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究地方音乐的形象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探究地方音乐的形象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探究地方音乐的形象

一、作品赏析

采用d商调式与d羽调式交替,突出了中国化的调式调性语言陈述特征。在旋律方面,板胡旋律通过动机的重复与模进手法,突出器乐化旋律特征。梆笛的旋律则以器乐化为基调,增强旋律进行的平稳性,使旋律婉转动听。在节奏方面,拉弦乐器演奏的旋律声部以十六分音符的均分律动为主体,这种紧张而有力的节奏,表现出忙碌的行进性特征。打击乐声部的八分音符与双十六分音符的配合,加剧了主旋律的律动。梆笛演奏的旋律声部节奏则更多的选用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配合,时值稍宽松些。这种节奏采用顿奏的演奏方法,具有清晰、欢快的听觉效果。与此同时,拉弦乐仍采用十六分音符作均分律动,拉近了与前一主题之间的关系。打击乐中,串铃采用持续的八分音符成为节奏的主要线索,木鱼、小镲和小堂鼓则运用四分与带休止的八分、十六分音符作切分式处理,增强了节奏的交差性。在音色与音区方面,前奏通过打击乐与拉弦乐的配合,表现出音响形象的复合性特征,仿佛是车轮声、马蹄声、鞭声、铃声响成一片。在弹拨乐的伴奏下,板胡与二胡两种拉弦乐器相配合的旋律,描绘出马车飞奔的形象。乐队的全奏与拉弦乐的“呼应”中,表现出车夫扬鞭催马的景象。随后低音区的旋律,使顺畅的进行变得坎坷。再后通过由高及低的过渡,引出再现材料,从听觉上给人峰回路转之感。在慢板的中间部分,琵琶平稳的伴奏,串铃的轻声摇击,引出板胡独奏的抒情性曲调,表现出马车慢速行走,悠然自得的情绪。经过一个渐快的过渡,乐曲进入最后的再现部分。尾声以急板的速度出现将全曲带入高潮,描绘出马蹄飞奔,串铃琅琅的音响画面。在全曲走向结束的一瞬,以强有力的乐队全奏方式结束,如勒马收车般干脆利索。三小型器乐作品的地方音乐形象塑造《风雪爬犁》与《驷马铜铃》作品的旋律优美,曲式结构严谨。写作精巧概括,无多余之笔。作品均采用了西方音乐中典型的三部性结构,但在结构细节安排方面,又体现出明显的中国民族化结构思维。如在《风雪爬犁》的中部,前后两个乐段所产生的“引申性对比”,实际上是中国传统音乐所特有的结构渐进性发展思维的表现。作品在音乐的结构布局、主题的发展构思上体现出“中西合璧”性,并具有“洋为中用”的特征。作品音乐进行动力充沛,乐思发展清晰流畅。

二、音乐材料与调性选择

音乐的主题采用自创与再创相结合的写法。再创部分材料来源于富于地方特色的传统作品,如《风雪爬犁》的中间部分主题源自《大山歌》,而《驷马铜铃》的第一部分主题源自《慢龙摆尾》。再创部分将传统作品中的精华提炼并升华,增强了音乐的地方特色,能够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自创部分使音乐充满新鲜感,为音乐作品提供强盛的生命力。调式与调性的选择相对简朴,只是以d羽调式作为作品的主调。在《驷马铜铃》中,音乐开始时大胆地采用了d商调式与d羽调式的交替,给人耳目一新的听觉感受。恰当地运用偏音,使音乐在民族风格框架下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色彩。作品音色的选择和运用既巧妙又恰当。敢于突破传统,突出板胡在民族乐队中的作用,这是先生在乐队编配方面追求音乐创作“民族化”的大胆尝试。擅于运用管乐器组中的梆笛音色与拉弦乐器组中的板胡音色,充分发挥这两种音色的个性特征,通过音色的对比又恰好实现了两种音色的互补。从演奏难度看,作品除对主奏乐器的演奏技巧难度要求较高以外,对所有伴奏乐器的演奏技巧要求也尽可能的简单,使当时具有相对一般演奏程度的县级民族乐队都可以演奏这作品。这样创作是为了达到音乐作品“群众化”之目的,不仅使作品易于传播,并且更加亲近群众。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极其鲜活。首先从实物角度采用画面感的描绘,塑造了富于东北乡土风情的“风雪、松林、爬犁、猎人”“、大地、马车、车老板”等不同场景与人物的形象。正如原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的宋振庭先生在1961年为先生专门创作的诗歌中所描述得那样:“驷马铜铃:岭上铃声伴雨声,轮车驷马入风轻,排扉起看垂鞭影,阿郎已叩晓窗棂。风雪爬犁:一天风雪搅白沙,松涛深处是酒家,爬犁飞起鞭儿舞,马蹄踏破冰凌花”。其次,赋予人物明确的个性特征,描写了东北人民爽朗的个性以及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作品朴实淳厚,毫无浮夸之笔。浓郁的吉林地方农村生活气息,表达了最为亲切的乡音乡情,至今仍活跃于国内、国际舞台。综上所述,创作的小型器乐作品,音乐语言清新流畅,音乐形象具体鲜活,是吉林省地方性音乐创作中的杰出典范。这些富于吉林地方特色的优秀音乐作品,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本上,吸纳世界各国音乐文化元素,使音乐创作在兼容并蓄中稳步发展,深得全国人民的喜爱。分析作品中所凝结的音乐形象,可以深刻阐述吉林省音乐文化在历史上取得的成就及对当今音乐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显示出建国以来吉林省地方音乐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强大生命力。总结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文化特质与民族精神,对于加快吉林省文化建设的步伐及振兴东北地区音乐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均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天棚单位:陕西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