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审美异同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随着智能手机拍摄功能的逐渐完善和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除了一些热衷于生活摄影的群体外,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如何看待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之间的审美异同,目前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笔者认为,两者既有相同的共性也有不同的个性,作为摄影工作者或者摄影爱好者,只有把握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侧重点,才能把这两种图片拍得更好、更完美、更有传播价值。
一、报道与创作存在差异
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图片报道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艺术摄影领域,手机摄影的影像成像方式也与原来的传统摄影有所不同,许多摄影艺术家已开始运用最新的数字技术随心所欲地创作作品,给艺术摄影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维度和思路。当然,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差异,主要在于前者是为了报道,后者是为了创作。新闻图片的视觉符号传播的是新闻信息,记者在取景、构图时对角度、主体、陪体、用光的安排都会用新闻眼去对待,尤其是那些报道突发事件的新闻图片,实际上就是摄影记者对新闻现场主体信息的瞬间定格。因此一幅图片上有没有客观的新闻元素,成了判断其是否可以称为新闻图片的首要条件。而摄影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摄影创作时,却往往会倾注更多的主观情感,他们看重的不是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通过自己的灵感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化的审美观照,在取景、构图、用光、色彩等方面会大胆地使用夸张手法,最终用情感化的手段把作品展示在世人面前。新闻图片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新闻性,既要真还要新,新闻性与新鲜性必须两者同时兼备。真实性是指照片的本源是事实、文字说明必须真实和所反映的对象能做到本质真实;新鲜性是指照片所涉及的内容不但要新鲜,还要传播迅速及时,并且选择的应该是新题材、报道时有新视角。新闻图片既有报道事件的,也有报道人物的,甚至还有解决问题的。但人是新闻报道的主体,由于许多新闻图片都会从人这个角度切入,因此拍好人物,让人物更有个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当下的纸媒版面和其他新媒体平台上,图片报道直观形象,已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主要载体,并逐渐由从属于文字报道的配角转变成为独当一面的主角。这是由于图片报道能直接记录来自新闻现场的视觉信息,真实性、客观性与可看性都很强。同时,图片报道还能够突破语言和文字的限制,使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群体也可以从中获取新闻信息,其影响力已远远超过了纯文字报道。新闻摄影的优势主要是通过图片方式彰显新闻的力量、记录新闻的真实、表达新闻的精彩,配以文字说明的图文报道又是媒体完成新闻摄影与传播的必要条件,因为图文相加往往能产生“1+1>2”的效果。新闻图片在报道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时,摄影记者会根据新闻传播规律进行采访拍摄,既遵循新闻真实、客观的原则,又注重时效性、典型性,追求现场感。艺术摄影则通常没有新闻性,也没有很强的真实性要求,它的造型可以按照创作者的主观意图来完成,以凸显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都属于创造性劳动,两者的画面形象均可以来自现实生活,都可以是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行为。用摄影手段进行报道还是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摄影记者和摄影艺术家不同的思想意识、情感注入和审美判断。
二、纪实与表意各有侧重
新闻摄影以纪实为主,艺术摄影则以表意为主。新闻图片如果光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新闻信息,那就不是新闻图片了。新闻图片的美不同于艺术照片的美,它是以真为前提和条件的,只有在确保真的情况下才能追求图片的美。而美则是艺术照片的必备条件,如果没有独特的审美表征,那艺术摄影可以说是不成功的。当然,好的新闻图片与艺术照片都会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只是吸引眼球的元素有所不同。新闻图片真实性、时效性与纪实性兼具,在报道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时比文字更有感染力,一幅有传播价值的新闻图片应该是对新闻现场典型瞬间的记录,所以有“一图胜千言”之说。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人们在浏览新闻类视频的同时也需要阅读大量的新闻图片。在如今的纸媒版面和新媒体平台上,纪实类的新闻摄影作品越来越多,除了单幅照片外,还出现了大量的组照。其中的组照还体现出了明显的深度报道特征,不但报道表层信息,还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分析存在的问题,具有较高的传播价值。新闻现场是千变万化、难以掌控的,摄影记者拍摄新闻图片要有新闻敏感性,时刻寻找环境和人物的动态细节,善于在现场观察并抓取有新闻价值的画面,使所记录的典型瞬间成为永恒。要增强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摄影记者就必须有效处理光与影的关系,用好色彩和色差对比。这既是对新闻摄影的艺术要求,也是真实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业务规范。如前文所述,为了增强新闻图片的纪实功能,摄影记者经常会用组照讲新闻故事。组照通常是用两幅以上的图片来报道同一个新闻事实,与单幅照片相比,具有数量大、角度多、效果好等优势。长期以来,人们对新闻摄影的审美价值持怀疑态度,认为新闻摄影的功能是报道新闻,没有审美要求,它只有纪实性没有艺术性。这是一种片面的认知。实际上,新闻图片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纪实美方面,反映在形象性和瞬间性之中。用纪实手法拍摄的新闻图片能最真实、最生动、最鲜明、最有趣地将新闻现场凝固在画面中,让读者在获得直观形象的新闻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在精神上寻求某种满足。正由于新闻图片的审美倾向主要体现在摄影记者的拍摄过程中,因此他们对拍摄对象的取舍、拍摄时机的掌握、拍摄角度的选择、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的运用、画面主次的确定、虚实的对比定夺、色彩影调的处理,都离不开审美意识的主宰。艺术摄影与新闻摄影的不同,主要是其以表意手段来潜移默化地传达某种思想主题,表意离不开创意,摄影艺术家在确定拍摄主题后就要选择合适的拍摄对象,通过创意来突出作品的线条美、结构美和色彩美。当然这取决于他们的审美倾向如何。优秀的艺术照片不用文字说明就能让人觉得是件艺术品,它不像新闻图片那样生命周期短暂,有的可以流传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三、视觉语义的共性传播
人们对美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这属于一种自觉意识和自然生活态度,他们对新闻图片和艺术摄影作品有着不同的审美需求。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都具有摄影美学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意蕴美是其总体画面中所蕴含的深刻而丰富的情感、思想等因素,或者某种具有意味性的元素。在信息可视化的“读图时代”,以图片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正与视频一样,在信息传播与艺术欣赏方面日益占据主导地位。视觉符号是通过人的视觉感知来进行信息传播的载体,它既能够从表象上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还可以激发人们的意识,引发情感共鸣。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相似处,就在于它们都是一种视觉语义的共性传播。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都存在着一种多结构层的艺术符号。作为现实符号的物质层,即色彩、线条和形的层面;作为现实意义层,即现实符号本身的意义,也就是照片中的事件、情节和人物所构成的意义;作为美学意义层,即它是理性反思的对象。新闻图片在用于报道时,实行的是符号性传播,这些符号一般有几种类型,即图像性符号、指示性符号、隐喻性符号和转喻性符号。图像性符号是新闻图片的基础,通过形象展示,客观真实地描述来自现场的新闻信息;指示性符号是对所指涉的报道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展示;隐喻性符号是通过对熟悉场景的再现,勾勒读者大脑中的潜在记忆,使符号的意指联结越过在场要素的制约,奔向一个“意象”;转喻性符号则通过拍摄局部画面,来表达一个难以表达的整体。有人认为,新闻图片在确保客观真实和突出新闻价值的情况下也要追求艺术性,当然出发点应该是客观再现新闻事实,归宿是让读者了解新闻事实,目的是表达记者对社会的看法。虽然新闻摄影也具有一定的表意功能,但与艺术摄影相比则各有侧重。新闻摄影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纪实方面,拍摄对象的意蕴是新闻摄影表现的核心,审美诉求也必须体现在它的意蕴美上。因此,缺乏意蕴的新闻图片是没有传播意义的,也是没有美学价值的。艺术摄影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对画面元素的创作化呈现,更加注重视觉符号的美感,而不是为了让人们从中了解新闻信息。长期以来,人们对新闻图片和艺术照片的评判标准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新闻摄影必须以逻辑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艺术摄影必须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为辅。而注重美学造型、追求审美价值、凸显艺术魅力,把思想感情与作品融为一体,实现特定视觉语义的有效传播,则应该成为两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缪德杰.全民摄影浪潮中的专业思考[N].中国摄影报,0-01-24(009).
[2]甘险峰.新闻图片与报纸编辑[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8:-,.
[3]张和勇.新闻摄影的构成要素与基本形态[J].新闻研究导刊,1(03):-1.
[4]黄尚信.新闻摄影的审美价值与审美特征[J].新闻界,19(02):35-36.
[5]于鑫.谈新闻照片的符号解读[J].文化与传播,9(04):15-19.
[6]崔梅.摄影艺术符号的语义及其文化信息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06):36-.
[7]周晓莉.新闻摄影意蕴美刍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作者:蔡国昌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融媒体中心(柯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