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老年人低糖血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老年人低糖血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老年人低糖血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1月,选取我科收治的发生低糖血症的老年糖尿病病人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65~90岁,平均72.3岁;糖尿病病程均在8年以上.其中15例病人采用三针速效胰岛素+一针长效胰岛素治疗,5例病人采用一针长效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治疗,8例病人采用两针预混胰岛素及口服药物治疗,13例病人只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9例病人不采用口服药物及胰岛素注射治疗.

1.2临床表现

本文15例病人入院前屡次发生低糖血症,发生次数为每周(3±2)次,主要表现心慌、手抖、出冷汗、反应迟钝等,自服糖果或饼干后症状缓解,发生低糖血症时血糖值不详,为了控制血糖水平及防止再次发生低糖血症收治入院,入院时随机血糖为(7.8±2.3)mmol/L.13例病人表现为心慌手抖、大汗淋漓、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家中测血糖<3.9mmol/L,口服糖水后症状暂时缓解,当天再次发生低糖血症症状,再次测血糖<3.9mmol/L,由家人送至我院救治;22例病人突然表现为抽搐、胡言乱语,甚至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昏迷等,由家人或者路人送至我院急救治疗,35例病人入院时血糖为(2.8±1.0)mmol/L.

1.3低糖血症的原因

口服降糖药物占30.3%,滥用偏方、降糖保健品占8.0%,胰岛素剂量过大占28.2%,胰岛素注射时间错误(将速效胰岛素错当长效胰岛素注射)占10.1%,注射后延迟进餐占13.5%,早晨空腹锻炼占7.2%,其他原因(如腹泻、感染)占2.7%.50例病人中32例家中无血糖仪,血糖监测次数每周≤1次,18例家中有血糖仪,血糖监测次数为每周(3±2)次.

1.4治疗护理方法

低糖血症入院病人若神志清楚立即给予500g/L葡萄糖注射液20~40mL口服,不能进食者立即开放静脉通路,给予500g/L葡萄糖注射液20~40mL静推,并且给予50或100g/L葡萄糖注射液静滴.对于持续性低糖血症病人可给予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注射或胰高血糖素1mg皮下注射.每半小时监测病人毛细血糖1次,血糖恢复正常后改为监测血糖每天8次(分别为空腹、三餐后2h、中晚餐前半小时、22:00、3:00),防止病人再次发生低糖血症.病情危重者要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病人出汗较多时,要及时更换衣裤,防止感冒;神志不清病人要加床栏保护,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

1.5治疗结果

本文35例低糖血症急救病人症状1~2d得以纠正,未发生并发症,住院期间通过综合治疗与护理,低糖血症症状纠正后再次发生低糖血症的总次数≤2次;其他15例家中屡次发生低糖血症病人,住院期间通过治疗方案的调整,再次发生低糖血症总次数≤3次.5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住院时间为(8±2)d,出院时空腹血糖控制在(7.2±0.8)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10.0±1.1)mmol/L.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

近年来,老年糖尿病病人低糖血症的发生率较高,且发作前没有任何先兆,严重时可表现为昏迷.这种突如其来的症状给老年人带来一定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也给病人家属一定的心理压力[4].护理人员要多与病人交流沟通,缓解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使病人相信低糖血症是可以预防与控制的;并且要多与家属沟通,嘱其关心老年人,避免老年人独居,以免发生危险.

2.2饮食护理

指导病人定时定量进餐,对于纳差的病人,应保证食物的色、香、味,以增加食欲,如进餐量减少,应减少降糖药物的摄入及胰岛素用量等.

2.3口服药物的护理

口服降糖药中以磺脲类所致低糖血症发生最多,而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单独使用一般很少引起低糖血症.据报道,磺脲类药物导致低糖血症的发生率约为21%,而由此导致的死亡约占10%,由于磺脲类药物降糖效果确切,且价格低廉,目前使用仍较广泛,格列本脲是导致低糖血症最常见的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还有一些老年人热衷于相信偏方、降糖保健品等,导致血糖不稳定.因此,医务人员要做好宣教,告诉老年病人不可盲目用药及随意更改治疗方案,防止低糖血症的发生.

2.4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病人由于记忆力、视力、纳差,特别是独居老人,往往会发生注射胰岛素未进餐、胰岛素时间注射错误等情况而导致低糖血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在做宣教时应反复强调,指导病人在确定要进餐的情况下才可以注射胰岛素,纳差者可以将短效或者预混胰岛素放在餐后注射.病人出院时护士可用笔为其标清胰岛素注射的时间,防止病人错将速效胰岛素当成中长效胰岛素注射.

2.5运动护理

指导老年病人进行中等强度以下的锻炼,如快步走、散步等,勿剧烈运动,运动不宜空腹进行,可选择在餐后1h运动,并且随身携带疾病保健卡、糖果、饼干等,以便发生低糖血症时他人可以帮助,年龄较大者要有家属陪同.

2.6血糖监测

老年人健康意识较差,长期服药或者注射胰岛素而不监测血糖,无法根据血糖调整用药剂量,增加了低糖血症发生的风险.因此,要向病人及家属讲解血糖监测的重要性,指导病人家中备血糖仪,当出现头昏、心慌、手抖、出冷汗等症状时应首先想到低糖血症的发生,及时监测血糖,及时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不可逆的神经损害发生.

2.7健康教育时机

医务人员可以利用查房、治疗护理时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老年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并且要反复强调,必要时可以用文字、宣传材料等强化记忆.宣教对象最好是病人及其家属,让家属共同参与老年病人家庭自我保健.总之,低糖血症对老年病人的危害较大,严重的低糖血症可能导致病人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出现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其危害程度不亚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内分泌科医务人员应根据老年糖尿病病人的个体化情况,制定出适合的治疗方案,并且做好老年糖尿病病人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心理等各方面护理,特别要向病人及家属强调血糖监测的重要性,教会病人及其家属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及治疗,不要相信偏方、降糖保健品等,定期门诊复查,发现低糖血症及时就诊,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有效进行自我血糖管理,减少低糖血症的发生.医务人员还要教会老年病人识别低糖血症症状以及低糖血症的纠正方法,发现异常及时监测血糖,及时采取自救与他救措施,从而减少低糖血症对身体的危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翟湘静单位:江阴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