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间艺术应用论文6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间艺术应用论文6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民间艺术应用论文6篇

第一篇:民间艺术在城市中的内涵

一、民间艺术及其内涵

民间艺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价值远超艺术本身,民间艺术具有极为丰富的美学、社会学和文化学内涵。民间艺术的存在和发展与其自然环境、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以及经济技术形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是民间艺术的生存发展环境,也是民间艺术的重要内容,它们影响制约着民间艺术的创造发展。民间艺术不但是民间文化知识的结晶,民间审美情趣的产物,它还是民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生长于民间背景之上与承载民间文化内容的民间艺术也逐渐丧失或者改变了生存的土壤。千百年来形成的将艺术强分尊卑,将民间艺术视为粗俗简陋东西的观念,使民间艺术的活力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成果不能保留下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许多民间艺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抛弃。改革开放以来,民间艺术遭遇了生存环境的重大改变,民间艺术日渐蜕变和衰落。如何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成为民间艺术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民间艺术的产生、传播、发展与民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传统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迅速瓦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机械化、自动化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在这种状况下,许多民间艺术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而被抛弃。随之而来的审美观念的变化将民间艺术挤到了审美趣味边缘。现代社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东西,五颜六色,光怪陆离,而民间艺术的原始、质朴已完全不能施展其原有魅力。审美观、价值观的改变,使人们对民间艺术的关注和偏爱更象是一种猎奇的怀旧情怀。城市化、市场化使民间艺术的生存语境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毫无疑问,民间艺术的岌岌可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两会期间所说的,“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概括而言,民间艺术面临着三大危机,即传承危机、创新危机、文化危机。

(一)传承危机

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使许多民间艺术不断陷入“人亡艺绝”的境地。民间艺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艺术形式,其传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民间艺术的手工劳作方式往往需要师徒口传心授,手摩心应,因此,民间艺术的传承往往依靠一种亲近关系。“言传身教”在民间艺术中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由于过去许多从事民间艺术创作的艺人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的方式传给下一代。这种口传心授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局限,因为民间艺术的传承没有文字,没有曲谱,没有图像,靠人直接承传,几千年的接力棒传承至今,很多接掌者大多年逾古稀,艺人一旦故去,常常也是民间艺术的失传之时。此外,由于经济的发展,许多年轻人向往经济效益更好的职业,而不愿继承传统民艺,一些传统民艺随着老艺人的故去而自生自灭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创新危机

民间艺术是一种人类文化形态,它是无数民间艺人经过艺术思维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物化作品,民间艺术经过历史的筛选和积淀,成为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每件民间艺术品都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保留着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为保护抢救民间艺术,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品走向市场。但是,民间艺术的市场化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一件民间艺术品如像过去一样由民间艺人手工精细制作,一方面,很难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价格也高,为降低成本,人们往往用工业化手段进行大批量的制造。剪纸不是用剪刀剪出来的,而是用模子刻出来的,成了刻纸。同样,雕刻作品不是雕出来的,而是用模版压出来的。很多民间艺术品在走向市场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文化价值,变成了粗制滥造的工艺品,以至于艺术品已经失去“艺术”和“民间”的内涵。很多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已经被庸俗化了。此外,即使是工艺品的生产,在目前的情况看来,也是承袭多年的老路子,一件东西,几十年不变,产品开发不够,大量的同类厂家,产品同质化程度很高,进入门槛低,导致艺术价值和民间内涵的双重坠落,创新不足已经成为民间艺术品的一大弊端。正如有人担心的,这种无创新、无内涵的市场化正在驱使民间艺术走向自我毁灭。

(三)文化危机

民间艺术以人类生活为底蕴,同社会民俗活动重叠交织,在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又自然而然地倾注进民众的审美观念和理想。民间艺术区别于宫廷艺术、贵族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原发性。民间艺术的原发性来自民艺与现实生活的重合性。民艺中的纺线织布、衣饰美化、室内装点、节庆活动,既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生活需要,它表达了民众自己的生活理想和心愿,是一种实际的生活创造。民间艺术的原发性不仅在于它的产生是自发的,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人民大众对生活的直接需要,其精神审美功能寓于生活之中,正如鲁迅所言,“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正是由于民间艺术与民众生活难以割舍的性质,一旦创作主体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原有的民艺自然也就走向衰亡,而附着其上的民艺文化也随之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市化在某种程度上让农民离开土地,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也让民间艺术失去了存在的依托。此外,由于传统的生活已经失去,民间艺术的传统文化内涵也渐失光彩。如今传统工艺元素的地道性成了民间艺术的唯一要求。不幸的是,传统工艺也因为缺乏生活依托而走向“人亡艺绝”的境地,侥幸不灭者则成为批量生产的工艺品和高不可攀的奢侈品,其文化的内涵则消失不见。

三、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一)研究保护与传承创新并举

从官方的角度而言,通过学术研究、博物馆收藏展览,对民间艺人进行传承性保护等方式来促进民间艺术发展是有益的。2006年12月颁布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保护措施中,强调要为艺术遗产“项目的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要求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就体现了研究、保护和传承的完美结合。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昆曲、古琴艺术等3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7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以传承人带徒传艺活动的保护为核心的。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民间艺术后备人才是最有决定性意义的保护。政府应全面搜集本地民间艺人的资料,建立人才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彰和奖励,对优秀的民间艺术项目及其传人应给予重点保护。从民间艺术来源于民间的本质,以及传承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民间艺人的师徒传承模式存在局限。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当象发达国家一样将民间艺术纳入学校课程教育。只有这样,民间艺术的传承才能获得不断拓展的空间,民间艺术也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和开发。面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境遇,应当倡导弘扬、发掘传统民间艺术,并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渗入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培训。对未成年人加强传统民间艺术教育,尤其要在学校、少年宫和青少年艺术教育机构中增设民俗文化、民间艺术选修课,举办民间艺术讲座和组织民间艺术兴趣小组。一些民间艺术的专业性博物馆、陈列馆应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让他们从中了解本土优秀文化,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的道理。在做好传承的同时也应注重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继承传统就是“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从现实社会中汲取营养,才能使传统民艺增添时代色彩,创作出符合当代生活需要的作品。就此而言,传统民艺不应当一成不变,当作“活化石”锁在深闺,而应该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传统民间艺术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民俗化

民俗学家张紫晨认为,民间艺术“来源于民俗,是民俗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大多受民俗活动或民俗心理的制约,民间艺术是民俗观念的载体”。民间艺术依附于民俗活动,民俗是民间艺术存在的根基。民间艺术如与民俗相分离,则失去了存在的依托。民间艺术的原初性、实用性使其带有强烈的现实生活特征,与上层文化的经典性、理论性不同,民间艺术的表现形态是情境性、动态性的。民俗和民间艺术都要受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两者都是动态发展的。传统的民俗文化与农业时代的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密切相联,反映的是农业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心态与审美情趣。因此,随着城市现代工商业文明的繁荣与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文化心态、审美情趣的迅速变化,传统的民俗文化空间势必会逐渐衰弱与缩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客观地讲,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失去其相应的生存环境。但是城市化与传统民俗并非截然对立,事实上,民俗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民俗的情景性、动态性决定了民俗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续体,社会环境的改变也使得新民俗的塑造成为可能。让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嵌入城市化过程,从而获得新生,是民间艺术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城市化、商业化的的过程也是一个新的民俗、民艺的生成过程,可以预见的是,城市化并不会导致民俗和民艺的消失,相反,会使得民俗和民艺在城市化过程中相互融合、和合共生。日本的“造乡运动”对民艺的保护和发展就是在城市化、商业化的过程中通过民艺的民俗化而实现的。我们相信,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民俗和民艺也一定会在城市化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当然,民间艺术品的内容、题材、样式必须与时俱进。

(三)市场化

在商品经济社会,民间艺术作品进入市场也是大势所趋。尽管,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市场导致了艺术的衰退,许多民间艺术的保护者也相信,民间艺术的拷贝化和庸俗化与市场直接相关,市场是民间艺术的头号杀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相反,市场的出现促进了艺术的繁荣。文艺复兴就是由商业文化的繁荣所推动的。由于成功的艺术家可以从市场获得巨额回报,它激励着艺术家努力创新以赢得市场。市场的出现增加了艺术家的财务保障,让艺术家获得了创作的自由,对民间艺术而言也同样如此。此外,市场造就的文化多样性为民间艺术赢得了一席之地。“市场让深受大家喜爱的艺术家,如迈克尔•杰克逊、史蒂文•施皮尔伯格,与他们的受众打成一片;与此同时,市场也为较为晦涩的观点,如布赖恩•恩诺或彼得•格里维纳的观点保留了一席之地。通常被冠以高雅艺术或粗俗艺术的那些种类常常是互补的东西,而非我们必须进行取舍的选择对象”。在市场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所爱,正是市场的多样性需求成就了艺术的多样性繁荣。更重要的是,市场为艺术家提供了消费者,也提供了受众,市场让民间艺术走出深闺,面向大众,它是民间艺术浴火重生传承更新的重要途径,民间艺术完全可以借道市场获得新生。这需要广大的民间艺术工作者充分提炼民间艺术的文化元素与艺术元素,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全新形态的艺术产品。而政府部门和广大艺术市场经营者也有义务帮助那些只懂本门艺术而缺少商业概念的艺人们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适应市场环境的经营机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民间艺术品的商业化,让市场接受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元素,从根本上挽救困顿前行的民间艺术。

作者:赵慧梅谢江平单位: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建筑艺术系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篇:小学美术与民间艺术的结合研究

一、走访校外,追溯民间艺术

2011年教育部在出台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这条规定鼓励小学美术教师去积极开发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源于民间,走访校外,走进民间,追溯民间艺术的来龙去脉,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及当地文物资源等,能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气息,从而对我国的民间艺术产生敬佩之情,激发学习兴趣;参观图书馆,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各种民间艺术的了解,包括其发展历史、艺术价值、工艺流程及有关的逸闻趣事。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资源,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力,能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例如,有一次我组织学生下乡,带领他们走进农家,随时收集隐匿于民间的艺术。在农村,学生看到了古式的建筑、古老的家具,还有草编、纸扎等,也许在学生看来,这些质朴的农民就是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上,学生接触过一些以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绘画。当这些景象和人物真正映入他们的眼帘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震撼于画家高超的写实技巧和表现力。

二、走进节日,感受民间艺术

我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聚集地,也是民间美术的大舞台。例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人们在这些节日里挂年画、贴春联、剪窗花、赏花灯、猜灯谜、赛龙舟、做祭祀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堪称民间艺术的“百科全书”。教师如果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进节日,让他们亲身参与民俗活动,体验民间美术在节日中的特色表现,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提高动手能力。有一次,我在年关将至、寒假之前组织了剪纸比赛,要求每个学生根据“春节”这个主题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剪成窗花,然后全班投票表决,评选出“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工艺奖”等奖项。为了保证比赛公平,我要求学生在窗花背后写上自己的名字,并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主要是创意和寓意。由于比赛形式比较新颖,加上寒假将要来临的氛围,学生热情高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剪出了一幅幅非常具有创意的窗花,例如,有的学生剪出了奥特曼,有的学生剪出了牡丹花,有的学生剪出了福娃,介绍语也很有意思,有的是“花开富贵”,有的是“年年有余”,看到这些美丽的窗花和美好的祝福语,学生似乎感到春节已经来临了。由于学生表现都很出色,除了最佳奖之外,我给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份新年礼物,并要求学生在春节那天把自己的作品贴在自家窗户上。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一定会更加喜爱剪纸艺术。

三、走近艺人,体验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的魅力不只在于欣赏,还在于制作的过程。教师如果能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带领学生走近民间艺人,有条件的话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一定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民间艺术。每个地方都会有当地独特的民间艺术,例如,北方城市的捏面人、织纬编,苗族的绣苗绣、剪苗花、做苗衣等,只要有民间艺术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民间艺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艺人的工作坊,也可以请艺人进课堂,从而让学生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艺。有一次,我邀请了一位擅长编织的民间艺人到课堂上讲课,学生一个个睁大了眼睛,认真地看着艺人编织,不放过他手上的任何一个编织细节。最后在艺人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开动脑筋,按照自己的构思,编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作品。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积极性很高。有了这些成功的体验,我把一些相关的美术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较轻松地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它的艺术形式、表现特点贴近生活,容易被人理解。小学美术结合优秀的民间艺术资源,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作者:陈文婕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实验小学

第三篇:民间艺术教育特色风采展示

一、积极利用各方资源,构建社区

1.强化政府保障意识。加强政府对文化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加大政府财政对特色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按照“谁投入、谁负责、谁获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各界对社区文化发展的投入。

2.加强硬件建设。修建新的社区教育中心,设立戏曲展览中心、多功能戏曲培训中心等。

3.加强阵地建设,丰富教育资源。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建立戏曲培训基地,在社区教育中心开设老年学校戏曲班。

4.进一步发挥品牌优势,繁荣社区文化。为提高社区群众的参与度和扩大活动的辐射面,在社区活动的集中区域(水韵广场和文化公园)精心打造一个居民大戏台,为全镇戏曲爱好者提供一个面向大众的展示舞台。

二、着力打造人才队伍,夯实特色教育建设基础

社区教育中心按照“队伍不散、演出不断、特色不泯”的小戏特色教育发展要求,着力打造小戏特色教育创作演出队伍,夯实小戏特色教育建设基础。

1.健全培养机制。认真开展与中心幼儿园联合举办的教改课题“幼儿戏曲特色教育”,在小学成立“戏曲班”,聘请市锡剧团的演员来校传授,培养出一批戏曲小演员。邀请民间剧团演员定期在老年学校戏曲班授课,提高民间爱好者的娱乐水平。

2.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每年邀请有关创作演出专家来社区面授创作演出经验,辅导创作演出技艺,培养创作演出新苗。

3.社区教育中心根据月城演出队伍的实际情况,组建了月城锡剧团、吴刚演出队、嫦娥舞蹈队、桂花秧歌队、小白兔少儿艺术团等15个业余演出剧团,有表演人员255人,使戏曲爱好者活动有组织、联络有中心。

三、继承整理戏曲资料,开发社区特色教育新课程

月城人历来喜爱文艺,主要以锡剧为主。近年来,我们在参加各级各类文艺汇演中,先后获江阴市奖432项,苏州地区、无锡市奖11项,江苏省奖5项,全国奖2项,其中三个小戏分别被上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录制播放,影响广泛。1994年9月,无锡市文化局、文联命名月城镇为“小戏之镇”。2000年5月,月城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月城小戏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月城的先辈们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作为社区教育中心,加强对戏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于继承这些宝贵财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11月,社区教育中心联合镇文化管理部门把月城历年来创作演出的获奖作品结集出版成《龙之韵———月城镇优秀小戏小品集》,该小戏小品集全面总结了月城30多年的小戏特色文化发展成果,成为社区的特色教材。2008年,社区教育中心在吸收了健身、健美、秧歌等基本艺术元素精华的基础上,把传统戏曲形体动作融于其中,并配用了广大群众喜闻乐听的锡剧常用曲调,经过反复演练,几易其稿,最后编排了社区又一特色课程———“戏曲形体健身操”。此操具有便于学习、受众广泛、能在健身中享受美感的艺术特点。此操参加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在无锡市举办的长三角地区群众健身展演,获得一致好评,2009年被全国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四、精心组织各类活动,展示小戏特色教育风貌

我们每年都要精心组织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特色文化活动,展示小戏特色教育风貌。

1.2006年5月,我们组织举办了“和谐新月城”文体艺术节活动,2008年成功举办了“魅力水乡、幸福月城”艺术节,2010年举办了“卧龙腾飞、欢歌月城”艺术节。

2.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近年来,我们把送戏下乡活动作为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成立月城锡剧团,每年送戏下乡近200场。

3.开展自娱自乐活动。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小广场的休闲娱乐作用,各村都成立了特色文体团队,每天早晚都组织开展以自娱自乐为主的文体活动。大家做做戏曲形体操、打打木兰拳、跳跳秧歌舞、敲敲腰鼓乐、唱唱传统戏,吸引了一大批文化活动爱好者参与。月城社区教育中心通过开展戏曲特色文化教育,使社区教育中心成为人民群众的学习中心、社区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心,成为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有益场所。如今,我们社区的特色戏曲文化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作者:刘志刚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月城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第四篇:民间艺术对乡村小学课堂的应用

一、在美术教学中运用连云港民间艺术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第一,学生的美术素养。小学民间美术课程的开发既要把握民间美术资源的“民间”特性,又要注重与学生身心发展认识规律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与理解力,让学生多渠道地体验学习乐趣,逐渐认识民族艺术的价值,通过探索活动主动地在生活中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活态传承。第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对连云港民间艺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学习、交流、探讨,与民间艺人直接接触,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教师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民间艺术的特征、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对连云港民间艺术的学习与探讨,据此确定课题研究的一些方案和策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第三,学校的整体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创办特色艺术学校,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大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

2.研究内容

乡土特色美术手工课教学,是根据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学生准备美术学习用具较难而设计的。经过实施可以弥补农村基层学校教学方式的不足。第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探究式学习方式成为这次课题研究主要应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连云港民间艺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学习、交流、探讨,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民间艺术的特征、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第二,教师教学的方式与途径。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教学中让学生多看、多思,多讨论、交流和动手操作。第三,教师研究水平。教师在实践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教学行为。以人为本,依托课题教研,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在美术教学中运用连云港民间艺术的实践

“连云港民间艺术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不仅体现了美术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是衡量美术课堂教学优劣的原则和标准,研究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步推广”的思路,进行科学、有序的研究,主要过程如下:

1.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单一化现状研究

第一,现象分析。根据调查发现,以往海州区农村美术教学的课堂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海州农村地处偏僻,受客观条件限制。在海州农村,缺少美术馆、画廊、历史博物馆等设施。海州区部分学校经费紧张。教师缺少辅助设备、图片资料等。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厌烦,从而对美术课失去兴趣。由于美术课对材料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导致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学生材料的准备情况。农村学生的学具很难齐全,常令教师犯难。学生在接触美术作品时,主要使用一些蜡笔、彩笔、水粉等常见的绘画材料,材料的单一使学生的作业带有明显的复制痕迹。第二,对现状的反思。通过调查分析,课题组发现要改变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必须把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转变观念作为切入点。当前的教学在向实证研究的方向发展,靠经验的描述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采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课堂教学中长期困扰美术教师的难点问题、症结问题进行实实在在的研究,才能有效地建构生态化的课堂教学。因此,必须积极引导教师针对教学中的困惑进行研究,让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符合教学规律。

2.农村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生态化建构”的实践研究

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民间艺术的实践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采用了实证研究法,从理论上弄清课题中民间艺术的内涵,明确生态化教学的特点、价值,初步形成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体系。在实现生态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第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如广阔的田野、蓝天白云、美丽的山川、河流、动物和奇花异草,还有天然的材料,如各种竹、石、木、土、草等,不仅自然风光美,而且物产丰富等,这些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在特色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第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传统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间美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参与民俗活动,亲身体验民间美术在这些节日中的特色,也是对学校美术教育的有益补充。在节日里,农民杀猪宰羊、走乡邻、访亲友、逛庙会。不同的时节,农民有不同的庆贺方法。古镇板浦有着悠久的舞龙、玩花船的风俗传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古镇传统的花灯节。这是全镇性的盛大庆祝活动。在活动期间,在家庭、学校、社会的配合下,笔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画脸谱、糊龙鳞、龙头点彩、染彩车、舞大龙等活动。第三,方便利用的民间工艺资源。连云港市的服装业比较兴旺,自然废弃的布角料也很多。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指导学生用布角料进行布贴画的创作,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当笔者把这些经济实用的材料作为美术学具引进课堂时,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学得主动、愉快,课堂氛围生动、活泼。

三、研究的理性认识

第一,明确了乡土文化美术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取向。乡土文化课堂教学有助于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了,大大推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二,明确了乡土文化美术课堂教学在课程改革中的应有地位。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借助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以农村小学所形成的教学系统为中轴,以连云港乡土文化渗入课堂教学为主线,从实践中探索农村小学美术课堂形式,建构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生态化的环境,达到了教学的平衡、协同、和谐,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优质化。第三,梳理了乡土文化美术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不断丰富生态化美术课堂的内涵。二是处理好教师、学生与教学环境的关系,追求“乡土文化”的教学环境,追求乡土文化基础上的生态课堂。三是处理好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寻找生生之间“协同”的连接点,让乡土文化课堂更加完善。五、研究尚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1.存在的问题

这两年多的研究过程,课题组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研究的动力尚显不足,课题研究活动还没有真正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课题研究还只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未能建立完整的体系;第二,课题注重对农村小学乡土文化课堂教学特色化的研究,但对特色化课堂教学的构建研究还有欠缺。研究过程中关注乡土特色文化教学过多,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乡土特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2.对研究的反思

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乡土文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为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气象。但是我们也发现:由于一些教师对乡土文化课堂教学存在种种形式上的、似是而非的理解,致使乡土文化课堂教学的建构在具体研究中产生了一些误区:第一,缺少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的理论分析;第二,侧重于乡土文化生态课堂的方法和途径的介绍,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缺少明确的指导和规范。两年多的研究,为课题组成员个人、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群体乃至学校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储备了后劲。课题的结题又是课题组下一个新征程的开始。课题组将再接再厉,扎根教坛,不断探索,争取更大的进步。

作者:丁良和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苏光中心小学

第五篇:民间艺术的传承研究

一、民间艺术的现状

许多民间传统技艺面临失传,拿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来说,尹国全老人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第五代传人,他一生研习年画,手艺精湛,掌握了木版年画的整套制作工艺,现今朱仙镇年画发行的绝大多数年画都是老人翻版制作的,但因为制作木版年画收入极少,老人的儿子全部进城务工,无人跟随老人学艺,老人所掌握的年画制作绝技面临失传,令人担忧。再如:山西碛口镇是晋陕大峡谷中赫赫有名的水旱码头,现碛口镇存留了三百多家古建筑商铺,历史的涤荡使这些古建筑群变得面目全非。于是,当地市政筹措了一百余万资金维修并开发碛口镇,但由于当地领导及市政在认识上有所偏差,导致决策有误,相关市政部门竟在古文化一条街上修建了一个与古代建筑群及街道景观不相协调的广场和被百姓们戏谑为“四门洞”的现代主义的“标志性”建筑,严重破坏了碛口镇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山西碛口古镇历史老建筑群遭到“善意损坏”的事件一经媒体报道,让民间文艺家冯骥才先生忧心忡忡,他多次呼吁:“千万不要让历史文脉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断裂!”

二、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中华民族地域辽阔,地理和气候特征多样,民族众多,多元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风民俗。这些弥足珍贵的民艺、民俗、民风真实传递着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承载着重要的历史、科学及文化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但令人痛心的是,近年来由于国人在经济利益的屈从下,对旧城盲目开发,给大量的民艺民俗、古建筑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使它们濒临消亡。那将可能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消失,因此,拯救、保护及传承民俗民艺是一项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民间艺术与民俗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开发和利用民俗民艺文化资源时,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利用中注意保护,有效整合各类民艺资源,着力打造民艺文化的产业链条,使其形成产业组团。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不能只是博物馆式的珍藏,应与时俱进地采用创新手法,走入市场,走近群众才是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的有效途径。如: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确立了以“曾子文化、石雕、唢呐、鲁锦”为文化品牌的“四乡文化”发展战略。该地区依托本地丰厚独特的民艺文化资源,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历史性机遇。挖掘、保护、开发并举,让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到发扬光大,涌现了“嘉祥石雕”“中国鲁锦”等大批知名文化品牌,经济效益逐年增加,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发展既走在山东省的前列,又使得本地区的民间艺术和文化发扬光大。因此,这就需要有效整合种类繁杂的民艺文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布局民艺文化产业的结构,着力打造新兴的民艺文化产业链条,使其转变为成熟的产业组团。同时,转变民间艺术的发展方式,提倡文化艺术创新,增强科学技术与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建立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民艺文化产业体系,研究民间艺术文化产业标准,健全文化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政府及相关部门切实重视民艺民俗的传承与保护。首先,各地政府要重视民俗民艺文化的研究,加快资源整合,精心培植和开发民俗民艺文化资源,组织人员进行分类整理保护,对即将消失的民俗民艺文化加以继承,对于不同时期的民俗民艺进行系统的整合,制定保护规划,完善保护制度。各级要制定操作性强的抢救保护措施,使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得到系统全面的保护。其次,增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防止民间文化的流失,实行保护与开发并重,研究与利用并举,从而实现传承传统文化,保护民间艺术。再次,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民艺保护的投入,设立民间艺术保护专项资金,并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民间艺术资源的普查、申遗、保护、人才培养和传承人的扶持。要教育民众、协调各方爱护民间艺术。再者,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一是制作民间艺术宣传片。利用电视媒体进行宣传。二是建立民间艺术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三是举办民间艺术节。这是促进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有效手段。最后,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建立传承机制,加强抢救工作。一是采取重点扶持政策,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对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要积极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鼓励和组织老艺人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创作。二是开展传承人命名活动。对中青年艺术骨干专门建档,给予鼓励和跟踪培养。三是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的创建活动。

第三,民艺及民俗的信息需要完整的保护传承,对民艺民俗的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民俗民艺具有宝贵的科学、艺术、历史、文化价值,它们自身所携带的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其价值的灵魂,也是社会大众研究民艺民俗的基本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民艺的手段将更加丰富,我们的后人对民艺民俗、文物古迹的研究也将会比我们今天的解读更加深刻。因此,只要民艺民俗的原物完好无损,对它们的研究将是无穷无尽的,而如果遗存不存在了,这些研究也将完结。对民艺民俗的保护就是要保护其全部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信息,对其利用要以不损害其任何历史信息为准则,只有如此,民艺民俗中的历史信息和时代内涵方能完整地为我们及子孙后代充分利用。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大对民艺与民俗的保护传承,对濒危民艺与民俗进行调研和保护,对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民艺与民俗实施生产性保护措施,对民艺与民俗集聚区实施整体性保护设计。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古籍的保护与出版,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因此,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功近利,应该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制定个性化的科研标准,给予科研人员更宽松的科研环境。另外,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科学研究、著书立说,不断把优秀文化传向广阔的社会,并通过国际学术交流,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使文化在空间上实现流动。

第四,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民艺的创新和传承是不相矛盾的,要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深刻认识到传承是创新的前提,传统的不是保守的,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创新的方式则是扬弃,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尊重和研究传统民艺是现代民艺创新、创作的基础和源泉。民艺创作既要融入传统民间艺术的淳朴精神,又要糅合我们现代人的审美追求,吸取现代设计艺术的优秀元素,方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新的艺术形式。借鉴传统民艺中的精华,是艺术创作的必然规律,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但过分沉迷于传统,不肯创新,势必导致僵化,而仅依靠追逐流行,模仿西方的时尚,只能掌握艺术创新的皮毛。因此,民间文化艺术的创新既要深入了解民间的传统文化,深谙传统艺术精粹,同时又要具备现代文化艺术知识。在进行民艺创新时,要尊重民间大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追求,深刻把握民艺的造型及创作规律,将现代艺术设计的元素自然而然地嫁接于新的设计形式,就像润物细无声,如此,民艺才能做到真正的创新。

第五,对下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保留民族文化的最好手段之一。人才培养非朝夕之事,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是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最好手段之一。中小学传统民间艺术教育是积蓄文化人才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是奠定人才素质的基础教育,它应以艺术为手段,以文化、科学为依托,进行一种新的教育尝试。目前,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尚未开设民间文化艺术课程。如果中小学课程中开设民间文化课程,这种智慧的结晶将会在我们的子孙后代中得以传承。加强民间文化艺术的教育,不仅学习民间艺术的工艺技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存在于劳动人民身上的那种善良、勤恳、智慧的品格,建立对民族文化深深的敬仰,从而生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树立和形成历史责任感,这才是传统民间艺术及文化保护的长效措施。艺术是人类社会思维文化的形象表现,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特征,研究艺术可以使人了解历史和展望未来。因此,我们学习和研究民间艺术的发展,充分发挥民间艺术本身的特点,与现代生活和设计紧密联系起来,能更好地体现民间艺术的民族性、地方性、世界性。

作者:李煜单位:山东交通学院文法学院

第六篇:民间艺术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民间艺术是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前人留传下来的那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文学、艺术、建筑和工艺美术等等,它们无不蕴藏着美。民间艺术自古以来就包含着美学中的种种规律,我们在继承中默默地追求着它的进步与完善。民间艺术包含了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说唱艺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综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观念、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内涵。“民间艺术”应该是一个广义的、大范围的,包含了各种艺术形式的“民间艺术”,而且其精神内涵也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具体到课程的民间艺术比较纯粹的指向“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技艺”、“民间手艺”等,其内容主要指以审美意义为主的造型艺术。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与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它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运用最自发、最质朴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二、民间艺术在艺术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民间艺术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几千年来所积淀的结晶,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与呈现出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风貌,也是其它美术的渊源和基础。从美术学的角度去研究和理解民间艺术,继承和传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然成为高等艺术院校教学的延伸。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民间艺术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切入点,了解和欣赏民间艺术的美感,不仅仅是学习民间艺术中的形式美和工艺技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和继承我们的民族灿烂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品质,那些存在于劳动人民身上的那种勤恳、善良、坚韧、智慧和的乐观积极品格,这些品格在今天依然是我们的立本处世的原则,更是我们的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素质。让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意义还在于让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延续下去,青少年一代受到现代文化、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却对自己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艺术了解越来越少。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说:“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一个国家的责任,关系着民族的利益。传统文化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一样,是一种国家资源。”当今高等职业教育提倡教育的性质不仅仅是某种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提倡文化学习,具体到艺术教育,我们不能只是教学生一些基础的美术知识和操作技术,而且还包括进行视觉艺术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文化的传承不但包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还包括今天国际上流行的主流视觉文化,同样也包括世界各民族的地域艺术文化。积淀深厚的中国民间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多样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共享的精神财富。将民间艺术引进学校学校的教学课堂,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我们一定要利用学校教育的平台,将优秀民族艺术作为艺术教学内容之一,只有在认知这些民族艺术背景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崇敬,从而激发年轻一代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建立对民族文化深深的敬仰,树立和形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是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和长效措施。

三、民间艺术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作用

在亚洲,日本、韩国和香港是艺术设计领域的领先主导地位,而通过各种形式的考察与交流,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在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一直是远远超过我们的。而通过民间艺术的这门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于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确知之甚少,而老师的引导会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选取民间艺术中经典和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如传统吉祥图案、民间剪纸、年画、风筝、泥塑、刺绣艺术、民间色彩,以及结合带领学生去安徽宏村考察所见的木雕门窗、石刻艺术、门礅等,引起学生们极大兴趣,并引发他们的思考,如何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艺术设计教学中所面临的课题之一,是如何认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民间艺术代表的是传统,但传统并不代表落后与守旧,而是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现代设计与传统民族风格中找到一个理想的契合点,将传统艺术的精髓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中,努力把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元素引入现代形式的教学当中。以传统吉祥图案这一章为例,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劳动中利用比喻、双关、比拟以及象征等手法,创造出来的视觉图案纹样。传统吉祥图案在建筑装饰、器具用品雕刻、纺织品的织绣以及民间色彩的运用等等诸多形式上应用及其广泛,并且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格式和章法的图案纹样。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强调其外在的形式和美感,更有意识地强调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当下,各种传统的视觉形象已经越来越频繁出现在广告、海报招贴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等平面设计之中,通过分析、点评现代优秀设计的典型案例来说明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如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双凤”,中国人自古将凤凰视为吉祥如意,和平安康的象征。借凤与凰的阴阳盘踞旋转,预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一次历史性的整合重组;共容在一个圆内,圆代表的是地球,并且所有的口都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展示其开放的媒体姿态,以表达和诠释其期望美好、“从凤凰看世界”的意思,既具直观性又有象征意;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由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盘长”纹样的现代演绎,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回环贯通、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井然有序,信达畅通;我们记忆犹新的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是一方传统的中国之印,别具匠心的运用了中国传统艺术所特有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了“中国印”和“运动员”两个意象的结合,以及北京奥运会火炬,其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等,这些吉祥图案的延续与应用不仅巧妙地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风采,更是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赞誉。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发掘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设计之间的结合点,启发他们对传统吉祥图案的深入解析和巧妙改造,而不是简单的照搬和模仿,生拉硬拽,真正让传统吉祥图案成为学生们进行现代平面设计创新的桥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组织讲座,带领学生参观艺术设计展,优秀作品展,启发和开阔思路,并且在艺术系毕业设计之中,有相当部分学生的作品都是运用了民间艺术元素为灵感之源,设计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并获得了赞誉。

四、结束语

现代教育将会趋于世界性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高职教育的目的不单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也要顺应本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培养不是一个冷漠的机器零件而是有热情、有素质、有内涵的人。艺术教育也赋有同样的使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同时也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和谐发展。传统与创新看似是相对的概念,但是没有传承,就无从谈创新;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了意义。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一直延续影响着我们现代生活,它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资源,是民族之魂,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学校艺术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本民族文化、传播民族艺术和精神。它不仅关系到学生文化素质的综合发展,还关系到全世界各个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及它们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文化教育的多元化给教育本身带来的不仅是思考,而且是必须关注。我们应当爱护、珍视和崇敬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继续创造自己的文化精髓,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的保证。

作者:张华玮单位: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