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发展进程的加快,教育部门对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而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和操作技能水平,增强教育成效。因此,推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进程是必要的。分析了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学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从该课程的教育内容来看,具有特殊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然而,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足,在降低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阻碍高职护理学专业教育的发展进程。所以,高职教师有必要结合当前课堂教学实际,深入分析其问题,以探寻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路径,促进护理学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陈旧。近年来,高职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进程不断推进,其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对培养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新教育时代下,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较为陈旧,不能适应护理专业教育未来的发展需要。首先,临床护理技术与方法相对传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临床护理理念与技术不断更新,但高职护理教材未能与时俱进,导致其护理技术方法陈旧,不能满足新时期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其次,理论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导致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脱节。一旦护生走向临床实习岗位,需要从头学起,暴露出学校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华而不实的问题,应予以改进[1]。
(二)教学模式单一。从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模式相对单一。首先,实践训练以模拟操作技能训练方式为主,教师重视对学生开展单项护理操作方面的训练活动,忽视“沟通技巧”“人文关怀”等培养,导致学生对护理操作程序进行机械式的记忆,未能灵活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其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未能在学生临床见习、阶段性实习之前,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导致学生接触临床的时间较晚,其对护理技能的掌握能力不强。最后,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相对不规范。如,在带教中,教师未能给予护生接触患者的机会,仅凭“小课堂”的形式,对护生加强理论教学等,不利于护生专业技能素养水平的提高[2]。
(三)教学评价不合理。教学评价是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最后环节,也是尤为重要的环节。所以,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教学评价工作。然而,在实践中,教学评价方法相对单一。如,将学生临床实习的某一次考核成绩作为妇产科护理学课程实践总成绩;再如,考核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不合理,重视学生护理操作步骤,忽视对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等指标,导致学生未能对实习过程予以更高的重视,更有甚者,部分护生在考试前“临阵磨枪”,其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相对不扎实,难以胜任未来临床护理岗位的实际需要[3]。
二、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在兴趣的基础上,学生会自觉、主动、深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且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就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而言,主要研究女性的生殖系统相关内容,男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对此,教师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为其深入学习创造内在动力。首先,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观念,尤其是男护生,使之对妇产科疾病及护理课程内容有正确的认知,并以客观的视角来看待该课程。其次,使学生感受到孕妇孕育新生命的伟大过程,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感知情怀,有助于学生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并对妇产科护理专业给予积极的认识。最后,为学生营造轻松有利的学习氛围,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学好妇产科护理学课程[4]。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应遵循“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原则,将学校教育内容和临床工作岗位相关联,以拉近学生和护理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对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有必要对课程教学内容加以改革。首先,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应加强对临床工作内容的融入,通过临床真实案例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临床症状与解决临床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临床判断性思维能力。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传授理论和技能知识,指导学生开展临床见习、实习,以内化护理专业知识和强化专业技能,并在临床实践中深刻反思和提升自我综合能力。最后,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如“流产”章节中关于患者心理特点内容的讲解中,对学生开展人道主义思想教育,使之保持一定的仁爱之心[5]。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推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实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尤为重要。首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在学校教育中,模拟医院真实环境而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其次,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的实施。该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通过有效的角色扮演,逐渐掌握临床护患沟通等技能,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应用PBL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将临床问题引入课堂,鼓励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教学案例,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案。该模式下,学生能够以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为全面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打造专业教师团队。高职学校师资力量是影响人才培养程度的重要因素,就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而言,要加快教学改革的脚步,学校必须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首先,学校对教师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使之能够走向医院妇产科工作岗位,积累实践经验,以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进而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临床真实案例的教学内容,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又有助于为学生传授更为有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其未来护理工作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其次,学校方面积极邀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莅临学校进行教学指导,促使教师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创建一支“双师型”的高素质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优势[6]。
(五)促进教学评价改革。教学评价是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评价指标能够客观反映教学质量。所以,新时期背景下,要推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应注重优化教学评价环节。首先,力求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包括教师授课情况、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等维度,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并加强合作探究。其次,实现多元化评价,主要从学习过程评价、学生满意度、理论与实操课程测验等方面展开评价工作,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7]。
三、结语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医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有更高标准的要求,只有通过高效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和提高护生的专业素养,为其后续护理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评价不合理等问题,要推动该课程教育改革的进程,教师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三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四是打造专业教师团队;五是促进教学评价改革。基于此,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护生的护理专业技能水平。
作者:庄佳娥 单位: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