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急性心肌梗死产生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促使官腔狭窄,侧支循环没有完全建立,或者因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情绪过分激动、超重的体力劳动、休克、脱水等这些原因促使心肌持久严重的急性缺血超过1小时发生的疾病。在社会上,它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症。这种疾病一般的表现症状为心前区连续性压榨性疼痛。病情较轻者只会感到胸闷,病情重者将会突发严重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和休克更严重者会产生猝死。这种疾病的患者多数变化快、病情重及经常有致命性的并发症。
2.1对急救护理的分析
只要病人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医护人员不要搬动病人也不要让病人走动,应该让其安静平卧,舌下含硝酸甘油片。继续观察患者的脉搏是否符合正常规律,若出现严重情况,比如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医护人员就应立即用拳头叩击患者胸骨下段或挤压胸外并做人工呼吸。如出现较轻的情况比如面色苍白、出冷汗和患者烦躁不安的情绪加重,医护人员应该立即让病人枕平躺,安慰病人使其平静。测量血压,根据医院是否有条件进行治疗决定是否转院。为了更好的对病人进行及时的急救,我们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2.1.1及时给患者吸入氧气,可以减轻心肌缺氧造成的损伤,同时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2.1.2为了确保供药途径顺畅应该快速建立两条有效的静脉通路。
2.1.3如果出现烦躁不安和剧烈疼痛,医护人员应肌肉注射50一lOOmg哌替定或5—10mg吗啡,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1.4与此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电监护,医护人员要时刻仔细监测心电图。
2.1.5医护人员同时还要时刻监测血压,因为心肌大面积梗死、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减少或者血容量不足、再灌注损伤、血管扩张药及合并出血均可发生低血压。
2.2对日常护理的分析
2.2.1基础护理
病人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要制定合理科学严谨的护理过程。医护人员要时刻认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和血压。要加大监护意识,时刻关注病人溶栓后的副作用。溶栓主要是利用纤溶酶激活剂来激活在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转变为可以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的纤维蛋白溶解酶来溶解血栓。要重点注意其副作用的发生,在溶栓中和溶栓后4小时以内极易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因此在此期间要对病人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在对病人使用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等抗凝药物溶栓时,医护人员要时刻仔细观察患者大小便的颜色、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和有无颅内出血来确认病人出血倾向,发现有出血倾向护理人员应立即停药。平时护理中还要注意保持静脉通路和定时记录十二导联心电图来预防持续心电监护心律失常。如发现有心律失常的状况应及时联系医生。护理人员还要注意给病人间断或持续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气的浓度应保持在33%.--40%,流量应在3-5L/min,吸氧量在3—7d,用以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和减少心肌应激性。
2.2.2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正确的护理和指导,不正确的饮食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能导致病人病情加重。护理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护理患者饮食:
2.2.2.1高纤维素、水果和高蛋白的食物:水果里的果胶和高纤维的食物残渣等可以刺激肠道起到通便作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要长期去枕平躺所以肠管蠕动缓慢,消化功能减退会出现排便难的情况。
2.2.2.2多餐少食:饱餐会使心脏上升影响冠状动脉充血量和心率加大心脏负担。同时饱餐后胃肠道的血管自然扩张,这样就要增加患者的血液需求和心搏出量从而使心肌耗氧量增加,给心肌造成更大的负担。又因为消化道血液的增加将促使血液重新分布,这样反射性的促使冠状动脉收缩,减少对心肌的供血。对已饮食方面护理人员要加大管理力度,确保病人及时康复。
2.2.2.3饮食偏向低脂:摄人过多脂肪会增加血液粘稠度使血液内含脂量和冠状动脉阻力加大从而促使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速缓慢。后果是附壁血栓会在冠状动脉中形成闭塞冠状动脉扩大心肌梗死的面积。所以在饮食方面医护人员应该建议患者多吃菜汤、果汁、面片等高维生素流食或者半流食。
2.2.3休息护理
患者在生病期间要多静卧休息。病人在活动时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而增加心脏负荷,这样一来会提升心肌的耗氧量。由于心肌耗氧量主要是依赖冠状动脉扩张增加血流量来补充,但是心肌梗死的患者因为依附在冠状动脉的血栓原因,冠状动脉急剧闭塞,将导致对心肌的供血供氧下降。如果患者不听劝告继续加大活动量会使坏死心肌地范围加大,医护人员要时刻提醒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急性期的患者在卧床休息期间要禁止或少量次数亲友看望和严禁翻身,减少机体代谢和耗氧量,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的情绪波动。医院的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尽量快速完成减少病人的心脏负担。具体在病人住院一月内的护理工作安排应如下:
2.2.3.1第一周,患者要绝对去枕卧床,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四肢关节做被动活动来防止血栓发生,患者的一切事务均由医护人员帮助完成。
2.2.3.2
第二周,患者可以在床上进行缓慢的肢体活动。
2.2.3.3第三周,患者此时病情开始稳定,坏死部分逐渐瘢痕化,可以在床上做一些轻微的动作(如洗漱,吃饭等)。第四周,对有不适和心悸的患者,应该减少在床上和室内的活动中图分类号:R473.71量。对于无不适感的患者可以逐步增大活动量。对于在发病后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和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卧床休息时间要合理性延。
2.3对心理护理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病发初期情绪十分不稳定有紧张、烦燥、焦虑等现象。此时家庭人员应该沉着冷静,因为家人的焦急情绪会增加病人的恐惧感,促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在这一段时间家人和医护工作者应当仔细观察病人的心理状况,并时刻给予病人热情、耐心和细致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及用正确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疾病。最好让病人充满享受感、安全感和满意感并强化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医学护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病人在患病初期尤其是在急性期,会对护理人员的建议言听计从。而在随后的康复期,病人大多会产生麻痹心理,过早的参加社会活动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精神刺激的影响,会加重病情重复性复发疾病。因此医学护理者要提前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让病人学会如何自我调节心理,化解外界刺激对自身的影响。还要让病人建立起心肌梗死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又不能忽视它的治疗、预防以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观念。做到这些还不够,病人护理者还要及时和家人沟通让病人保持一个和睦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社会活动避免外界不良的精神刺激。当病人出现精神烦躁时应及时疏导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