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通识教育高校公共艺术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通识教育高校公共艺术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通识教育高校公共艺术论文

一、通识教育理论下的公共艺术教育

“通识教育”这个名字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音译而来,通常也称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等。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最先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自此引发了人们对通识教育的各种不同的表述和对其本质含义的思考。而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表现即是,通识教育是没有专业之分的,是在大学教育中每个大学生都需要学习和接触的大学教育。简要来说,通识就是为不同的受众者提供具有通行于不同群体之间的价值观。而通识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是一些普遍的并且对他们认识世界和感知文化本源有帮助的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中国古老的思想能够在一些著名古籍中瞥见,如《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识即为博学,博学并不是说所有学问都精通,而是对于各个领域、各个地域的文明发展和文化进程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便是通识最初的定义。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

1、美育教育

公共教育是一种美育教育,美育教育的概念美学家席勒曾在其所著书中提出“想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美育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使其拥有感知美的能力,成为审美的人。公共艺术教育课不同于一般性的课程,它并不具有很强烈的目的性,不强求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某种技能,而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对学生精神的净化和思维的引导。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为了塑造拥有健康情感和心理的大学生,笔者认为美育教育中的美,并不是单纯的体现在构图、色彩配比、音符的精妙或文字的艺术,美育是通过艺术去熏陶学生心中对美的触感,拨动人们最原始和单纯的心弦。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健全,富有爱心与感恩之心的人,对和谐与友爱心之向往。在艺术中畅游,感受身心愉悦的奇妙体验。陶冶情操,净化情感。

2、德育教育

公共艺术课还是一种德育教育。所谓“德,才之帅也。”一个人最大的才能便是德行端正,正直孝义。礼义廉耻皆为德行,一个人德行的培养是来自多方面的影响,然而本质都来源于自身对外界影响的感知和理解。艺术教育是培养一个人德行和品质的重要手段,对于当今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德本来就是一种美的体现,自古至今音乐都是一种最强烈的表现情感的艺术,“礼”与“乐”相辅相成的美,谦谦君子“立于礼,成于乐”。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欣赏好的艺术作品,令大学生理解艺术作品中所呈现的抽象的艺术形象和传递的艺术情感,艺术能美化心灵,美好的心灵自然滋生美德。

3、形象思维的培育

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思维和智力进一步提升有帮助,目前已经得到证明。艺术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形象的记忆,记忆会深化学生对其的感知能力进而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思维和创新的能力。科学家用抽象思维解释世界而艺术家则用想象思维来感知世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创造力,知识则是产物。任何创造都来源于想象,而想象力的培养恰恰是形象思维的影响。所以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思维和主观能动性都有积极的影响。

4、心理素质的培养

这一代大学生都在家长的呵护和陪伴下长大,他们没有经历过动荡的年代,没有饥寒交迫的体验、没有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涯。他们生活在幸福的和谐社会,在成长过程中处于比较单纯和相对顺利的环境中。所以大学生对于挫折和压力的心理素质往往表现的易怒和急功近利。而从心理学角度看,艺术教育是精神的体验,在感知艺术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不断发展中,这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探索的过程。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从未有过的坎,他们能够借助艺术课程中的形象,理解他们从未经历过的情感。对个体和社会、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思考,在思索中,能够对从前无法想通和无法认同的事件,能够以从容淡定的姿态面对。这就是艺术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

三、公共艺术课程的选择

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公共课,可以使学生更具有情感上的洞察力和表现力,对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人际关系中一些细微情感的处理都有着正确的引导。作为公共艺术课程,在专业以外的通识教育课程的选择上应当选择有利于学生审美培养和人文情感培养的艺术。比如:音乐作品、绘画作品、影视、雕塑、民俗、等等,都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感。艺术作品的审美基于对艺术作者的了解的基础上,所有的情感都与人的生活经验有关。人们虽然每天经历这自己的生活但是却有着相互交织的情感体验。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交流才是艺术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所以在设置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共性来选择。即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的学生会表现出某些特性,抓住这些特征来选择艺术课程,能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高度的契合,从而实现艺术教育的效果。

作者:王军梅单位:西京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