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理论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理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理论

一、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概念

明晰公共艺术的概念是理解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前提。我们认为公共艺术不应该是“公共”和“艺术”两个词语简单的相加,公共艺术除具有公共性和公众参与性这两个本质属性外,它应该超越艺术美学的范畴,达到其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大学校园公共艺术是指在大学校园独特场域中的公共艺术作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服务和彰显其育人功能。

1.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英文翻译为PublicArt,从字面意义上来看,“Public”一词可理解为“公众的”“公开的”,那么公共艺术则是指在公共空间中发生的公开的、公众的、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品或艺术行为。然而在当前学术界对公共艺术的界定尚未统一,笔者只能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定义分析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提出本研究对公共艺术的界定。费城现代艺术协会主席卡登认为:“公共艺术不是一种风格或运动,而是以连接社会服务的前提为基础,借由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的存在,使得公众的福利被强化。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该定义强调了公共艺术所应具有的两个本质属性:即公共性和公众参与性。公共性是指该艺术作品存在于公共空间中,必须以一种公共的方式存在,而非存在于私人空间中,公共领域是允许公众发表舆论的领域,此外,公共性还与权力机构是对立的,公共领域是对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权利的肯定,即公民有权参与其中,并与之互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民主、公平的特点。第二个特征是公众参与性,公共艺术作品代表大众舆论的、参与的,能够与公众互动,成为公众所认可的艺术,只有在以公众为核心的思想上,才能体现其艺术性与审美性。学者孙振华认为:“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应从公共领域这一更具社会学内涵的概念来解释,而不仅仅把公共艺术理解为公共空间和公共场所中的艺术作品,公共艺术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本文结合两个定义的阐述,抽取其合理性因素,认为公共艺术并不是“公共”和“艺术”两个词语的简单相加,公共艺术在所应具有的公共性和公众参与性的基础上应该超越于艺术美学的范畴,达到公共艺术所应体现的价值取向,即公共艺术应该具有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公共艺术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是指公共艺术作品本身应该体现其社会的整体价值取向,文化价值是指公共艺术作品能够代表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

2.大学校园公共艺术

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内涵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精神价值的肯定上,将艺术的精神予以延伸及呼应校园文化的教育宗旨;心灵及智性的探索与多元价值的包容。第二,在校园公共艺术的功能上,强调校园的空间配置、公共福利及维护日常校园工作生活。”该定义指出了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应该发挥其精神价值上和功能上的作用。笔者认为大学校园公共艺术是在大学校园独特场域中的公共艺术作品,在精神价值上应该使学生感受到美感教育,在功能上应该体现为育人。首先,大学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应该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换言之,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服务,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大学生所处当前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对美有多种理解和诠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其次,大学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应该发挥其教育性特点,彰显大学校园场域的育人功能,育人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学校园环境能够起到隐性教育的作用,从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到精神环境都能够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大学校园中的一切,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都具有教育的层面,因此,大学校园公共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更能够体现育人的功能,这才是大学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合理的价值取向。

二、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特性

本文基于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应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服务的审美教育功能和彰显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育人功能,从不同类型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应然状态出发,认为大学校园公共艺术首要特性应该是教育性,次要特性是审美性,第三特性是独特性。

1.教育性

大学校园是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给予学生学习的场所,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场所,还体现以育人为宗旨的大学精神内涵。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优美的大学校园环境不仅能够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体现校园文化精神的作用,还应具有教育性的作用,可以对大学生施以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受到感化、濡染和熏陶。台湾学者曾经说过:“校园公共艺术尤其艺术教育之责任,更有其校园空间对莘莘学子身心影响力”。大学校园公共艺术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公共艺术作品构成了大学整体的校园环境,大学校园公共艺术是一种重要的育人载体,一方面它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当前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取向是大学工作的重心;另一方面它能够使大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创造性能力,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主题表现有思考、进取、美好、向往等,体现出大学生活的真正意义,它能够激励大学生的学习,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生活习惯,公共艺术作品还如春风化雨一般滋润大学生的心灵世界,丰富着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大学生的审美取向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2.审美性

大学校园公共艺术是由一件件具体的艺术作品组成,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包含了设计者独特的审美取向,反映艺术家对于美的思考。大学校园公共艺术不同于其他场所的公共艺术,它以审美作为切入点,按照美的规律设计,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这种审美取向反映到艺术作品中或表现为积极向上,或表现为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等当代大学校园精神。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用优美的造型艺术呈现,体现了其审美的特性,大学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对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产生直接的影响,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致力于美学思想研究,他认为:“情感是人生来俱有的,而因没有得到开发才被遗失,美感教育就是在艺术中找寻遗失的情感”。因此,大学校园所拥有的独特的审美性能够为大学生的审美提供客观的物质条件,大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耳濡目染形成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和积极的审美心理定式、审美的思维模式,能够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美育心理学认为,个体审美经验的过程,就是接受陶冶、培育的过程,每次审美经验的发生,都是个体情感和心灵的一次塑造。基于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公众性,大学校园公共艺术设计时可以充分吸取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大学生们与艺术家互动,参与到公共艺术作品设计其中,心灵与艺术的碰撞才能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3.独特性

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应该根据具体类型的大学办学目标、办学宗旨设计不同类型的公共艺术作品,以彰显校园环境的独特性,用以展现不同类型大学校园特征。我们研究中把大学类型分为文科院校、理工科院校、师范院校、医科院校、艺术院校、综合院校等,为不同类型的大学校园设计不同的公共艺术作品以突出其学校特色应该是当前大学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合理选择,可以避免大学校园千篇一律的现象。国内知名大学的校园都会有一两件具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来展现其独特性。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木铎金声”一百年钟,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水塔等,清华大学的清华园校门,中国人民大学的题词的“实事求是”石,等等,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环境的标志之一。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文科院校一般会设置鲁迅的雕塑,师范院校会设置古圣先贤孔子的塑像、田家炳先生的塑像,医学院校会设置李时珍的塑像等,有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学还会以名人的名字命名图书馆,如东北大学的宁恩承图书馆、大连理工大学的令希图书馆等,还有以名人的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如田家炳教学楼、曾宪梓教学楼、逸夫教学楼等,体现了各种类型大学的独特之处,彰显其大学校园独特的魅力。

三、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类型

基于大学校园公共艺术所处独特的学校场域中,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特性,本文采用学术界公认的,以公共艺术作品在大学校园中放置场所做以分类,试图囊括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所有类型。

1.建筑小品类

大学校园由一幢幢建筑物构成了学校的主体框架,大学校园一般由行政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宿舍楼、餐厅等组成,这些建筑之间有一定的内部关联性,展现出组团式、向心式、轴线式等分布形式。这些建筑所构成的校园主体犹如一座城市,体现着校园建筑的独特魅力,校园建筑装饰之间的关联性决定了校园建筑之间有机的联系。

2.园林景观类

优雅的校园景观犹如一座园林,我国最早的园林景观式的校园风格可以追溯到宋代的书院。书院是一所集讲学与著述为一体的地方,南宋最著名的书院有江西九江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浙江金华的丽泽书院和江西贵溪的象山书院,书院大多自然环境优美、返璞归真。当前大学校园中的园林景观类公共艺术一般是自然景观的呈现,但是目前我国大学校园尚未形成规模性的园林景观类公共艺术,大都是以大面积的绿地、绿色植物、造型良好的灌木丛等与周围的建筑融合而成的景观,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园林景观类公共艺术将是未来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设计趋势。

3.公共设施类

大学校园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校园公示语、路标路牌、座椅、电话亭、公告栏、自动取款机等,这些公共设施不仅具有使用的功能,还具有美化校园的作用,可以对大学生产生视觉的美感作用。大学校园公共设施的设计也反映了校园独特的人文性和艺术性,优美的校园公共艺术不仅体现在校园中的建筑上,校园中的公共设施类配备齐全、服务的人性化也能够提升校园服务学生的特性。例如校园标语,指示性的标语体现的是周到具体的信息服务,对公众没有任何限制、强制意义,起到指示方位地点、告知服务内容等作用。提示性标语没有任何特指意义,仅告知相关信息,起提示、提醒作用,其应用广泛,使校园中的师生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这些便捷的服务功能的校园公共艺术能够提高大学教师、大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4.雕塑装置类

大学校园的雕塑、装置应与校园的整体氛围相结合,如北京大学校园内有蔡元培先生的雕像,师范院校一般都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田家炳先生等名人的塑像,这种独特的以名人为雕像,一方面可以激励大学生的志向,同时可以陶冶大学生的审美情操。雕塑装置类的大学校园公共艺术使大学生在校园中能够随时受到精神的熏陶,无疑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了正能量。

5.水体水景类

大学校园的水体水景类公共艺术包括池塘、湖泊、人工喷泉等,能够给大学校园增添动感和灵气,池塘、湖泊中一般会饲养一些鱼类等,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如北京大学最有名的未名湖,身置于湖边,尤其是夕阳西下时,美景溢于言表,不仅能够陶冶性情,还能够带来美的享受。再如某师范大学中有人工湖,湖里有金鱼游动,池塘中有鸭子游泳等,给大学校园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还能够欣赏金鱼、喂养鸭子等,既培养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6.广场空地类

作为校园特定空间标志性的广场、空地也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中的广场、空地不仅能够给大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进行体育锻炼,优美的广场还能够体现学校整体的艺术风格。大学的广场可以体现大学的办学风格和校园文化,广场可以给学生提供交流的空间,如有的大学广场设为英语角、学术交流平台等。校园中建筑之间的空地是大学生充分休息的地方,空地设置方便学生休息的座椅,供学生乘凉。因此,广场空地类的公共艺术能够为学生课外活动提供广泛的空间,它使校园具有清晰的空间结构,师生在其中获得一种心灵的归属感。

作者:宋春雨 单位:沈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