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护理意外针刺伤减少措施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护理意外针刺伤减少措施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护理意外针刺伤减少措施分析

1针刺伤的发生情况

医院是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环境,医护人员常暴露于多种危险之中,其中之一是被使用过的针头刺伤。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伤害类型之一。60%~90%是由护理人员造成的。

2针刺伤的危害

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因此,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接种到受伤者体内。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一旦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就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但它们通过意外接种感染的机会相对很低。英国医学协会(BMA)曾对与针刺伤有关的HIV和HBV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及其流行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现被HIV呈阳性的针头刺伤后发生HIV感染的机率小于1/200,据统计在英国HIV携带者为1/2000,乙肝病毒携带者为1/1000。因此,被带血针头偶然刺伤而致HIV感染的机率低于1/400000,因针刺伤而感染HIV至少需要0.1ml血液。乙型肝炎病毒则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μ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一次随时发生的针刺伤导致乙型肝炎的机率为1/5000。一些乙型肝炎患者同时患有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HDV)只伴随HBV出现,可加重乙型肝炎病情。尽管现已认识到HDV的存在,但尚无充分研究结果来进一步证实此病毒经针刺伤传播的感染性如何。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3减少和避免针刺伤意外的措施

3.1要预防和减少针刺伤意外的发生及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安全处理使用过的针头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工作中,处理使用过的针头有以下几种方法。

3.1.1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坚持这样做的人认为将裸露的针头放入易损坏的针头收集容器中可能导致针尖刺穿容器壁而伤及他人,如果收集容器距离较远,将裸露的针头拿过去也会有危险。但一些调查者不赞成将针头重新套上针帽,因为当针尖被套入针头帽时,持针帽的手有被针尖刺伤的危险。

3.1.2从使用过的注射器上拔去针头,单独处理。如果有必要,建议在拨针时使用钳子夹住针头。但在新西兰,使用钳子拔针头后针刺伤的发生率反而上升。

3.1.3使用锐器收集箱,此方法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减少针刺伤的方法。针头在使用后立即在使用地放入一不易被刺穿的容器内。专门为丢弃针头和锐器而设计的收集箱必须足够大以容纳使用过的锐器,特别是带针头的注射器和输液器。在英国锐器收集箱应符合国家标准,箱体应使用坚硬材料以防被针头穿透或血液及体液渗漏,且可以被焚毁处理。收集箱要有牢固的盖子和箱体锁定机制,有明显的生物危险品警告标志。箱体上有一个把手,使装满弃置锐器的箱体很方便地拿走,现已证明,锐器收集箱的使用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

3.1.4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带有保护设计的针头,如可以自动套帽的静脉导管,可以明显减少被针头刺伤的危险。

3.2仅仅提倡使用锐器收集箱尚不足以很好地防止针刺伤的发生。在英国,有关部门还就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3.2.1对医院在法律上进行了约束。必须保证其工作人员接受安全工作技术、方法的专门培训,使其熟悉医疗锐器的安全使用,必须对医院环境内有潜在接触危险的物质,如病人血液和体液中的细菌、病毒等进行复查,将医疗工作中发生的锐器伤害事故向有关当局汇报。

3.2.2制定锐器使用时进行安全操作的基本原则。所有医护人员都有以安全方式处理使用过的锐器的责任;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锐器的使用;不要将带裸露针头的器具传来传去;用过的针头不要折弯或折断;尽可能将使用过的锐器立即扔进锐器收集箱;锐器收集箱应放到既临近操作区域,又不会伤及病人、工作人员和探视者的地方,装到3/4满时即停止使用,严格遵守有关临床废弃垃圾管理的政策规定。

3.2.3在针刺伤发生后,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防止病原体经针刺伤口传播:①促使伤口处血液流出;②用肥皂和热水清洗伤口;③再用碘酊消毒后用密封敷料包裹伤口。

3.2.4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主管人员和职业卫生部门。调查显示,各级工作人员均漏报或少报针刺伤事故,原因有很多,有人认为不值得汇报,汇报花费时间,对汇报针刺伤的必要性缺乏认识,或认为自己被刺伤时使用的针头是洁净的。也有曾接种乙肝疫苗者,认为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低等。事实上,将事故准确记录和上报,有益于受伤者,可使受伤者进行自我保护,接受治疗及判定污染的针头是否来源于高危人群中的某位个体。

3.3必须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安全工作技术和方法的教育。在英国,所有雇主必须遵守1974年通过的保健安全法和1994年保健规定关于有害物质(包括病人血液、体液中的细菌和病毒)控制的条款,确保雇员得到适当的教育,确保安全工作,防止事故发生。针刺引起的伤害及身体精神方面的后果必须列入保健专业人员的培训计划之中,因为这对针刺发生率有较大影响。有研究表明,遭受意外针刺伤的医护人员绝大多数是因为操作时没有遵循预防针刺伤的有关规定和建议,个人操作习惯是造成针刺伤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必须通过教育使护士真正了解正确处理锐器的必要性,改变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保证在任何时候进行操作时都能采用符合规定的安全的工作技术和预防措施,以防止自己、同事、病人或探视者遭受意外针刺伤。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引起针刺伤的危险因素,针刺伤可能导致的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预防和减少针刺伤的规定和建议等。同时,使每位护士知道上报针刺伤事故是很自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