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日本灾害护理学现状解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灾害护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人类在灾后救援的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灾害护理学中,最早尝试研究并根据研究让现实发生转变的是佛罗伦斯·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南丁格尔认识到,士兵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由于极差的卫生状况,因此她制定了护理评定标准,改善了伤病员的疗养环境,此举成功地提高了医疗护理的质量。救援活动的最早提倡者是国际红十字会的创始人之一亨利·杜安。在经历过意大利统一战争之后,他出版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在书中他提出,救援活动应当不分敌我,同时他还倡议有必要建立国际性的救援团体。他的这种思想感动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于是在1863年诞生了5人委员会,之后发展成为国际红十字会。
护理界一直进行着各类灾害的救援活动,也有许多关于救援活动的报告和论文。1963年在美国由护理联盟(NLN)对灾害护理教育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显示,很少将灾害护理教育作为特定的领域,能够承担灾害护理教育的教师极少,尤其是灾害护理学的教育方面。进入90年代,联合国将90年代作为“国际防灾减灾10年”,世界各地亦致力于灾害的预防和危机管理[6]。2001年“9·11”事件之后,灾害护理也开始有了新的动向。其中之一是在护理教育方面,诞生了“大规模灾害教育的国际护理联盟”(InternationalNursingCoalitionforMassCasualtyEducation,INCMCE),尤其是针对大规模的灾害,开始探讨“应当如何应对以及灾害应对方法的必要性”。2003年出版发行了灾害护理学最新的教科书:《化学、生物学和放射性恐怖活动与其他意外伤害的灾害护理和应急预案(《DisasterNursingandEmergencyPre2parednessforChemical,BiologicalandRadiologicalTerror2ismandOtherHazards》),编辑是特纳·古德温·韦尼玛(TenerGoodwinVeenema)。
在国际护士会(ICN)的主页上,可以收集到关于灾害护理的相关信息。另外,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网站上,也可以获取到关于急救管理、应对灾害的信息。和其他国家一样,日本虽然拥有日本红十字会和自卫队这样的灾后救援系统和组织。但是在整个护理界,灾害护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1995年由于阪神·淡路大地震的发生,以这一年为界,日本的一部分护理大学由于认识到灾害护理教育的必要性,于是开始将灾害护理学设置到教学计划当中[7]。其中尤以兵库县大学护理学部,以山本あい子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开始致力于灾害护理的基础教育到继续教育教学大纲的系统性开发和研究,并在第一届亚洲灾害护理研讨会上展示了研究成果。从全世界的进展来看,灾害护理虽然开始在不同地区有了新的开端,但是国际性的灾害护理学会也只是停留在举办地区性的研讨会、研究集会的状态,尚未能形成国际性的发展趋势。
2何谓灾害及灾害护理
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暴风雨等;人为灾害包括内战、战争、恐怖活动等。灾害的共同特点就是会对人类的生命构成威胁,灾后人们不得不对生活、社会以及精神进行重建。因此在定义灾害时,应该全面考虑到灾后以及灾后的重建,同时也包括灾害的应对。目前关于灾害护理的明确定义仍较少,日本灾害护理学会根据目前的状况提议将灾害护理定义为:“所谓灾害护理,即系统、灵活地应用有关灾害护理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与其他专业领域开展合作,为减轻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活动。”
3灾害周期及护理活动
灾害发生的周期可分为4个时期:“始动期”,即灾害发生后所进行的紧急救护和救命的时期,其次为“灾害中期”,进入恢复再建阶段称为“远期”,将进行灾害的应对和训练的时期称为“准备期”。以下根据灾害不同的周期,将介绍日本护理界在阪神·淡路大地震之后所开展的具体活动。
3.1始动期
1995年1月17日发生了地震强度为7级的阪神·淡路大地震,所造成的死亡人数为6432名,受伤人数为44000人,房屋毁损51万间。在震灾后的高峰期约有32万人因房屋倒塌不得不生活在避难所,或临时搭设的帐篷里。地震发生后,灾区的医疗需求急剧上升。在得知灾区急需大量的护理人力资源护的消息后,许多护士自发地从日本各地赶到受灾地区。在这种状况下,日本护理协会与兵库县护理协会联合行动,在兵库县立护理大学内设置了护理志愿者总部,为需要护理人员的中小医疗机构和避难所以及来自全国的护理志愿者进行组织和调配[8,9]。始动期的护理志愿者,为支援和充实灾区的医疗护理活动作出了巨大贡献[10,11]。
3.2灾害中期
经过灾害早期,进入中期,也就是进入了灾后的重建期,由于外部救援组织的撤退,来自受灾地区以外的关注将逐渐减少,同时每个受灾者的个体差异也将表面化。阪神·淡路大地震之后,人们不得不离开已经生活了多年的居住地,而搬迁到完全陌生的由政府提供的临时住宅去。因此这些受灾者,尤其是老年人与原已熟悉的周围环境的联系被完全隔绝,因而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12]。以兵库县护理协会为中心,与兵库县立护理大学和各保健所协作,兵库县内的护理志愿者在这些临时住宅地区,从介绍就诊的医疗设施到提供必要的咨询,持续地为受灾者提供了护理援助。通过这些活动,让孤立无援的受灾者时刻能感受到自己被关注着,同时也提高了受灾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另外,日本护理协会、日本灾害护理学会与兵库县立大学护理学部21世纪COE项目于2004年3月联合对伊朗地震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灾后3个月,来自灾区以外护理人员的救援活动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灾区的重建力量明显不足[13]。在灾害中期,受灾者在避难所和临时住宅生活得时间越长,其健康问题将越严重。因此在灾害中期,防止受灾人群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而开展持续的护理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3.3远期
阪神·淡路大地震之后,经过了5年的时间,人们才完全从临时住宅中搬出。从临时住宅过渡到固定住宅的时期,也就相当于这里的远期。在这个时期,受灾者不得不再次重新适应新的社区环境。由于不断的搬迁,其身心压力也不断加大。因此,日本护理协会与兵库县护理协会联合在受灾严重的地区,建立了派遣护理志愿人员开展健康咨询的制度[14]。这些护理人员在灾后的远期所提供的健康咨询服务,更深化了灾害中期护理志愿者的护理活动。
3.4准备期
灾害发生前的应对是灾害准备期的重要课题,即通过进行防灾活动,将受灾人群的健康问题减少到最小范围。阪神·淡路大地震之后,高层住宅区的老人因居住环境的变化而出现“闭门不出”的现象,因而成为深刻的社会问题。以兵库县护理协会为主,由兵库县内的护理大学作为项目推广或是项目评估的后援,在兵库县内设置和推广了“街道保健室”的活动[15]。所谓的“街道保健室”,就是当人们存在健康问题时,但是这些问题还没到要去医院的程度,就像学校的保健室一样,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等,是很便利的场所。为解决灾后居民的健康问题,从灾害中期开始,由于护理人员坚持不懈地开展了社区保健活动,因此护理专业的职责和机能得以明确。同时,以兵库县为典范的“街道保健室”的活动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并已开始在日本各地推广实施。另外,日本护理协会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在灾害发生时建立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网络,日本灾害护理学会从学术的立场出发,正在探讨构筑灾害护理专家之间的协作网络。日本护理协会已开始着手对各地护理协会的灾害护理实施现状进行调查,明年将召开各地的情报交流会,并且已开始建立日本国内护理人员的协作网络。为了将阪神·淡路大地震的经验共享,日本护理协会还与日本灾害护理学会合作,于1999年台湾大地震之后,与台湾护理协会深入到灾区,共同召开了有关灾害护理的研讨会。另外,在土耳其大地震半年之后的2000年5月,日本护理协会与日本灾害护理学会合作进行了实地调查。在伊朗大地震3个月之后的2004年4月,又与兵库县立大学21世纪COE项目合作,前往伊朗灾区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这些活动,以相互理解为基础的国际性的灾害护理协作网络正在逐步壮大。
4今后的课题
作为护理专业职能团体,以下将阐述日本护理协会今后在灾害护理方面所面临的课题。
4.1灾后中长期护理的必要性
从灾后对居住于临时住宅区居民的健康援助,以及到迁入固定住宅的灾害的中远期,救援活动都需要护理人员的力量。尤其是一旦进入灾害的中远期,就会出现许多救援活动无法触及的死角,对处于孤立状态的受灾者及受灾社会,给予长期持续的护理支援是非常必要的。希望以上所提示的护理方式,能够成为灾害护理在构筑成为新的护理体系所迈出的第一步。
4.2灾害护理的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灾害护理教育作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教育,目前还远未能形成系统化。因此在灾害护理的基础教育、继续教育中,应以灾害护理学为基础,在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中,从实践和研究的高度出发,阶段性地培养优秀的灾害护理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4.3强化国内灾害护理的协作网络
阪神·淡路大地震之后,在日本国内由于大家认识到护理人员之间互相支援的重要性,因此在日本护理协会和各地护理协会的组织下,推行了护理人员志愿者登记制度。同时,日本护理协会作为专业职能团体,有必要与相关的组织与学会进行合作。
4.4开发灾害护理的国际性协作网络
为了援助世界上因受灾而出现健康问题的人们,建立国际性的灾害护理协作网络是今后的一个课题。特别是在灾害发生率高、受灾程度严重的亚洲地区,加强和深化相互间的协作是非常必要的。为纪念阪神·淡路大地震10周年,2005年1月18~22日在神户召开了第二届联合国世界减灾大会。在这个会议上,日本护理协会与ICN、兵库县立大学联合举办了分科会议。
5结束语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2002年的世界防灾白皮书中指出,“与容易受到瞩目的紧急救援相比,防灾活动由于形式不彰显,而且只能展示结果,所以未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也较难得到援助。”[16]他指出了灾后对受灾人群中提供长期援助的必要性。灾害与人类的生存问题息息相关,而且在当今世界,灾害已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地区。因此世界各地的护理同仁应加强联系与合作,同时为了构筑灾害护理学这一新的知识体系,更应互通有无,共同探讨灾后以及在灾后的中远期的救援活动以及在灾害的应对中,护理人员的职责及所面临的课题。灾害护理学作为新的知识体系,在全世界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和不断积累下,将会逐渐地发展和完善,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