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音乐艺术审美特点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音乐是一种特定的艺术类型,是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能够切实地传承和发展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及民俗文化。而音乐艺术所独有的文化属性,又使其所拥有的审美功能更加丰富、更加突出,能够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出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然而在现代文化的视域下,音乐艺术能够呈现出诸多的审美功能和特点,使音乐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价值得到深化与延伸。结合音乐艺术的内涵,探究其所独有的审美功能及特点,以期为我国音乐艺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音乐艺术;审美;特点
音乐作为人类艺术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拥有思想传达、文化传承、情感宣泄及精神陶冶等艺术功能,能够以变幻莫测的旋律、宛转悠扬的节奏、立体交叉的音色、丰富多彩的结构撼动人的内心和思想,使人类在音乐艺术的影响下产生共鸣,进而实现精神陶冶、情感陶冶及思想陶冶的目标。《乐记》和《晋书》曾对音乐艺术的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阐释,如“广大象地”“清晴象天”“周旋象风雨”“始终象四时”,又如“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等。而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音乐艺术逐渐成为情感传达的重要载体。张爱玲曾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说过:“音乐响来,便知道她又有些烦恼了。”陶行知也在相关文献和著作中指出,音乐艺术所展示出的艺术美,是启迪学生创造力、表达力、想象力、鉴赏力、感受力的关键,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控制和调节。因此,音乐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多样的,其审美特征和特点也是以其所彰显的功能和价值为抓手。通过明确音乐艺术所拥有的功能价值,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音乐艺术的审美特点。
一、音乐艺术的理论内涵
音乐艺术主要指通过有组织的旋律、音符、节奏所产生的听觉意象,来传达人类的社会现实与情感思想的艺术形式。在人类文明悠久的发展历史中,能够表达人类情感、塑造意象的手段有舞蹈艺术、绘画艺术、文学艺术等艺术形式。如舞蹈是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传达情感的,绘画艺术是通过构图、色彩、线条来表达思想的,文学是通过篇章、词句来构建意象的。而音乐艺术则是通过音符、节奏及旋律来将人类的情感与思想完整地呈现出来,使人类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在音乐艺术的内涵上,我们需要从声音艺术、情感艺术、时间艺术等层面对其进行分析。首先是声音艺术。音乐是传达声音、表达声音的艺术形式,其意象塑造过程是以声音为材料来进行的。所以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一样,都是通过对特定单元的编织来实现艺术审美的。但音乐艺术的结构单元是音符、旋律、节奏,是不同音节相互作用的单元。在音乐作品创作与构思的过程中,音乐家需要对不同的声音进行精心思考或潜心钻研,使声音呈现出美妙的旋律。而任意堆砌的音符杂乱无章、错落无序,不能称之为音乐。能够陶冶人,构成意象的声音主要包括曲式、复调、和声、调式、节奏、旋律等要素。其次是情感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通过探究和分析心理学反射原理及定向反射,我们能够发现,声音在特定范围内能够使人类的听觉器官产生反应,并映射到人体的神经网络中,进而形成情感。譬如,沉闷而厚重的雷声能够使人产生压抑的情感,而清脆欢快的鸟鸣则能够让人心情愉悦。但这种情感塑造或形成过程,却与人类的经验存在紧密的联系。人类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会不断受到某种层面上的“预警”或“暗示”,使人类意识到危险的临近,而这种预警便是“声音”。因此当音乐作品中出现与自然界相似的旋律或节奏时,人类便会产生相应的情感。而在情感表达的层面上,音乐艺术能够借助模拟自然声响、旋律或节奏的方式,将创作者的情感全面、有效地表现出来,或如泣如诉,或缠绵细腻,或悲恸激愤,或热烈兴奋。最后是时间艺术。音乐作品难以像绘画作品、文学作品那样,让受众在作品创作结束后,充分体验艺术作品所蕴涵的审美意蕴,它是在表演过程中或中间环节才能将作品所传达的意象和情感充分地传达给受众。不过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音乐艺术能够通过乐谱和磁带等形式重获生命,能够将最精彩的旋律烙印在历史的长河里。
二、音乐艺术的功能价值
音乐艺术根据表现方式可划分为声乐、器乐两种,根据旋律风格可划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类型。在功能价值上,音乐艺术拥有文化传达、思想传达及审美育人等价值。首先在情感传达上,音乐艺术是通过音节、节奏、旋律、和声、调式等要素构建听觉意象的艺术形式,其基本功能是传达演奏者所蕴涵的情感和理念。然而在情感传达的过程中,音乐艺术家必须通过构建听觉意象的方式,将自身所处或想象的“氛围”呈现在听众的脑海中,从而激发受众在情感或理念上的共鸣。譬如,阿炳的《二泉映月》便营造出凄婉哀凉的氛围,使听众黯然泪下。而《春节序曲》则能够营造出欢快、轻松的氛围,让听众欢喜愉悦。因此音乐艺术所营造的氛围,或者称之为听觉意向,便是其情感表达的基本载体,同时也是受众获得审美体验的关键和重点。任何的艺术形式,如雕像、绘画、舞蹈、文学、戏剧之所以能称为艺术,都是因为其所拥有的情感传达与意向建构功能。即便是当前的街头艺术,只有通过激发人类内心的情感,才使其得以流传和发展。因此,情感传达功能是其最为基本的功能。其次是文化传承。文化主要指社会群体所共有的思想、理念及行为方式,通常表现在建筑、绘画、服饰、礼俗、制度及舞蹈等层面上。音乐是情感传达的载体,同时也是思想理念传达的平台。不同时期、不同朝代的思想理念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音乐艺术上,则指音乐风格、音乐节奏及旋律、调式。此外,还表现在器乐演奏上,如笙、唢呐、扬琴、笛、板胡、琵琶、二胡、木琴等。唐孝祥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民在音乐演奏上的思维倾向是不同的,傣族倾向于委婉、恬静,蒙古族倾向于豪放自然,维吾尔族则倾向于奔放、活泼。因此音乐艺术在文化传承上主要表现为音乐的风格及旋律。最后是育人功能。音乐艺术所呈现出来的情感和思想,能够“美风俗”“广教化”“正身行”,能够通过重塑人们的灵魂和心灵,使人们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拥有创造美、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在修养、情操、性格、道德及思想等层面上发生转变。譬如,《黄河大合唱》能够通过合唱、轮唱、对唱及独唱等形式,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呈现得淋漓尽致,使受众心中充满爱国主义的情怀。这种育人或者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音乐创作的背景和所蕴涵的思想上。譬如,在战争时期所创作的激烈的、豪放的音乐作品,能够激发人们抗争到底的激情。而在和平年代所创造的歌颂祖国的音乐,能够使人产生缅怀过去、珍惜眼前的情感。所以在教育层面上,音乐艺术的育人功能主要取决于所创作的年代和所蕴涵的思想。
三、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其所拥有的艺术功能存在明显的内在联系。首先是反映现实社会的特殊性。根据音乐艺术的育人功能能够发现,要想使音乐艺术切实发挥育人功能,需要将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情景及创作时代联系起来。而在音乐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音乐艺术家能够将自身所处的时代特性或社会特性,清晰而完整地表现出来,从而建构出全新的审美意象。譬如《东方红》《南泥湾》《黄河船夫曲》《十送红军》等歌曲,都能反映当时的时代特性和社会特性,能够为听众建构出全新的“审美意象”,以此实现音乐审美的效果和目标。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听众会根据音乐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时代特性、社会特性,勾勒出相应的历史画面或社会画面,从而在情感激发与思想共鸣的层面上获得全新的审美情趣。其次是经验性。根据音乐艺术的情感传递功能,能够发现音乐艺术在情感传递、意象塑造及氛围营造的过程中,都伴随着人的意识、心理及精神的变化。这种心理或精神层面的变化主要与人类个体的社会经历、社会阅历、年龄层次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譬如,背井离乡的游子会对歌曲《常回家看看》深有感触,但却难以激发普通大众的内心情感。而如《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的艺术》《魔鬼的颤音》等古典音乐,只能激发出特定人群的情感,但却难以调动普通大众的兴趣。究其原因在于这类音乐都是以特定的社会层面为抓手的,如果受众的经历没有涉及于此,便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更不会获得较好的审美体验。最后是“中断性”。音乐艺术之所以能够陶冶听众的情操、提高听众的人文素养,使其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体验,在于其所建构的氛围或意象使人类思想、精神与现实生活相互隔离。当人类陷入全新的精神情景后,会对未来、过去、现在进行重新的思考,进而从感受美、欣赏美的层面出发,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
四、结语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其所彰显的功能价值存在明显的内在联系,当其社会价值较为鲜明时,其所表现出的审美特征也愈加明显。如果其文化传达的功能较为鲜明,那么它反映现实特性的审美特点也随之清晰、鲜明。音乐是国际的,又是民族的,它是美的艺术,拥有美的内涵,通过分析音乐艺术的审美特点,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挖掘音乐艺术的审美意蕴和审美内涵。
参考文献:
[1]唐孝祥,陈吟.建筑美学研究的新维度: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审美共通性研究综述[J].建筑学报,2009(1):23-26.
[2]文蕾,曾皓.中学音乐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J].大众文艺(理论),2009(3):152-153.
[3]许彦彬.试析审美视野下音乐鉴赏效果的增强[J].北方音乐,2020(24):248-250.
[4]吴哲参.高校教育教学中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评《音乐教育之实践与审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18):2.
作者:侯清睿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