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美育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美育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美育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探究

摘要:美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核心,从美育视角推进公共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现实建设过程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着理念阻滞、课程定位不清晰、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困境。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加强专业课程的教学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美学教育,使各个方面可以相互渗透、共同发展,更加全面地促进学生们的健康发展。切实增强教师美育积极性,并将美育切实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系,成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着力点与改革建设方向。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美育;教学内容;课程评价

1美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美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素质教育当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高校来说,美育是对学生们进行审美意识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提高审美意识的同时我们也要牢牢把握高校开展美育的根本任务,尽可能通过艺术教育以及审美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促进以美养善,这是高效开展美育的核心。因此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专业课程以及实践的教学,并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教学,美学内容的融入就可以更加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2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必要性

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此同时这也是高校开展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对于非艺术专业的普通大学生,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2018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中明确指出,尽管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处于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中,但是还不足以完全满足现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由此可知,高校艺术教育仍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遵循课程设计的本质规律,利用艺术教育相关平台,强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且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艺术活力,建立健全立体、综合的课堂教学环境,促使学生体验全方位的美学教育,从而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方位发展型人才。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总体上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得到了一定发展,与此同时,部分问题逐渐凸显,部分高校给予公共艺术教育的关注程度并不够,相关课程安排也较为匮乏。因此,促进大学生在高校教育课程当中尽量提升审美能力,感受美的教育以及熏陶,实现对心灵的滋润,树立更加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这是目前高校教育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以及建设是目前高校展开美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阶段,大部分高校的管理者以及教师并没有针对培养对象开展有效的调研,也没有充分的分析,更没有考虑到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审美基础问题。课程内容的理论和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课程的设置并没有有效的实现相关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没有和专业课程相结合。与此同时在进行相关课程实践的时候也没有将美育真正的落实,就导致学生们对于公共艺术的学习还停留在复杂难理解的知识点上,并没有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消化。学生们在学习时有一些力不从心的同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会使得他们学习兴趣低落,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

3.2课程缺乏师资

在进行公共艺术学教学的过程中,还缺少更加专业的美育师资队伍,这也是目前高校较为常见的现象。对于高校来说,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教师进行教学,但是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并没有将专业优势和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缺乏对于学生们美的感知、想象能力以及体悟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在进行审美情绪和人文素养方面还有一定的缺失,这样的情况也是当今美育师资力量匮乏导致的,教师在正式授课是需要关注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包括民族差异、地域差异等,尽可能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性情修炼。

3.3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对于很多学校来说,美育类课程大多数是公共课的形式,因此就会出现重理论缺乏实践的现象,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也缺乏一定的考核,没有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考核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考核,并不能完全的体现学生们的审美情感以及自身的体验。与此同时,实践课程中,学生大多数是运用实践报告或者是PPT等方式进行一定的考核,这样的方式方法并不能考察学生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想象等相关的内容,这也是目前教学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4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措施

4.1重视学生兴趣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实践过程中,科学的教学形式需要和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创造过程,更是一个选择、批评以及怀疑的过程,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激发学习动力的根本因素。高校学生会根据其自身的兴趣点去自行选择公共艺术课程,因此,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即激发学生兴趣并增强。实际情况下,教师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以及基本技能,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对美育有基本认知,更是为了促进学生将理论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将书面知识充分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和增添新的实践教学内容,帮助其实现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安排需要自始至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课程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吸引学生专注于课堂。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创新动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育需要选择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课程内容。在艺术作品的审美过程中,不同的同学因为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不同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想要培养创新意识,就要打破权威意识,因此在上公共艺术课程鉴赏经典的音乐作品或美术作品时,教师需要更多向学生抛出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出答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的重点不是“求同”,而是“求异”,积极听取学生们的意见也是上好一堂公共艺术课程的关键。

4.2加强师资队伍力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总的来说,目前阶段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水平,师资力量也有一定的规模,和之前相比在数量以及质量上都有显著提高。但是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师资力量薄弱,当前阶段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以及整体队伍建设都是提升公共艺术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校目前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呈现出整体综合素质偏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教育理念之后,专业知识不足以及实际科研能力较差等。这些情况都阻碍了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教授公共艺术课程的老师需要懂理论,会实践,才能更加专业的对学生们进行专业的教学。所以在对现有艺术类课程教师进行团队打造的过程中,也需要从文化素养、美学教育、艺术鉴赏、策划执行等等多方面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以及专业的指导,全方面的提升教师们的美育教学水平,进行高素质教师团队的建设。此外,高校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艺术教师的待遇,保证艺术活动专项经费及时到位,加大对艺术活动的投入,大力支持艺术社团活动。例如建设图书馆、艺术馆以及开办艺术展览活动,优化公共艺术教育需要的基础设备、视频资料以及相关图书。联合教务、高校人事、学工等诸多部门和教师,共同开展协调合作,针对问题进行深化探索以及深入分析,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得到健康发展。

4.3建立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现在大多数的高校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往往是采用,讨论、论文、考试等传统简单的评判方式,如此想象的频繁出现导致学生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始终无法得到有效高山,因此,在当前阶段公共艺术教育领域,需要针对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基于素质教育的角度,将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为学生提升艺术鉴赏能力提供科学指导和有效的支持。在丰富的评价指标设计当中,应该格外关注学生对艺术知识以及艺术技能的掌握程度,正确认识学生的情绪、态度、创造精神以及审美能力,进而构建动态追踪的教学评价体系。拓宽教学管理者的思路,落实教育评判方法的创新,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保障。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淡化终结性评价,不以成绩为唯一评判标准,增强过程性评价,由目前单一的课程结果评价逐渐发展成为取质性评价以及发展性评价,与此同时,促进学生和教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开展综合评价。

5结语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自始至终需要坚持将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作为其教学目标,设计安排特色课程,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设计的背景之下,需要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计安排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保障,依据课程发展目标、课程整体架构,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公共艺术教育整体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为提升学生参与公共艺术活动的动力以及兴趣,帮助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为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提供指导和支持。

作者:胡晓松 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