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浅析歌唱艺术的学习、师承与创作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浅析歌唱艺术的学习、师承与创作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浅析歌唱艺术的学习、师承与创作

摘要:歌唱艺术相比其他艺术门类而言更需要有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来作指导。当然有许多歌唱家,本身具有先天的歌唱条件,通过自己对歌唱艺术的理解,和不断的舞台实践逐渐成长起来的。但是声乐艺术,是根据人体的各个相关发声器官,包括声带、喉腔等。大部分情况形于乎外,需要说明和领会,学习师承,形成独特艺术特色的歌唱创作

关键词:歌唱艺术;特殊性;师承创作

一、歌唱艺术的特殊性

声乐学习者有的时候即使有人指导,许多教师也苦于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使学者能够正确理解教师的指导意图,对演唱问题进行解决和纠正。老师讲解完后,学生往往似懂非懂,有时理解了也很难应用到实际练习上,说明歌唱艺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还有声乐学者,花很长的时间来寻找到适当的演唱方法和解决技术难点,确没有什么意义上的提高和改进;而有的学习者在实践中,经过老师稍经的指点,却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声乐艺术与器乐中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管乐等是指法或者弓法等的技术问题,使有一个比较具体的对象可以启示,而声乐中的用气、共鸣、声带收紧放松等,总感到需要学习者去理解,去摸索,对老师的指导去意会揣摩,所以导师的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歌唱艺术要做到学习与师承

声乐艺术的学习问题包含好很多方面,如跟教师学习,读有关的声乐文献,听唱片,观摩前辈和同行的演唱等等。每个歌者都想拥有优美的歌喉和良好的演唱天赋。但是每位有成就的声乐大师,很少只有依靠先天的嗓音条件而得来的,而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师承。有许多年轻歌手,在现代社会好条件下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对情感的掌握,对时代气息的感染等这许多方面,要更直接和丰富许多;但是许多在声乐艺术行业中,摸索年月较多艺术家们,由于他的知识面较宽,从而积累的经验也比较丰富,眼界也比年轻人要宽阔一些,更深一些,看问题也容易准确一些。因之,向德高望重长者学习,稳实地一步步向前,是非常必要的;有时,学到一定程度,自己能够在舞台上独立演唱时仍然需要向前辈、古人、旁人学习。有很多著名的歌唱者在舞台上已经取得了很大唱功,具备丰富的演唱技巧和舞台经验,但他们仍然认识到请老师再作指导的意义,和从前一样,把自己的困难,弱点问题向老师托出,请老师指教,对自己在舞台实践上总结的问题和没有发现的问题,虚心请老师指导讲解,对自己的弱点和补救方法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又在新的起点继续前进了。我们可以学习杜甫的一句诗:“转益多师是尔师,”这就是说,不管古人、前辈、朋友,甚至比自己晚一辈的人,无论他们的成就大小,只需有所长,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因此,这首诗,才能集古今众人之大成。元稹在他的《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郞杜君墓系铭》中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人之体势,而兼今人之所独专矣。”这段话说明了杜甫对前人、同辈的经验的重视,他能批判地接受这些人之所长,来发展自己的艺术。袁枚对古人,极力主张不能盲目崇拜,对同侪,也不轻易褒奖,但他也说:“不学古人,法无一可。”他在诗话中,很佩服杜甫这句“转益多师是汝师”。他还进一步解释,“少陵云:‘多师是我师’。非止可师之人而师之也;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他还用自己的作诗取于工人和野僧以资说明:“随园担粪者,十月中,在梅树下喜报云:‘有一身花矣!’余固有句云:‘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余因有句云:‘只怜看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大家都知道大声乐家夏里亚宾,他年轻的时候在俄罗斯已经享有盛名,演出了伊戈尔王子,被大家所推许,但是他仍然不放弃去当时的声乐之国意大利学习声乐,在那里他非常用功的把自己的才能锻炼的比较周全,批判的吸收他们的长处回来建设自己国家的声乐学派。每一位有成就的歌唱家们,都是非常珍视对古人、前辈经验的学习,他们不惜几十年的学习实践来补足自己对歌唱艺术知识和技巧之不足,这种对歌唱艺术的执着精神是真正值得我们每位从事歌唱事业的人学习和借鉴的。

三、提倡歌唱的艺术创作精神

古来许多大艺术家,一方面饱学古人的经验,一方面又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特点,独创蹊径,他们总是把好古和敏求这两方面很好的结合起来。陆机在文赋中说到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批,启文秀于未振,这是一方面要求努力学习古人,同时又反对模仿,提倡创造。关于艺术上的创造性,提倡独创,还有许多文学家说过许多许多的警语。像袁枚的平生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这些都是勉励人们从古人的影响中别树堂奥的话。韩愈是提倡复古的,他说过文宜师古人,但他对于用词行笔,也提倡独创。我们有些声乐工作者不大注意深下苦功,深思苦想,力求歌唱,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个性,有独创性。每每只要把音调歌词按节拍音高唱了出来,便算完成任务。因此形成了“千音同声,万声同形”,唱什么都是一个调调,一个味儿。有些歌者就专门模仿唱片的行腔运音,也仿效十足为能事。艺术表演,虽然是曲作者的解释者,所唱的东西大致的风格,情趣已经由曲作所规定,但是由于各个演唱家的理解、着眼的角度、具体条件、表现手法的不同也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特点和效果,而这些符合作品的真意和要求,带有歌唱家自己的心得和特色的演唱。我们听过无数声乐家表演舒伯特的歌曲和其他作家的歌剧选曲,而个个声乐家的艺术创造,都不完全一样。这种植根于曲作的深处的再创造说带来的独特色彩和情趣,一方面是歌曲增添了魅力,同时也是使歌唱家的演出,和别的演唱家之所以取得差异的重要因素。我们学习古人、老师的经验和心得,同时也要注意不要为其所束缚,魏禧在日录论文中谈过“吾辈生古人之后,当为古人子孙,不可为古人奴婢。盖为子孙,则有得于古人真血脉,为奴婢,则依傍古人作活耳”。要做一个有创造的歌唱家、艺术家,是很不简单的就是要有胆识,要有才能,更要有毅力,要有百折不回,颠扑不灭的精神和勇气。齐白石学画学到五十多岁,他觉得自己还未脱出古人的窠臼,决心变法。他说,“余五十岁后之画,冷逸如雪个,避相乱于京师,识者寡,友人师曾劝某改造,信之,则一弃,据说陈师曾在赞扬他的画之中,劝他大胆改变,他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信之,即一变,就是说从此下决心改变,他在五十七岁写的一幅题画上说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心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经过十年的苦心探索,自己才满意一些,他在一题画诗中写了:“扫除凡格总难能,十载关门始变,老把精神共抛掷,功夫深浅心自明”这首短短的诗中,的确写出了老画家这时期的决心、精神、毅力和花费如许的血汗。明代戏曲家魏良辅,当时整理南北戏曲,吸取两者所长,创造昆曲和新的唱法的努力和决心,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良辅初习北音,绌于北人王友山,退而镂心南曲,足不下楼十年。当是时,南曲率平直无意致,良辅转喉押调,度为新声”《寄畅园闻歌记》。这里所说的“足不下楼十年”,可能是夸张一些,但是经过十年的努力,才使新腔创造成功。他这种创新精神,当时也受到许多人的非难。认为他是“叛古戎首”。而他毫不灰心,他一方面从音乐唱腔上加以整理、发展,同时在歌唱的发音、咬字、吐字、行腔上,作严密的分析和创造:“审音而知清浊,引声而得阴阳,尽洗乖声,别开堂奥,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镕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他这样从造腔、歌唱上来使昆曲逐渐严密,独成新的体系,就是当时江南的老曲师,如袁髯、尤驼等人,也不能不否认,他是独步当先,为当时的戏曲歌唱艺术做出极大的贡献。我国声乐艺术需要我们这一代声乐教育工作者来学习师承和发扬,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无论是文学,戏曲还是绘画,留下了许多大家的经典作品,艺术是相通的,我们在学习西洋艺术的同时努力做到民族歌唱艺术的学习继承和创作,接触更多的中国传统艺术,使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3]邹本初.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00.

[4]赵梅伯.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6.

[5]京兹布尔戈索洛普磋夫.音乐表演艺术论.音乐出版社,1959,10.

[6]李凌.歌唱艺术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5.

作者:樊宇红 单位:大同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