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谈民间艺术的形变过程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村落民间艺术的产业化主要表现在景观化、舞台化和娱乐化三个层面。景观化。法国社会学家居里•德波在《景观社会》里将现代都市光怪陆离、似真似幻的各种景象(尤其是橱窗中陈列的艺术品)描绘为构筑一个“景观化”社会的必要之物,意即艺术成为产业社会中人们唾手可得的商品。同样,原本作为村落中人们生活实践的艺术,由于消费社会的来临和产业化的侵袭,开始演化为一种供人观看、欣赏和购买的商品。这些商品,由于面临竞争、推销等各种市场压力,需要自我展演,多种展演因而容易造就一个个景观化的情境。例如旅游村落中的民族风情园、民族村、民族艺术团等,这同当代电影、电视、网络游戏、报纸杂志、畅销书、游乐园等各种现代化的大众消费对象成为文化工业产品,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挑战着人们传统审美习惯。可以说,村落民间艺术的景观化,在营造的氛围里让消费者脱离已有的生活美学经验,在以消费为主旨的体验活动中,借民族艺术这种美学形式传递个人的思想、需求和情感。舞台化。村落民间艺术舞台化的形成是艺术景观化后的必然结果。村落民间艺术舞台化主要按照商品消费产业化的市场逻辑,将景观化进一步向市场推进和转换,从而在一个以读图为时尚的“图像社会”中,使村落民间艺术变得形象可感。舞台化是以村落艺术消费文本为对象,将各种艺术符号进行集中、加工、整合和包装的过程或结果,这是当下村落民族艺术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方式,目前它已得到广泛运用。例如,在旅游村落中各艺术团上演的民族歌舞展演。这种展演的原生态性是存有疑问的,但它适合外来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加入新的文化元素的歌曲、舞蹈、民俗能满足旅游者猎奇的心理需求和欲望。它是一个颇具诱惑力的展演方式,正如有学者指出:“现代旅游是建立旅游标示物的一项工程,它是游客之所以到那一特定的景点去旅游的一个巨大的吸引力。”[2]190娱乐化。凭借景观化的强大诱惑和舞台化后的精彩形象,村落民间艺术作为消费文本和产业化商品,已经走向了娱乐化。在目前的消费社会语境下,娱乐化已经成为当下村落民间艺术的主导美学品格。这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通过民族艺术得到感观层面的满足。如不同的少数民族器乐、服饰、舞蹈动作等所产生的生理刺激。二是通过民族艺术得到特定文化娱乐。如少数民族村落的传统风俗、节日仪式习俗,消费者在观看的同时,作为展演者的主人常邀请消费者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使其乐在其中。三是通过民族艺术得到神秘娱乐。这种娱乐形式的民族艺术主要来源于职业性的巫术和神秘文化。能够让消费者获得原始、远古、强悍和神秘的生命美学体验。
村落民间艺术在由传统向产业化形变的过程中,主要是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上的变化。表演方式的变化。当自然生活置换成舞台展演场景的时候,仪式场景、生活场景、展演场景已经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同域的多重场景,这种多重场景将民间艺术呈现在观众视野中,会为了达成观众心里所预期的效果和好奇心,一定程度上将这种浓厚的具有民俗风情的民间艺术呈现出应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村落民间艺术展演主要以音乐舞蹈为主,民间信仰和风俗习惯也是作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旅游地一般还会提供还有配套娱乐设施,举办精彩的节庆活动。其产业化运作过程比较复杂,包括资本融合、创作设计、舞台设计和表演场地的安排、配套设施的供应、演员安排、内容的包装和制作、借助媒介宣传最后才是推出演出产品。舞台表演的时间比较有限,往往通过对民间艺术的部分抽取、组织具有表演才能的民间艺人或专业人才,利用灯光、音响和电子技术等媒介的辅助,整个过程通过艺术的商业化运作,将不同的环节进行分工,达到最大的效益,来实现民间艺术的舞台展演。展演内容的选择。表演中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具体到音乐、语言、节目的设定、物质文化等需要多方的参与。村落民间艺术既具有文化属性,又具有产品属性,因此,村落民间艺术产业化的背后意味着经营性、产业化、市场化,代表着经济利益集团的目的。虽然商业资本家或策划者成为了主要的决策者,但是当地艺术主体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地居民对于他们自身的文化艺术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另外,原本是日常生活化的娱乐场景被镜头化地展示出来,艺术表演者和当地村民成为了被观看的对象,而游客成为了看的主体。游客的喜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艺术被展示、被陈列的方式和内容。节目的展出很大程度上要参照旅游者的审美观念。同时,在选择的地域和时间上也是十分看重的。舞台的宽度、大小、容纳观众面积、音响效果、背景、交通等需要综合考虑。而在节目的安排上,周末和假期增加节目数量、加强节目深度,利用民俗节举办一些活动来吸引游客。因此在表演节目安排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因为不同的参与人群或是当地策划者的意见、表演者的参与决策和协商、或者是受到市场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的,实际上是多种话语共同作用的结果。
村落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形变原因
村落民间艺术产业化形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处理我们论及当代消费社会来临所产生的影响外,还有几个重要的因素。
一是村落环境的更变。艺术在生产和创造的过程中,自然界为艺术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艺术总是与自然界的自然环境产生关联,尤其是仪式和音乐舞蹈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尤为突出。仪式是村落民间艺术中重要的一部分,被看成是人与神之间交流的重要过程。湘西地区的土家族舞蹈如《摆手舞》和《八宝同铃舞》中,人们手握牛号角,吹牛角号是人们崇拜自然的一种方式,用来助威,为了驱魔。据记载,在《摆手舞》中,堂前还放有高大的桂花树或者水杉,举行仪式的时候,会在树上挂满红灯笼,男女老少围绕树跳舞,祈求得到神灵的保佑。但由于新农村建设,旅游项目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状态,甚至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高速公路的开通、老式建筑的破坏、农耕生活方式的转变等都使得村落民间艺术得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
二是外来文化的影响。村落民间艺术的展演大部分是基于当地民俗文化的部分选择、抽取的基础上,结合大众的文化需求而产生的。但是为了弥补舞台表演的内容有限性和不足,策划者还会从外地文化中直接吸收一些元素挪移到舞台。当村落民间艺术成为艺术产品的时候,艺术不再简单地存活于民族地区,而是被打包,被加工,被引进到异域文化地区,成为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可供观赏的被人们消费的产品。它的展演就不是纯粹的当地文化的再现,而是由许多相关的、碎片化的文化符号组成的大杂烩和拼盘。这样,展演中的艺术元素既有现代又有传统,既有当地的又有外来的。如《云南印象》大型歌舞表演,其主要目的是真实地呈现一种“原生态”的舞蹈景象,其中“月亮”就融入了现代舞蹈的元素。再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门狐仙》大型音乐剧,就集中了本地音乐、舞蹈以及外来的杂技、魔术等多种元素。
三是媒介技术的渗透。从艺术的传播媒介来看,原始艺术主要以树木、石头、动物的骨骼、泥土等来充当艺术材料,当然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物质的变迁,艺术所依托的物质媒介也发生了重要的变迁。易中天在《艺术人类学》中曾经将原始艺术分为三个部分,即环境艺术、人体艺术和心象艺术。这三种艺术所遵循的逻辑是从自然界为中心到强调人的各种机能的过程。人类的语言、想象对艺术的作用逐渐凸显,到后来形成了诗歌、神话、传说等艺术样式。从19世纪30-40年代,随着电子媒介的出现,电子媒介取代传统媒介成为了艺术传播的主要工具。广播、电视、电影等物质技术的出现,对村落民间艺术的传播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得民间艺术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图文并茂的方式更清晰地展示了村落民间艺术的生存样式和展演形态,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村落民间艺术主体与他者的交流互动。综上可知,村落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形变是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媒介技术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然,这只是挂一漏万地触及村落民间艺术产业化形变的其中一些原因而已,对其产业化倾向、表现、过程及原因的分析还远远不是我们研究的终点,而这仅仅是我们对村落民间艺术甚至淹没在城市的民间艺术的研究起点与开始。
作者:钟彬单位:湖南吉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