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立德树人公共艺术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立德树人公共艺术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立德树人公共艺术论文

一、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随着近几年的“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案”等一系列大学生恶性犯罪事件的曝光,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和担忧。我国高校目前仍沿用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的思政工作,将德育仅仅当做政治理论专门知识的讲授,忽视了道德情感体验这一重要途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仅仅停留在教育的理论层面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在学生身上实现内化,他们大多并没有自觉主动、心甘情愿地以德为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似乎距离他们很遥远。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较为功利,道德观念趋向本位,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信仰与理想观念淡泊。大学生在社会中是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道德水准降低了,意味着社会公民整体综合素质的降低。有些中国公民在国外旅游时乱扔垃圾、乱写乱画等不文明现象屡屡发生,一些中国公民在国际上已造成素质较低的印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使得从事高校素质教育的我们不得不努力去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高校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对实施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于实施和推进大学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发挥其美育功能;要着眼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要体现公共性,惠及全体学生;要把握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找准着力点,锐意改革创新;要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由此可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国家教育部已对公共艺术教育有了纲领性的政策颁布和具体的行动指南制定,标志着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逐渐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但是,多方面的现实原因造成多年的实施情况不佳。如高校关注更多的是就业率、技能比赛获奖、数量等指标,对于大学生审美人格生成的层面关注相对较少,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公共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终极人文关怀价值和功能还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还处于探索初创阶段,公共艺术教学论、教育评价还没有被系统科学地研究。

二、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什么是艺术”,即艺术的本质和特征问题,这是艺术的根本问题、核心问题。艺术的本质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首先,艺术作为一般意识形态,其表达的内容都源自社会生活,都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其次,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与政治、法律、哲学、宗教、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审美性。所谓审美性,是指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的。艺术家把社会生活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去发现、把握、发掘,即使现实中丑陋的事物,艺术家也会通过审美理想的烛照,揭示其丑陋的本质,从而反衬出对美的颂扬。艺术是以特定的物质手段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人性心理和时代精神,具有审美、认识和教化诸功能的审美创造物。艺术的魅力在于,艺术以人性心理为反映对象;以虚构的假定性的艺术形象为表现形式;不同艺术门类运用不同的艺术媒介;作为审美创造物又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最后,通过与观赏者的情感交流以实现审美教育和净化心灵的功能。可以说,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高级形态,是现实生活中审美活动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或者说是它的升华和纯化。因此,要研究现实生活中人的审美活动,就必须要研究艺术。把艺术所集中表现出来的人的审美活动的规律认识清楚了,就更容易认清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的规律,并且遵循和利用这些规律,促使美的事物发展、繁荣,也促使丑的事物衰败、死亡。

(一)艺术的基本特征

1.形象性。任何艺术作品都塑造了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典型形象,具有感性的因素,体现着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是形式鲜明、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艺术形象,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能够充分地表现艺术形象的思想内容。

2.主体性。是艺术家对生活、艺术的感悟,反映生活的同时抒发了个人的独特感受,把情感与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具有创新力。

3.审美性。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集中体现了形态化的审美意识。艺术家将其正面的人生态度、道德评价、渗透到了艺术作品中,赋予艺术形象以真、善、美的精神特质。成功的艺术作品一定包含了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功能。

(二)艺术作为精神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

1.体验性、认识性。艺术作品中的真实环境、真实人物、真实情节使得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人生体验产生共鸣,然后在体验中情感得到升华、深化,从而使人更加完善、更加完美。

2.倾向性,意志冲动性。即使客观性很强的艺术种类,也都具有激情和热情,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的倾向。

3.无意识、非自觉性。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根据自己的灵感完成创作主题,这种灵感是无意识的,非自觉的因素。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独一无二的感觉,即创新。

(三)艺术的感染性艺术的感染性是不同于科学的特殊之处,是用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来感染人。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艺术对象的情感体验必然进行了理智思考,这种思考凝结了艺术家的感悟与情感体验。而情感与理智的密切结合,则深刻挖掘了艺术对象的内在本质,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被赋予了强烈的感情色彩而更加感染人。

三、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实践与学习弥补人素质上的缺陷或不足,促进接受者身心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自古至今,艺术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情感和心理中介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影响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目的。艺术教育的主要方式与手段是欣赏、解读艺术作品,受教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心旷神怡、轻松愉快,自然而然的被激发出审美情感,达到与道德情感的沟通。由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意志,进而转化为道德认知,最后转化为道德行为。受教者在欣赏历史长河中优秀的美术作品、音乐作品、文学作品时,潜移默化地对其爱国主义、秉公守法等高尚情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卢梭认为:“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歌德认为:“音乐占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

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言而喻的感化来。”艺术教育也可说是审美文化教育,所以,我们借英国教育学教授班托克对审美文化教育的界定,可以理解艺术教育是一种能够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东西,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具有指导意义的手段。人类之所以需要艺术,是人的崇高心灵和自由理性的必然实现,是人类认识自身、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需要。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导师,它引导我们追求生存的超越,并实现心灵的完美塑造,让尘俗之心找到一个可以安居的“诗意的家园”,这就是艺术的最高目的。艺术的使命在于丰满人性,这是艺术的终极意义和终极价值以及终级祈向。艺术教育包含了潜在的文化、政治、道德教育内容,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愉悦性、感染性等相对于抽象、强制性的说教形式,更容易提高受教者的接受兴趣与主动性。艺术也能成为一种文化植入和精神控制的媒介。从16世纪末期至18世纪末期,以利玛窦、郎世宁等为代表的依托不同宗教使命和文化策略的几代西方传教士身份的文化群体,借向中国传播西方宗教油画艺术,实则在中国本土进行不同程度的西方文化传播,试图把西方的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观植入到中国。然而,中国本土画家和学者对西画东渐采取多种评判的态度,并在自身的绘画实践中获得了曲折的显现。与林风眠同一时期的画家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等老庄思想和“美与和谐”理念,集传统与创新的中国审美观融入到他们的美术作品中。

艺术教育是一种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可以为任何一种素质教育提供支持。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在个体素质教育方面,追求各种素质和谐自由发展。艺术教育通过政治理念、思想原则、道德规范、风俗人情等的教育传播,促进社会文明建设和进步。它带给受教者审美快乐、自由超越精神,使得人们的情欲受到规范和净化。综上所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王诗群单位: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