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公共艺术类课程心理教育资源开发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13年清明节,北京科技大学大三女生陈某跳楼自杀;4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投毒杀害室友;同年4月22日,山东大学大三男生李某上吊自缢;同年同月同校,一名女研究生跳楼自杀,疑似患有抑郁症;5月,中国人民大学一名女生疑似因为就业压力过大跳楼自杀……以上血淋淋的真实案例不仅说明了大学生因情绪障碍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而越来越多的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对于有效的心理干预技术与危机干预措施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催生出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人类对于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大学生亦是如此.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对这些负面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反思,根据自身干预与教育实践经验,尝试探索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教育模式与方法,期望以这些方式有效的干预大学生负面情绪,使之走出心理阴霾.而因为公共艺术类课程中具有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调动其正面因子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于是在公共艺术类教育课堂中渗透心理教育开始引起了重视,逐步发展成了心理教育的新方法.当今的高等教育,传递给大学生知识、技能、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基本道德,也强调拥有强健的体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感受人文学科的魅力与影响力,这样不但可以全面丰富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更能引导大学生自助从教育中吸收精神养分,帮助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拓展,有益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的健全.而公共艺术类课程的教育则是以通过引导学生鉴赏优秀的艺术类作品等方式来激发大学生内在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认知,它不但可以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技巧的指导,也会促使大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融入艺术美的因素,使其对艺术中的“美”产生共鸣,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所以更好的挖掘出公共艺术类课程心理教育资源,对学生辅以自我心理调节方法与技巧的指导训练,可以达到心理教育的现实目的.
1挖掘艺术潜力,探索心育价值
1.1寻找“美”的素材,发挥“美”的优势
艺术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动物、植物,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遵循着最符合美的和谐规律与特点,“美”无处不在.而艺术在源于生活的同时也高于生活,是对原型的再加工再创造,它需要大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洞察力.例如,古朴厚重的建筑,不仅能给大家在时空感知上带来历史积淀的韵味,也在视觉感觉方面让大家惊叹于前辈建造者对于规则美的跨时解;在面对大自然钟灵毓秀的美好风光时,我们会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惊叹不已,能够有着如此美丽的同时也让人心动不已的和谐之美;一个人的外在体貌也符合美的规律,躯体的基本对称、肌肉与骨骼的协调运作、表达情绪时的肢体动作等,都会体现出和谐的美,比如我们在游泳时,肌肉的流线型就是最能发挥速度的“美”;慈眉善目的人,我们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发现他在其他方面拥有的美好品格,例如善良、真诚、宽容、尊重他人等.所以在选择艺术创作素材时,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去发现“美”.无论是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还是日夜反复光暗交替;无论是五彩斑斓色彩明艳,还是清淡素雅黑白分明;无论是精雕细琢的手工刻画,还是粗陋狂野的简笔线条…….线条的柔美,色彩的对比,光暗的交替,它们饱含深意,暗合了我们的美感、理智感、道德感,共同构成了人类群体中的情感,都将是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最佳来源.
1.2扩展“美”的视角,领悟“美”的特质
任何艺术作品,都包含着创作者的情感、当时的情绪状况、人生的经历等因素,虽然不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流传,却会将其内蕴于作品之中.所以,艺术作品的鉴赏是艺术与心灵、心灵与心灵的撞击,我们在对一个“美”的作品进行赏析时,可以去挖掘它的内在“美”,把其内隐的因素挖掘出来,探索其心理教育价值.如艺术家的人生奋斗经历可以消解个性中的悲观颓废,一幅画面宁静意境幽远的作品可以让性情浮躁的人沉静下来.再以梵高的《星空》为例,他在创作这幅作品时内心是充满了恐惧与焦虑的,但他却以粗犷的线条来进行了创作,也有人认为梵高的作品中颜色的替代使用,表现出了他的压抑与内心冲突.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艺术作品赏析时,就可以先对梵高的生平进行介绍,分析其作品中色彩的混乱、线条的粗细、内心的焦躁等,然后有针对性的指出梵高的创作源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这样的人生经历也会部分表现于我们的现实学习生活中.于是,探讨艺术作品的过程就是对作者凸显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引发学生讨论此情此景自己又会如何、怎样才能做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从而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1.3创作“美”的作品,洗礼“美”的心理
任何一个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与思考,在某个特殊时段或处于某种特殊情境下灵感迸发、思泉喷涌而创作出来的产物.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观点所阐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创作者由刚开始的热情高涨到中途的思维枯竭再到“顿悟”再到“一气呵成”.这个过程中,需要创作者的不断修改,不断思考,每一个灵感与想法都需要去尝试,不拘泥于形式,最终的作品才会有着惊人的艺术表现力.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对大脑中已有生活原型的精细加工,经过充分的思考分析取舍,再发挥自己个体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才能创造出心中完美的作品.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挥,需要个体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与灵感顿悟,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突破局限于困惑,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也是一种心理教育的内容.
1.4激活“美”的作品,激发“美”的价值
任何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包含了色彩、线条、明暗等因素.艺术作品对于颜色的选择都会非常的慎重,不同颜色,相同色系但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使用都会给个体在心理上造成不同感受和影响力.积极的暖色调能够让个体的情绪较为舒缓,并且有着让人缓慢释放压力的效果;消极的冷色调却会带来一种冰冷、绝望的感觉,会使人的情绪变得低落、压抑.每一种色彩都有其特殊的情绪感受.色彩不只是艺术作品的唯一元素,线条同样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创作者要表达自身的自控能力时会使用较长的线条;如果创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内心比较冲动则会选用断续的短线条;横线倾向者则内心感到恐惧且无能为力,亦或是在进行自我防御;竖线倾向者表现出来的则是更加的自信与果断;曲线却是对于常识事物的厌倦等等…….艺术作品中的图画,在起源之初就是作为一种承载传递文化的工具,通过图像的形式来记载了当时的人文风情等,创作者同时也将某一时间段内的心理感受、情绪状态通过色彩、线条的方式驻留于承载物上,后人在欣赏的时候会自动的为创作者当时的心理进行分析、补充与完善,而且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的形象之后,更隐藏了创作者潜意识中未及表达的信息.
2以美育促“心育”,以艺术促发展
2.1选取“美”的素材,创造心育基础
艺术素材本身并不具备深远的心理教育意义,但是如果经过教师对其加工,在“纸”上通过“笔”勾勒出“线条”来赋予素材以教育意义,就是对大学生的认知进行了一次重构,对精神进行了一次充实,对心理进行了一次升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督促学生完成艺术作品时,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选取创作素材.而教师选择的角度与切入点则需要综合考量自身专业素养、心理常识及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同时顺应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的选取对学生具有心理教育意义、真正有价值的艺术素材.
2.2鉴赏“美”的作品,调动内在正能量
现代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更加强调对个体正能量的应用,通过艺术类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可以充分调动个体内在的积极品质,激发个体的潜力,使得心理健康水平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有研究称,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其心理弹性水平较高,心理健康水平也相应较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作品欣赏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颜色的选择、颜色的饱和度、亮度、色调、线条的长短、粗细等方面对创作者的内在心理进行分析.个体心情愉悦的时候,在看任何事物的时候都觉得是好的,而情绪低落的时候个体看事物就是灰黯无光的.此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或者根据学生对作品的分析结果来判断其情绪状态,这样才能有根据、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适时的进行心理教育或者心理辅导.
2.3创造“美”的作品,积极面对困难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排解,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的个体就可能会出现失败.此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方式,分析学生其因为能力不足、努力程度不够,还是因为外界条件不利、运气不好,从而使其正视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做出调整,顺利完成创作.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还是大学生暴露心理问题的途径之一.学生在创作过程使用的线条、颜色、主题、构图等都会反应其不同的心理状态.教师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地细心检视其心理状态,发现其隐藏的心理问题.总之,公共艺术类课程心理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在感知、鉴赏、表达中培植和丰富心灵,促使自己向美向善,他有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我,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情感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还培养、训练了他们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的潜在能量、特点、品质和行为,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引导健全人格形成.
3反思
大学心理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针对现有心理教育的缺陷,我们尝试将心理教育的知识渗透到其他学科当中,既能达到知识传递的目的,又能实现心理教育,这对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水平是一种可取的尝试与探索.当然,在公共艺术类课程中进行心理教育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如何对艺术类课程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期待未来的研究者可以在此领域进行更多的教育尝试,弥补不足,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孙晓玲 曹烨君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