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数码时代下的当代摄影艺术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以前,在大众对摄影的集体观念里,摄影作品不过是对真实空间中已存在的、发生过的事物或者活动的记忆复制,是真实世界的直接反映。但伴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数码时代已然进入我们的生活,影像的记录方式也从单一的银盐颗粒进化成了多变的虚拟像素。随着数字摄影的兴起,摄影从“照相”演变为“造像”,再演变为无中生有的“虚像”。许多艺术家运用最新的数字技术随心所欲地制作图像,同时数码时代的网络媒介让一切无可抵挡,“读图时代”的全民狂欢终结了摄影的“英雄时代”。本文从摄影的艺术特质入手,讨论了数码时代蓬勃发展之后,数字技术对摄影本体的观念冲击、网络媒介激发下的创作人群“公众化”、当代影像创作的思维转变等各方面的变化。
关键词:数码时代;数字技术;当代影像
0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数字影像技术的日益普及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新时代下今时不同往日的媒体传播环境及影像文化生态。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摄影艺术不再固守阵地,需要严格的身份定义,数字化与自媒体也让摄影技术不再神秘,从而刺激了大众的创作热情。而对于敏锐的艺术家群体而言,数字影像则俨然成为当代艺术语境下他们表达个人观念的得力媒介。这些显而易见的特征,无一不说明了艺术作为摄影的新时代已然到来,此时研究数字时代下的当代摄影艺术意义不言而喻。
1旧时代的颠覆:数字影像技术对传统摄影观念的冲击
1.1影像作为证据的时代瓦解在传统的摄影观念里,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本质的区别在于,摄影是引导人们进入现实的工具,是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的部分记忆。诚如罗兰•巴特所言:“摄影的真谛在于‘此曾在’”[1]“照片和拍摄对象是共生的”[1]。显然,摄影被认为是一种精确复制和逼真再现客观对象的技术形式及技术手段。胶片时代的摄影师在某种程度上拥有无可撼动的自主权,必须亲身前往现场,才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摄影才能。鲁•阿恩海姆在讨论摄影的性质时谈道:“即使是最富于想象力的摄影师,除了亲临那个可以实现他的设想的场所之外,也找不到别的替代方式。”[2]而数字影像技术的到来则直接瓦解了影像作为证据的时代,数字影像既可以来自客观现实,也可以应用电脑绘图、合成等手法进行,其强调个人的观念及情感,而非客观世界存在。摄影师可能只是有偿的研究员,他们搜寻素材,对照片进行二次塑造的则另有其人。现在,一位艺术指导或艺术编辑即使隔着整个大陆,也能透过取景器对照片构架提出建议。曾经,约翰•伯格认为,“摄影和其他视觉影像不同之处在于,照片不是对主题的一种描写、模仿或诠释,而是它所留下来的痕迹。任何一种油画或素描,不管他是如何写实,都无法像照片一样属于它的主题。”[3]这些影像是现实世界的纯粹反应、是对对象的忠实复制的权威观点,如今也已然被数字影像的到来所颠覆。芬兰报纸上曾刊登过一张瑞典空难的新闻图片,但失事现场根本没有摄影师和相机,这张照片是通过目击者的证词合成出来的。现今,更多的年轻人伴随着Photoshop长大,图片的介入和修改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平淡无奇的经验。对于观看者而言,图片是否正确地表达出人物、场景不再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甚至会怀疑这些人物、场景是否真的存在?就像苏珊•桑塔格所说的,“直接拓印现实”,使“痕迹”与“足迹”缓慢浮现的过程非常迷人,却将难复再。显然,传统美学意义上的摄影技术受到了来自数字影像时代的挑战。1.2影像作为媒介的时代到来数字技术为摄影艺术带来极大的创造性,开创了影像表现领域的新空间。借助数字图像处理及电脑绘图软件,摄影的再创作变得无所不能。“有了数位科技与机器人,生化科技工程已经逼近将自然与人工结合的边缘,现在的摄影已经可以进入想象,创造虚构的世界。”[4]它不仅可以弥补在拍摄创作中由于客观现场的条件限制无法完成的遗憾,还使摄影不仅能“拍”见到的事物,还能“拍”想到的事物,不仅能“拍”感到的事物,还能“拍”悟到的事物,创造出非现实时间、空间中存在的视觉形象。摄影创作不断向其他媒体的边缘扩展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参与到实验影像的行列,尝试将摄影与当代艺术结合,使得摄影艺术在今日与美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形式充分交融。摄影艺术在当代不再单纯作为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和客观记录的手段,而是成为当代艺术中一种重要的创作媒介和表达方式。
2新时代的考验:数字影像时代对摄影创作群体的吸引
2.1图像传播媒介刺激下的全民摄影时代吸引大众参与摄影创作的主要原因,是摄影技术的简化和摄影生活的展示两个方面。手机摄影、数码单反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革命使摄影技术在创作成本低廉的同时,变得易于掌握,使得更多的公众尝试摆脱传统的家庭留影题材,转而进入到创造性的摄影活动当中。同时,互联网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使得民众的图片有了更多的观众和反馈,在互动的网络世界里,人人都拥有创作者及观众两个身份。创作者在观众的评论、点赞的氛围下互相激励,使得摄影成为满足公众艺术理想与成就需要的重要创作媒介。2.2专业摄影群体面临的巨大时代考验全民摄影时代,公众群体基数庞大,包含了几乎所有社会分工。当人人都掌握摄影技术时,公众群体复杂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恰恰是专业领域所缺乏的,这对专业摄影群体的存在价值无疑是个巨大的考验。比之摄影记者们听到事件再奔赴现场的工作流程,离事件现场更近的群众在摄影技术逐渐被消减的当下,能够更快速、直观地拍摄并传播图片。并且,群众自发地拍摄自己的生活环境、家人、朋友,反而能更加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全球传媒巨擘路透社,不再像往常那样追着职业机构索取新闻图片和录像,转而求助业余爱好者:“假如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我的特约记者呢?”任何一个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人都可以成为上传者的数字时代,任何一个不知名的摄影师通过图片上传,短时间内就能在互联网上吸引上百万的浏览者。这些变化必然会让部分“专业”背景的摄影师逐步减少。2.3跨界艺术家们的介入带来的当代影像新活力如果说来自“大众”的摄影群体还没有迸发真正的创作活力,那么来自具有美术背景及丰富生活经验的艺术家群体的广泛介入却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传统艺术家经过与摄影类似的美学训练,对画面、构图、色彩、镜头语言等创作要素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同时也更加容易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摄影语言有机地融合,作为自己强调个人艺术观念表达的媒介。从马塞尔•杜尚的现成品到如今的后现代实验,我们不难看出,来自“大众”的艺术家们一步步挑战“权威”和“专业”的斗争历程。装置、行为、观念等新兴的实验性艺术形式因其偶发并难以复制的特征受到艺术家们的青睐,许多艺术家们开始自发地通过摄影或以影像作为最终作品的载体。摄影艺术的观念化创作在艺术作为摄影的新时期必然会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
3数字影像时代下的反思:数字技术是把双刃剑
技术是把双刃剑,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快速、便捷的创作方式的同时,也给摄影艺术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近年来,各种摄影大赛中亦不乏粗制滥造、充斥着各种后期技术却毫无思想内涵的作品。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现实,但只有吸取现代技术的先进性,才能不断创作出有内涵和活力的当代摄影艺术作品。
4结语
我们已经进入数字时代,数字也已然进入我们的生活,一切都无法抵挡。我们不再用过去的方式进行思考、讨论、阅读、观看,也不再用过去的方式摄影、创作。媒介的变化迫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变化,带着那些不断嬗变的观念与期待,从电子影像到移动电话,再到互联网,新媒介在数码环境下轻易地改变了我们,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对艺术的界定、我们对可能性的预判,它们轻易逾越了曾经存在的时空限制。如今,世界再次变成平的,现实世界甚至被约化成一个仅供参考的点。摄影将可见之物凝固,切割进个别单元,曾是描绘现实的得力干将。作为最普遍的媒介之一,它反映了孕育并包含它的社会。当摄影进化成各种各样新兴的媒介手段,与越来越复杂的多媒体融为一体,我们应当期待新时代下更有意义和富探索性艺术的影像。
参考文献:
[1]…罗兰•巴特(法).明室[M].赵克非,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120-121.
[2]…鲁•阿恩海姆(美).艺术心理学新论[M].郭小平,翟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3,147.
[3]约翰•伯格…(英).看[M].刘惠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2.
[4]…章光和.摄影不是艺术[M].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94
作者:张一天 张 辉 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