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紫砂壶成茗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紫砂的滥觞正是源于仿生花器,随着历史的更迭和紫砂技艺的演变,紫砂器型越来越丰富,紫砂设计越来越潮流,但是紫砂壶之中的那种穿越历史而来的古色古韵,依然是我们追捧的关键元素。从整体上来看此壶“成茗”,可以用低调、奢华、有内涵三个词语来形容,低调就是整体的造型和装饰不显山、不露水,采用了传统器型,花器的特征凸显也不是那么明显;奢华主要是从整体的气韵、细节的处理游刃有余,紫砂技艺运用奢华,颇见功力;有内涵则是从内在美和文化内涵方面来说,“成茗”可以理解为一叶成茗的天人合一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茶叶经过紫砂壶冲泡而成为香茗,其中的韵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宜兴7000多年的陶瓷艺术历史之中,有着许多的典故和传奇。其中范蠡和西施的故事深深地被宜兴人民所铭记。据说在勾践灭吴国之后,范蠡功成身退,和西施一起泛舟于太湖之上,环太湖的区域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其中宜兴独特的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现在宜兴还有许多以范蠡名字命名的地方,范蠡和西施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之中特别注意指导人们进行改良陶艺,被后人称为“陶朱公”,直到如今范蠡和西施的雕塑依然树立在丁蜀大地之上,向人们讲述着关于紫砂的悠久历史。另一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则对于宜兴三绝“紫砂壶、阳羡茶和金沙泉”情有独钟,不仅仅亲自把“石铫壶”重新用紫砂设计为提梁壶,而且还流传着坡公用“调水符”来保证书僮取到的水是金沙泉,由此可见他对于宜兴这方水土的喜爱之情。正是这些生动活泼的和宜兴紫砂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传说和历史让我们饶有兴趣、孜孜不倦地了解紫砂和研究紫砂,感受其无穷无尽的魅力。
在我们最开始接触紫砂的时候,总是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器型所迷惑,不知道选哪一款比较合适。在一般的情况下,最先入门的总是一些传统经典器型,如“石瓢壶”、“仿古壶”、“西施壶”等等,这些器型经过几百年历史的千锤百炼,经过世世代代的紫砂艺人传承至今,依然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器型,和谐的架子、流畅的出水,特别适合入门玩家的选择。其实紫砂壶最开始的形态是仿生器型,来源于金沙寺内僧人和在这寄居的小书僮供春,他在寺僧的指导之下,根据寺内千年银杏树的树瘿形态捏塑而成的紫砂“树瘿壶”,如今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之中,命名为“供春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紫砂的滥觞正是源于仿生花器,随着历史的更迭和紫砂技艺的演变,紫砂器型越来越丰富,紫砂设计越来越潮流,但是紫砂壶之中的那种穿越历史而来的古色古韵,依然是我们追捧的关键元素。
这件紫砂作品“成茗”(见图1)就是一件非典型性的紫砂花器。在设计和创作的过程之中,我希望用一种简洁的器型和设计感比较强的手法来彰显出紫砂艺术本来质朴的原始之美,于是就采用了段泥淡黄色的色泽和比较简约的花器造型,让我们体会到纯粹的紫砂艺术之美。此壶壶身饱满圆润,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出的壶身实用大气,上面装饰的树节纹理精致小巧、细节到位,为壶身增添了许多自然野趣;壶嘴上扬有力,出水爽利;壶把也是老树遒枝圈卷而成,端握舒适,和壶嘴相映成趣、和谐自然;壶盖微微鼓起,层次感十足,和壶口贴合严丝合缝,气密性非常好,通转流畅;壶钮采用了一截枝干的形态,呈现出桥钮的设计,既与整体和谐统一又融入了江南水乡的灵气,拿捏也非常称手,壶身一片叶子点缀其上,飘逸自然、活泼灵动。从整体上来看此壶“成茗”,可以用低调、奢华、有内涵三个词语来形容,低调就是整体的造型和装饰不显山不露水,采用了传统器型,花器的特征凸显也不是那么明显;奢华主要是从整体的气韵、细节的处理游刃有余,紫砂技艺运用奢华,颇见功力;有内涵则是从内在美和文化内涵方面来说,“成茗”可以理解为一叶成茗的天人合一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茶叶经过紫砂壶冲泡而成为香茗,其中的韵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中国是世界上盛产茶叶的国家,也是懂得利用茶叶、加工茶叶的国家。宜兴作为茶叶的古产区之一,在历史上也曾经显赫一时,随着紫砂艺术的崛起,宜兴茶又焕发了新的活力,壶茶同誉、相得益彰。紫砂壶承担了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成茗之美”,好的茶叶需要合适的紫砂壶来发挥其全部的滋味。于是,这件紫砂作品“成茗壶”把最原始的紫砂仿生器延续而来,通过自己对于紫砂艺术的理解和感悟通俗地表现出来,在朴素和细节之中见证精品的诞生,同时把其中蕴含的艺术审美和文化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紫砂壶以其良好的透气性博得了众多茶友的喜爱和青睐,用紫砂壶泡茶可以最大程度地把茶叶的自然形态和滋味呈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最茶之茶”、“自然之茶”的魅力。与此同时,紫砂壶具有的人文魅力在长时间的积累和把玩之中凸显出来,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意象和精神通过紫砂艺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巧夺天工的双手表现出来,让我们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当下,通过喝茶品茗这种充满仪式感的休闲生活禅茶问道、愉悦身心,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汪叶.论紫砂套壶"吉祥如意"的整体美感和造型艺术[J].江苏陶瓷,2020(1):59-60.
[2]顾国芳.论紫砂壶"如虎添翼"的造型艺术和民间文化[J].江苏陶瓷,2020(1):84,86.
作者:陈月娥 单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