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的方向及人才的教育模式都有所改变,顺应国家政策及社会的需要,因此,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及人才的教育模式都有所改革,而高校对教育的改革,最主要的还是要搞好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并优化及完善高校师资队伍。所以,通过对辽东学院护理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实践能力、教科研能力及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分析,来探讨高校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护理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高等护理教育发展迅速,因此为培养高级护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要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高校就必须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所以我就如何来建设这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出了几点建议:

1.加强护理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建设

1.1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衡量一个教师群体创新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反映着一所高校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潜力。[1]我院护理系共18人,51岁以上占21.05%、41~50岁占52.63%而31~40岁仅有4人占21.05%,根据上述数据显示我院护理教师的师资队伍还是趋于老年化。因此,合理的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应该是老、中、青各年龄层次的教师人数趋于平衡。具体原因有,老年教师在教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较大部分的老年教师在搞科学研究上还是稍有落后,毕竟他们在体力、精力上都已经大不如前,而且在个人发展和晋级的欲望要求都略有减退。所以老年教师应该在教学经验与方法上多多的传授给中、青年教师。中年教师应该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科学研究的带头人,因为中年教师无论在教学上还是科研上都略有经验,并且中年教师都是全日制的研究生学历,而大部分的老年教师都是函授的学历,因此,在整体的知识结构上中年教师比较有优势,同时中年教师面临者个人发展及晋级的双重压力,就带动着科研的大力发展,但是中年教师在对学生因材施教上还要多向老年教师学习。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未来,青年教师的普遍特点都是学历比较高,但是教学经验比较少,需要多向老年教师、中年教师学习,同时在科学研究上也需要中年教师的带领,青年教师的优点是在教学方法和科学研究上有很多新的想法,他们的创新能力比较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及学习能力都很强。综上所述,各种层次的教师都有其优缺点,因此体现了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年龄结构上要趋于平衡的重要性。

1.2学位结构

学位结构是构建合理的高校师资队伍的基础。我院护理系共18人,博士学位占10.53%、硕士学位占52.63%、学士学位占36.84%。因此,我院的高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偏少。因此,高校应注重对教师学位水平的培养与提高,并应大力支持青年教师继续深造的力度,逐步优化其学位结构。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中一部分教师的学位是后来取得的。因此,高校需要积极引进高素质、高学位的人才来优化高校的学位结构。为了优化高校师资队伍最主要的是高校应该要做到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的兼顾。人才引进与后续培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引进人才不仅仅是为满足学校的现实需要,更要使引进的人才能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他们更大的价值与潜能。[2]所以,为了使引进的人才在学校发挥他们更大的价值与潜能,高校就应该做好对人才培养的后续工作,比如,高校应该支持他们去继续深造,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听取与学习各种学术讲座,还可以组织老、中、青各层次教师开学术研讨会,高校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同时高校还要为人才做好后勤工作,众所周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需要因材施教,而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因才培养”,最终做到“才尽其用”。因此,高校应该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创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这样不仅仅可以让高校人才不断吸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学习新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国际学术新动向,开阔学术视野,充分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重视护理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培养

高校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培养既有创新能力又有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保障。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高等人才培养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3]护理专业是以实践为主的技能型专业,因此,对护理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如我院的护理系有13名教师都有临床工作的经历,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能更好的运用在护理教学中。在护理教学上这些师资有着显著的优势。他们在授课中,能熟练运用案例教学等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护理专业课变的简单易懂。因此,高校为了加强对护理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培养,应该多让教师到医院和各大高校进修学习,让青年教师到医院定岗实践,以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增强临床实践能力。

3.提高护理专业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并改变其教、科研模式

现在高校的发展科研的趋势,科研能力以成为教师素质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指标、成为推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教师由于迫于个人发展和晋级压力,重视发展科研,而往往忽略了教研。但是也不是说高校教师的职责就是上好课,他们必须同时也肩负着科研工作,钱伟长院士在谈及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说:“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4]因此,教研融合显得非常重要:第一,让教师在教学中搞科研,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和个人发展压力,第二,教研融合充分发挥教、研的互补带动作用,帮助教师在保证科研发展的同时,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在给学生上课是遇到的课题,把它转化在科学研究当中,不仅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发展科研,同时还避免了目前高校中“重个人发展,轻教学教育”的不良现象。第三,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最大的搞学术科研的成就感、体会自己研究课题的乐趣,在学习与科研中学会如何思考、运用所学知识找出探索科学研究的方法、并懂得如何运用其方法。第四,教研融合可以使高校的管理上有所改变,将以前的教研与科研都要管理变成教、科研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在管理上人力与财力资源上的节省。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教研融合”,则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准备环节中,要对于所教授的专业知识背景了解清楚、重点领域深入把握、专业发展动向了然于心、经典课题与案例心中有数、前沿问题经常跟踪,并在此基础上提炼教学内容。在教学计划制定的环节,教研融合要求教学方式,教学进度、章节安排可以根据教、研计划“个性化”调整,但是前提是符合专业学习的逻辑性、合理性、并保证最终能良好地完成教学目标。[5]如护理教师在护理实践课上教授护理实践操作—酒精擦浴,其中就是冰袋的使用方法,学生们就互相讨论如何来更好的使用冰袋,冰袋的形状如何更贴近人体的形态,如何做到冰袋的重复使用。通过这一系列问题来引出科研方向,可以根据人体的形态来设计冰袋的形状,可以根据热宝原理来研究冰袋,就产生了化学冰袋。这样就可以通过教学来带动科研,并使学生也参与其中,使学生充分感受科研的魅力,并告诉学生科学研究并不难,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造福社会、惠于人民,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也提高教师本身的科研水平。

4.培养护理专业教师具有双语教学能力

随着护理专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器材、医学书籍和参考文献,同时一些国际化医院对护理工作者的外语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说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开展护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自我提升并同时提高教师及学生的英文水平,有利于开展高校国际化交流,同时为国际输送大量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双语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英语水平,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在学习上没有语言环境,所以学习英语,特别是英语的口语、听力是比较困难的。但是,随着高校教师的学历不断的提高,现在高校教师都是硕士或博士学位,而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获取对英语的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提高高校教师的英语水平对科学研究也有很大的帮助,毕竟现在有很多科学文献都是英文的,而且要发表SCI、EI及大部分的核心期刊,论文都需要有英文的摘要。因此,说明了提高教师的英语能力,不仅可以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素质及学士水平,还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最重要的是可以更好的发展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必须加强师生课上、课下的不断交流。[6]特别对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下课时候要多加辅导。并且上课前要提前让学生预习所学内容,也是取得满意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平时多看英语书籍,研究本专业的英语文献,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沟通与交流,共同进步与提高。

5.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产教融合模式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校教育的培养人才模式也有所改革,由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到现在的就业型人才。因此,国家大力推行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产教融合是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养成、技能历练、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不仅能促进高素质劳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还能将高校和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7]护理专业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专业,其护理理论是护理临床实践的基础,而为了培养高素质护理人员要以做好护理临床实践教育为基础。因此,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是护理教育的最终发展趋势。教学模式从以前的先讲护理理论知识后进行护理实践讲解,改变成现在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同时应该借鉴国际的护理教育模式,每个有护理专业的高校都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在讲授护理理论知识的同时,由本学科的带教教师分小组带领学生去医院学习并实践,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高校应鼓励教师不仅在学校上课,并积极的到医院实践学习,既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可以将新知识、新技能,更好的运用到教学当中。同时,也可以请医院的临床医生到学校讲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真正了解医院需要什么,我们要学什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8]总之,高校想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优化高校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顺应国际趋势、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的客观要求。[9]

参考文献:

[1]美君,盖志毅.高等学校师资结构:指标问题优化.内蒙古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1(2)042.

[2]毛丹.高校“柔性引进人才”的成效、局限性及变动趋势.现代教育科学,2008(6).

[3]赵晓妍,高柏臣,于雁南,王丽,郑爽.关于提高高校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研究.河南教育高教版,2015(4)17-19.

[4]阎红灿,张淑芬.大学教育本质的回归——科研转化教学.大学教育,2015(9)16.

[5]刘子贤,齐炜,杨明.提高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教研融合”教学方式.赤峰学院学报,201329(2)207.

[6]李春卉,李丽朝,马春艳.护理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护理学杂志,2003(10)90.

[7]战慧云.服装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15(50)233-234.

[8]徐楠.以就业为导向的机械专业教学研究.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1)32.

[9]张浩.教师发展中心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实践作用.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7)50.

作者:董光宇 刘强 刘新 单位:辽东学院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