升的有效性达到最大化,势必需要解决现行艺术教育模式的问题中出现的以上三个问题。解决方案如下:①构建科学课程体系,提升人文关怀;②挖掘社会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提高艺术教师和特长生的素质;③普及公共艺术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综合公共艺术教育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路径为:①构建科学课程体系,提升人文关怀,培养艺术素质,激发人文意识;②挖掘社会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提高艺术教师和特长生的素质;③普及公共艺术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综合素质。

三、结语

加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不是单纯的人文知识填补,而是需要关心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内化。人们也已经达成了共识:仅有技术教育的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仅有专业知识而无艺术素养的人是当今时代不合格的人才。因此,必须建立严谨的艺术教育制度,细致耐心的参与并改进整个发展过程。艺术教育对于我国来说,仍要走一段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路。我们己经知道了前进的方向,那便是坚持艺术教育,不断的研究国内和国外艺术教育的经验,为艺术教育的道路上点燃明灯。

作者:刘璇向巍王伟张天骄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南昌理工学院南昌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