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公共艺术互动性时代特征浅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关键因素,也是其核心价值的体现。“公共性”决定了公共艺术并非孤芳自赏的艺术形式,而是重在吸引公众参与的艺术过程。艺术与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是公共性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当代公共艺术的互动性包含着公众与艺术作品间的互动,以及由互动性促成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公众在欣赏和介入艺术的过程中,既能发生行为的接触又能产生情感的互动。共同参与其中的人们也可能自发地相互交流,形成共有的感受和经验,建立与他人、与环境的新关系。
一、媒介性
我国城市公共艺术概念的兴起,伴随着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在一批城市的兴建改造过程中,管理者常以“城市雕塑”的方式来塑造城市品牌、宣扬城市形象。这些雕塑的创作大都是从视觉审美的角度出发,作为点缀和丰富城市空间的装饰品,从而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城市雕塑”常常被安置于绿化带之中、高台之上或是直接用围栏围起来,与公众保持距离。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体现权威,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人们近距离接触,便于管理。这类公共艺术作品通常重在强调自身的艺术形式,忽略了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以及同公众之间的互动性。近年来,随着城市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的作用,艺术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人们开始关注如何以公共艺术的创作和展示为媒介,以此吸引公众参与到公共生活之中,培育公共精神并孕育公共文化,使公共艺术成为“促成每一个人与世界及与他人‘相遇’的媒介”。在当下物质化的时代,城市中能够使人们自发产生的情感互动的场域越来越少,而当代公共艺术恰好能够促成行为和情感的共享空间。公共艺术作品通过外在的形态及内涵,让人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共同参与艺术过程,共享对社会的情感和体验,形成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性。例如,《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是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设计和发起的一项公共艺术计划,他在弗里德利卡农美术馆前放置了7000块花岗石砖,并在其中一块石砖旁种下了第一棵代表日耳曼人灵魂的橡树。博伊斯只是完成了这个计划的第一步,随后许许多多追随者陆续在石块旁栽下一棵橡树,直至计划开始后的第五年,最后一棵橡树才挨着第一棵树种下。博伊斯的目的是号召每一个接受此计划的人,愿意在城市的空间内与他人共同且公开地参与这个行动。这项公共艺术行为将城市里的个体与这座城市、与他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每当人们看到这些树木与石块,便联想到与自己有着共同行为的他人,唤起个人对城市的归属感。这项计划搭建了一个公众交流互动的平台,这种互动不限于直接的行为上的联系,而是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自发相遇的机会。那些本不相识的、有着不同的经历背景的、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共同完成了一项社会行动,创造了一段记忆,建立起一种时代特征。
二、日常性
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我国城市主要采用纪念式的雕塑作为时代特征,因而创作出许多纪念性的城市公共艺术。这时期主要的形式有:树立某位社会楷模的人像、采用壁画形式铺叙一段恢弘的历史、以文化墙为背景宣传城市的精神等。这一时期纪念性公共艺术所表达的内容大都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它们呈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给人们留下权威的、严肃的印象,使人产生一种敬畏之心。这些公共艺术作品扮演着说教者的角色,宣扬精神行为的标准,让公众处于被感动的位置,也拉开了公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公共艺术缺乏对公众的吸引力,导致无法形成公众与公共艺术的互动性。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公共艺术的创作逐步关注公众的日常生活。以日常生活为主题的公共艺术能最直接地调动公众参与艺术的积极性,激发人们产生情感的共鸣,促进公众与艺术之间形成互动。将日常生活作为公共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能够避免公共艺术游离于大众之外,防止公共艺术思想的空泛和纯粹的形式主义倾向。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创作的大黄鸭环游世界之时,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公众的关注。人们争相与之合影,成为一时热议的话题。大黄鸭的人气不仅仅来自其憨态可掬的样貌以及超乎常理的巨大尺度,更是因为其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儿童玩具橡皮鸭,熟悉的形象拉近了公众与艺术的距离。人们无需投入过多的精力便能重拾儿时愉快的情感体验,享受其带来的轻松欢快的氛围。这是公众与公共艺术的互动,也是公众与艺术家的交流,更是艺术家与公众的情感共鸣。
三、多样性
在我国近30年的公共艺术发展历程中,城市雕塑成为城市公共艺术的主要创作形式。城市雕塑以具象的人物故事和抽象的图形为表现形式。虽然内容丰富多样,但材料大都采用耐候性较好的材料塑造,如金属、石材等,以便长期保持外观的完整性。它们利用视觉功能传递信息仅仅带来视觉上的审美感受,而忽略了听觉和触觉等感知方式。长此以往,人们对类似城市雕塑便产生了视觉审美疲劳。缺乏时代特征的公共艺术形式,不能调动公众的情感共鸣,无法促成公众与艺术的互动性。随着声光电技术的发展,创新和开拓公共艺术的多样表现是提高其互动性的有效方式。当公众对于城市雕塑感到索然无味之时,多样性艺术则更容易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艺术家罗贝尔•卡昂的《全景录像》是一件利用影像技术的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作品将29个不同尺寸(23到72厘米不等)的监视器嵌在混凝土墙壁之中。这些荧幕播放两类影片,一类是循环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城市影像(伦敦、罗马、阿姆斯特丹等),如同欧洲“风景明信片”;另一类则是城市日常景象,此类影像来源于两部实时监视摄影机。人们可以在录影中看到正俯身盯着屏幕的自己,无意中成为了这件作品的一部分。这些元素都拉近了公众与艺术的距离,公众只有走近作品才能获取更多的信息,甚至成为公共艺术本身,真正实现了公众与公共艺术的交流互动。而同样是展示城市风貌,我国许多城市则选用了传统公共艺术的手法。较之于《全景录像》,这些传统手法则显得有些孤独清冷。一是人们容易对传统艺术手法习以为常从而熟视无睹;二是巨大的尺度往往不适宜近距离观赏,路人匆匆一瞥便知晓一二,全无好奇之心;三是单纯的视觉效果略显单调。公共艺术的基本内涵与方式,是运用公共空间及公共资源进行具有公益价值的艺术表现,并不限于任何形式语言和空间方式。摒弃过去将城市公共艺术等同于城市雕塑的想法,将新颖的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光影艺术等与城市公共艺术相结合更易于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增强公众与公共艺术的互动。
四、短期性
国内早期的公共艺术作品大多具有长期性。例如,某些公园里的公共艺术作品落成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依旧一成不变,虽然它们的外观进行了修缮与更新,但仍然保留着当年的时代特征。早期的公共艺术作品存在着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公共艺术无法吸引公众的参与,另一方面,则是缺乏针对热点的短期性的公共艺术。当前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短期性的公共艺术显示出其独有的优势。相较于长久性的艺术形式,短期性公共艺术不必考虑材质耐候性等问题,因此可以选择更多元的制作材料、表达方式以及展示场所等,这为公共艺术的创新带来了便捷。同时,短期性公共艺术能够更迅速地把握社会热点的发展动向,并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形成适合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公共艺术与时代热点的切合,有助于调动公众参与艺术的热情,促进公众与艺术的互动,激发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五、结语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及繁荣,公共艺术互动性在内涵及方式上产生了多样性,呈现出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从强调自身审美功能到更加关注互动性,从纯粹的纪念性题材到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从单项的视觉信息传递到全方位感知互动,再从长期性的艺术形式到与时俱进的短期性形式,这些特征都反映出公共艺术互动性在建构公共环境、孕育公共文化、培养公共精神方面的重要价值。实践证明,符合时代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才能更好地建立公众与艺术、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性。
作者:夏丽君 刘丽菲 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