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护理专业教师心理弹性调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取样方法调查湖北省四所高校的67名护理教师,均为女性,年龄26~54岁,平均36.7岁;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讲师51名;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30名、本科及以下34名。入选标准:从事教学工作≥3年的专职教师;教师本人所学和所教的专业是护理学。
1.2方法
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教龄、职称、职务。②成人心理弹性量表:由Connor和Davidson2003年编制,于肖楠和张建新[2]修订的成人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共25个条目,包括力量(8条)、韧性(13条)、乐观(4条)三个维度,采用5等级计分(1-从不,5-几乎总是)。心理弹性得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好。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肖水源设计,包括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信、效度较高。各学校利用工作例会后集中发放问卷,收回问卷均有效。比较高级职称(含教授、副教授)与中级职称教师、研究生(含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与本科及以下教师心理弹性得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基本的统计描述、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教师心理弹性量表得分比较
本组教师心理弹性总分(3.45±0.36)分,为消除维度条目数不同带来的影响,取各维度条目均分进行比较,力量(自信)(3.75±0.37)分,韧性(3.38±0.43)分,乐观(3.09±0.52)分,三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SD法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本组教师心理弹性相关因素分析
2.3不同职称、学历教师心理弹性得分比较。
2.4本组教师心理弹性相关因素回归分析为进一步掌握
上述因素对心理弹性的预测状况,以心理弹性总分为因变量,以上述与心理弹性相关显著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社会支持、教龄进入回归方程,两个变量联合解释变异量26%,其中社会支持的贡献较大。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得分为(3.45±0.36)分,在中间值3分以上,目前还没有常模用来比较,护理专业教师的心理弹性三个维度得分方差分析比较,乐观维度得分最低,韧性维度得分最高。分析原因:相对其他学科教师,护理教师学历较低,而目前高校在职称晋升、申请研究项目等竞争中,学历成了一道门槛,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几乎丧失了竞争机会,护理教师感到前途渺茫、悲观;韧性方面得分较高,这可能与护理教师从大学学习护理专业、临床实践经历直至现在的护理教育工作经历一直接受着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的护理工作理念有关。高级职称护理教师在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中级职称。可能由于高级职称教师教学、科研经验相对丰富,没有巨大的晋升压力,学术成就、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相对较为乐观。有研究证明:教授、副教授的压力远小于讲师和助教。另外,高级职称教师较为年长,经历的生活、工作方面的历练较多,致使在坚韧性、自强(力量)方面优于中级职称的年轻教师。学历比较发现,在乐观维度,学历间无差异,可能由于目前护理教师的学历主要是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在职称晋升、科研项目申报方面与其他学科的博士教师相比同样没有优势。研究生学历教师在心理弹性总分及韧性、力量维度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下学历教师,这提示学校应考虑积极为中低职称青年教师提供提升学历的机会,对提升教师的心理弹性和教学科研质量都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发现,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另外,心理弹性与学历、教龄、年龄也呈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和教龄对心理弹性有显著回归效应,社会支持的贡献最大,占23%,即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最大,是心理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为提高护理教师心理弹性水平,可从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着手。由于本研究教授、副教授人数较少,未分析职称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目前,护理教师面临的严峻压力和挑战是不可控制的,但可采取措施增强心理弹性,使其更好地面对困境。首先,学校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学校管理层可从多方面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尤其在职称晋升方面,在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条件的同时避免“一刀切”,将护理作为一个特殊的专业对待,制定相应的评聘考核标准,使每位教师在各自的领域和层次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其次,教师自身应该正确认识目前工作中的压力,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评价。改变不良认知是建立现实感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和促进心理弹性的关键。当面对工作中的残酷竞争甚至不完善的评价机制时,可以通过改变认知、转变心态来降低这些因素对心理的负面影响。将压力、挑战甚至挫败视作是锻炼自身抗挫折能力的机会;如果在工作中体验不到成就感,可以尝试在生活中培养兴趣爱好,多参与社会活动,增加获得成功体验的经历;外归因,工作中的受挫不是因为自身不够优秀,而是目前的竞争机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要相信自己在护理这个学科领域是足够优秀的;敞开心扉,把内心的压力与不快讲给亲人朋友听,从他们的肯定和支持中获得心理满足,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取样仅限于一个省,且样本量不够大,以后的研究可以从多省取样并增加样本量。其次,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本研究仅初步探索性地寻找少部分,后续可进一步找出更多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作者:孙 瑞 李莉萍 单位:长江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