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间音乐艺术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曲曲故乡情:王铁锤的音乐艺术实践研究
1.王铁锤管乐演奏:扎根传统,立足民间
河北吹歌是河北特有的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吹”是指吹奏乐器,吹歌即是以吹奏乐器为主,以打击乐器为辅,以河北地方特色的民歌小调为演奏内容,以河北民间农民或草根阶层为演奏主体,为地方民众婚丧年节或农闲时自娱自乐所用。吹歌发展最活跃、最具代表性,也是水平最高的两处,第一就是王铁锤的故乡,定县子位村,第二是徐水县迁民庄。王铁锤生于吹歌世家,长在吹歌故里,吹歌的演奏技巧和特色给王铁锤的管乐演奏提供了最初的直接表演经验和毕生的潜在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其音乐创作上从吹歌中获取灵感和素材,或是直接对民间吹歌进行改编演绎,如《庆丰收》、《荷花赞》、《洞房赞》等;也表现在演奏技法上,充分借鉴和注重了吹歌的重复手法和变奏方法应用。王铁锤的音乐实践充分汲取了吹歌的特色,丰富和发展了“滑音”“、剁音”“、吐音”“、花舌”等四大演奏技巧。
2.王铁锤管乐作品:源于实践,诠释生活
王铁锤在音乐作品创作上,同样立足生活,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作品源于实践,诠释生活,给人以亲切感和认同感,这极大增加了其作品的感染力。如,创作于1959年的笛曲《摘棉花》,即是其在当年回家探亲时,发现故乡的棉花大丰收,父老乡亲各个喜笑颜开,忙着收获果实,一派喜人场景。王铁锤由是触景生情,在吹歌老调《花板集贤宾》的基础上创作了《摘棉花》。另外他的《庆丰收》、《荷花赞》、《洞房赞》、《油田的早晨》、《走西口》、《美丽的天山》等等,都是此类源自生活实际的经典曲目,给人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也引起了听者的共鸣和一致好评。
二、传道授业、芳传后世:王铁锤音乐艺术的社会价值
1.举办个人音乐会及各种教学活动
1986年王铁锤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剧场举办其个人首场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上王铁锤演奏了其创作和改编的曲目等共十几首,展示了笛、箫、巴乌等不同风格的民间乐器,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极具河北吹歌特色的民间管乐盛宴。社会各界对这场音乐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赞颂王铁锤为我国民族音乐发展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杰出贡献。王铁锤除了举办个人音乐会引领乐界进取之风,还主动在各地开设讲座、讲学来传播和传授管乐文化和管乐艺术,不仅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也包括各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利用各种空余时间指导管乐爱好者学习管乐,其平易近人、德艺双馨的艺术形象吸引了大批国内外青年的远道求教,王铁锤从不推辞,无不倾囊相授。
2.参加各种音乐会、研讨会等交流会
除了躬身垂范,王铁锤还多次参加各种推广民间音乐和民族音乐的交流会,甚至在其成名和年事已高时,也积极参与,利用各种场合通过题词、发言等宣传推广管乐艺术,鼓励和扶持青年表演艺术家。如1961年王铁锤出席“全国高等音乐艺术学院(校)笛子专业教材会议”,系统研究和探讨了笛子这一民间乐器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未来方向,及如何编写笛子音乐教材和选曲的若干事项,1994年王铁锤应邀出席“国际音乐学术研讨会”,等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躬身垂范无疑对推动民族管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积极进行管乐创作及理论研究
王铁锤在其艺术生涯中进行了大量的管乐作品创作和传统曲目改编,为我国管乐音乐宝库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财富。王铁锤共改编和创作了管乐作品19首。王铁锤创作的音乐作品不止在我国广受欢迎,甚至也在台湾、香港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被演奏和传播,也有许多曲目被编入音乐教材用来教育和培养学生。同时王铁锤还为保留传统民间乐谱不遗余力,如其对老辈艺术家冯子存笛子作品的记谱留存。王铁锤也参与管乐教材编写和理论研究工作,共编写教材、曲集14本,三十余篇,是老一辈艺术家中德艺双馨的典范。
作者:王晗晔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