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措施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一、医学科学发展趋势及其对护理人才素质的要求

当前医学科学的发展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医学研究朝着“微观”与“宏观”两极方向加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仅着眼于疾病与羸弱的消除,而且要达到体格、精神与社会的完好状态;二是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愈来愈明显,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医学科学迅速前进,超声、MRI、DSA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医学模式由“纯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决定了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也必将有愈来愈多的融合;三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带来医疗服务模式的革命,全球性的Internet信息网络使医疗服务从单个或小范围扩展到全球性网络化服务,医护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开展远程医疗会诊、进行健康教育,大众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医疗护理知识、咨询健康问题。

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健康观念的更新;整体护理的迅速推广;高技术带来的护理管理和护理技术手段的自动化、现代化;器官移植技术、生殖技术等大量先进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伦理道德与法律问题;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人的增加、社区保健功能的加强等等,所有这些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高层次护理人才,应当具备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过硬的护理专业理论与技能、健康教育的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1]。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之弊端

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体现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对照这个标准,我们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少问题。

1.学制。

过去护理本科的学制为5年,由于学制长,带来了不少问题:长学制以及毕业后的工作和社会地位等问题,使部分人观念上较难接受,造成生源困难;人才培养的周期长,不能尽快改善高层次护理人才紧缺的现状。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依附医学教育模式,护理特色不明显。采用与临床医学本科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课程结构,基础医学课程在教材、授课内容、掌握重点等方面与临床医学专业相同,不符合护理专业的知识结构。临床护理专业课教学内容以疾病诊治加护理要点为主,医疗内容占据大量课时,结合护理的教学内容太少,与临床护理实践不能紧密结合。

(2)理论与实践脱节。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的“三段式”教学,客观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课堂、实验室教学与临床的脱节,学校教育与社区和社会的脱节。

(3)课程设置多而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多、分科细,过分强调各学科课程的完整性。以基础医学课为例,我校设置达14门、940学时之多,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公布的护理本科基础医学课程中只设置了解剖、生化、生理、心理学导论、微生物与免疫5门课程、390学时。这种课程结构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

(4)人文素质教育薄弱。人文课程设置仅能在“两课”中有甚微体现,距离构建一名合格的高层次护理人才所需的人文素质相距甚远。

3.师资队伍。

临床护理师资力量薄弱是目前我国护理教育学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临床护理课程教学上,师资以临床医生为主,由于不具备一定的护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往往造成教学内容与护理结合不紧密。在实习带教上,呈现出大中专毕业生带教本科生、低学历教高学历的现象。

三、改革的目标与措施

必须根据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改革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确立的改革思路和目标是: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为重点,以培养一支高素质临床护理骨干教员队伍为根本,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适应医学科学发展以及军队和人民健康需要的能力型、素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是:经过4年的本科教育,把学员造就成为具有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围绕这个目标,我校在以下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

1.改革学制。

我国目前仅有本科护理院校18所,12亿人口、120万护士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不到1%,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95%。而美国仅有2亿多人口,1997年统计注册护士26万,护理学士占32%,护理硕士占9%,护理博士占1%[2]。如果把学制由5年改为4年,可以缩短培养周期,改善我国护理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根据我校多年的办学经验,学制由5年改为4年,配套以对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与调整,完全可以构建一名合格的护理本科生所必须的知识、能力、素质。与五年制相比,四年制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教学资源,还可以提高招生方面的竞争力,从而提高生源质量。

2.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以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在四年制的基础上,改变“三段式”教学,调整课程结构比例,整合课程设置,加强各课程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将基础与专业有机结合,临床与专业融合。如表1所示,改革后基础医学课所占的比例明显缩小,人文社会科学课、公共基础课与护理专业课的比例明显增加,基础医学课的学时比例明显降低。

(1)拓宽人文社会科学基础。除“两课”外,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所需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设了护理伦理学、护理教育学、医学管理学等课程,新增了哲学、大学语文、美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贯彻“以病人为中心”和“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避免人文科学与护理实践的脱节,引导学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2)加强工具课程教学。除增加了英语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的学时数外,开设了医学统计学,新增了医学信息检索与交流(讲授文献检索及运用Internet网信息)。

(3)突出护理特色,整合课程设置。基础医学课程按照新的学科专业目录重新整合,如将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的有关内容与实际结合,开设了病原生物学与医院感染学,减少了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有效地压缩了学时。按照护理工作的内在规律及临床上的共性特点,将原来独立开设的内、外、妇、儿、眼、耳鼻咽喉、口腔、皮肤等课程进行整合,开设临床护理学Ⅰ、Ⅱ、Ⅲ,按照病因及发病机制→病情判断→并发症→治疗原则→护理编排教学内容,突出病情观察、身心维护等临床护理职能以及从护理人员角度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特色,重视危急重症监护能力的培养,开设了急救护理学。

(4)改革见习、实习模式。实行早期接触临床,从第三学期开始安排学员分组进入病房,进行课间见习和课间实习,并结合临床理论课开展床边教学。学员早期接触临床,可以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学会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需求,将所学理论及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采取不同的见习、实习模式。临床护理学Ⅲ、中医护理学采用课间见习,临床护理学Ⅱ、急诊、心电图采取课间实习,内科、外科、手术室、ICU安排在第8学期集中实习。这种模式有利于学员充分利用病人资源自我学习。在见习、实习中,由护师全程带教,培养学员的专业思想,提高学员结合护理实践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5)规范选修课教学。选修课对于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完善学员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新计划中,选修课实行学分制管理,规定学员毕业前必须修满12学分(每20学时记1学分),为拓宽学员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特别规定选修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应占应修总学分的1/3。把老年护理学、康复护理学、健康教育学、科研方法、临床人际行为学等5门课程列为指定选修课。

3.改革毕业考核评估方法。

毕业考核评估必须能够体现培养目标要求,全面评价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我们把考核评估确定为4个部分:临床护理学理论考试(占40%)、护理专业技能考核(占30%)、综述与开题报告(占15%)、临床护理学课程授课(占15%)。

4.加强师资培养。

要确保改革计划的顺利实施,必须培养一支临床护理骨干教师队伍,逐步实现所有专业课程由护理专业师资全程独立授课。我校在护理系成立了临床护理教研室,制订了《聘请临床护理教学兼职教员暂行规定》,根据教学需要,从临床医学院聘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任主管护师3年以上或具有高级护理职称的临床护理人员为兼职教员,给予相应的岗位培训和待遇,每个聘任期为2年,并要求理论课授课教师参与见习和实习带教工作,以期经过几年的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5.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校目前已成功研制了“基础护理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急救护理学教学及训练模拟系统”,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情节展现和人机交互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自行设计制造的“气管插管训练模型”和“心肺复苏模型”为学员提供了反复训练的机会。推广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变疾病讲授模式为护理程序讲授模式,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运用情景模拟训练,培养学员的沟通技巧。同时,针对不同层次学员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员参加课外学习班、专题讲座、科研小组,让学员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其自觉性、创造性。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的改革方案在运行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改革的效果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但令我们欣慰的是,我们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军队业务主管部门和国家教育部的较高评价,教学改革的方案已经被批准实施,而且教育部已正式批准2000年10月在我校举办“新世纪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师资培训班”。希望我们的做法能够推动我国护理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