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救护理

急救护理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急救护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急救护理

现场猝死急救护理思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1)院前急救及到急诊科现场猝死患者,目击者认为发生猝死时间在3min内(排除久病衰竭死亡患者及重度外伤患者);(2)心肺复苏成功标准:心脏恢复自主搏动和(或)自主呼吸,窦性心律超过12h;(3)复苏成功时间是指从开始胸外心脏按压进行心肺复苏,到自主心跳恢复并成功维持时的时间。选择2009年1月一12月我院收治的现场猝死患者58例为观察组,男40例,女l8例;年龄32—67(40.58±12.63)岁。另选择2007年1月一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现场猝死患者116例为对照组,男78例,女38例;年龄3l~65(41.66±12.40)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施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急诊护理流程,根据医嘱进行急诊抢救护理工作。观察组按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抢救。由科主任及护士长在临床路经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心肺复苏的治疗护理最新进展,制订现场猝死患者急救护理路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按2005心肺复苏指南对病情进行快速评估判断,确定无心跳呼吸后立即进入急救护理路径。院前现场第1步由护士1min内给予清理呼吸道开放气道(置El咽通气管)并置呼吸气囊,然后由护工或司机协助按压呼吸气囊(在急诊科或医院内抢救可由另~名护士行呼吸气囊辅助呼吸),由医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第2步要求护士在2min内建立静脉通路(首先选择上肢较大血管进行穿刺,全部采用留置针)。2min内行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并遵医嘱用药,同时做好除颤准备。第3步根据患者不同状况采取其他急救措施。

1.3观察指标比较

点击阅读全文

院前急救护理的救护程序

1对生命体征的测量与观察

主要是对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的观察和测量。急救人员用压眼、呼叫、轻拍的方法快速确定伤员的意识状态包括伤病员是否清醒、嗜睡、深浅昏迷等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是否正常。检查伤员有无呼吸,气道是否通畅,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等情况。听诊心脏扣挠动脉或颈动脉是否有搏动往意脉率和脉律。如触不到挠动脉搏动提示收缩压降至8010朴洲g以下加触不到颈动脉搏动提示收缩压下降至以下。快速确定是否对伤病员采取急救复苏措施。测量血压确定伤病员血压是否正常过高或过低。用手触摸伤病员皮肤、月支体温度有无冰冷、发凉、发汗等情况。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必要时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2根据病情对伤病员全身进行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要充分暴露伤病员身体各部位,迅速检伤,以利发现是否有直接危及伤员生命的体征。检查伤病员体表有无出血如有出血,立即设法止血。触摸伤员头皮、颅骨和面部是否有损伤或骨折。检查耳、鼻有无出血或液体流出。观察眼球及晶状体是否正常有无结膜出血、角膜异物等。观察口唇有无紫给,口腔内有无出血、异物或牙齿脱落是否存在口渴、口干。检查颈部有无损伤、出血、僵直、活动抵抗及棘突压痛等。检查胸部有无肋骨骨折和开放性伤口。询问是否存在胸痛及疼痛程度。听诊肺部观察呼吸情况,吸气时两侧胸廓是否对称。检查腹部有无膨隆、包块有无腹胀、疼痛、疼痛性质、疼痛程度。是否有腹式呼吸、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腹部有无伤口出血。对于急性创伤和伤病员不可盲目搬动伤病员。应先检查脊柱及两侧软组织有无畸形、压痛、肿胀等体征。动作要轻。检查骨盆有无疼痛和骨折俩手分别放在伤病员骸部两侧轻轻施加压力。观察外生殖器有无损伤。检查四肤有无肿胀、疼痛有无畸形往意关节活动是否正常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末梢循环情况。

3根据急救现场伤病员的发病情况、生命体征进行必要的检查

立即对伤病员的病情作出初步判断池可借助仪器检查,取得相关资料加以判断。

点击阅读全文

癫痫患者急救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选取40例患者,均符合《神经疾病》诊断标准。4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男37例,女3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7.2±7.3)岁,发病时间2~3h。

1.2排除标准

①有恶性肿瘤、全身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②6个月内受过重伤或有手术史的患者;③不接受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3基本方法

点击阅读全文

车祸伤员急救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急诊科接诊了5批共50例车祸伤员,男31例,女19例,年龄7~70岁。颅脑损伤患者10例,四肢骨折35例,血气胸5例。

1.2方法:在接到这次重大交通事故受伤患者电话后,我院急诊科在总结了以往救护经验,拟定出了对批量车祸伤员进行院前和院内急救护理模式,急救内容主要包括接诊、现场检伤分类、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等,把这些急救模式应用在5批50例车祸伤患者的抢救中。对患者进行院内规范化的急救护理。在院内的抢救过程中,抢救成功率为98%,已经留院观察。

2急救护理模式流程

2.1组织抢救队,做好救护工作:院方在接到事故紧急电话的时候,医院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救援小队,医务科要站到第一线,还要成立一个卫生护理小队,对救援小队的后续工作进行处理。两个小队要听从领导的指挥,不能慌乱,由医院负责该区的护士长对整个局面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安排的时候要对事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合理的主次安排和治疗程序。由于伤员是大批的,所以,当伤员到了医院之后,护士要在第一时间对每个伤员的伤情进行分析和统计,统计出各个的病情,进行先后不同程度的治疗。在重病者出现严重的伤情和昏迷的情况下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静脉通路,并且向患者体内补充血量。卫生小队要及时清理患者身上的脏东西,比如,清理口部的分泌物、泥土等,清理后给患者输上氧气。流血的地方要尽快的止血。与此同时,要较快的准备好抢救器械、气管切开等各种抢救设备。医生要在患者从进医院后1h内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呼吸通道,等到身体平稳了以后,再进行下一步手术。车祸导致的主要是内部伤和身体一些关节的骨折。准备工作都做完了之后,要把患者送到抢救室进行有效地抢救。医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重病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为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赢取时间。

2.2由抢救的难度配置护理人数:重病伤员在抢救的过程中的护理人员的配置。如果是1名重病者,需要有3名护士进行配合抢救;对中度伤员,3名护士可以负责3~8名伤员;如果是轻伤患者,1名护士完全可以负责救治多名伤员。如果是大批量的轻伤患者,几名护士可以进行具体的分工,比如,由1名护士专门负责对伤员登记挂号;另一名护士负责对轻伤患者进行身体观察等,形成一个流水流程的分配。这样的好处是,既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也加强了工作的质量。护士在此中的工作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当医生还没到来之前,护士要先给患者进行身体的基本检查,比如,心、肝等一些器官。护士也要适当的做一些安慰的工作,使患者家属的情绪能够平稳下来。

点击阅读全文

急救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分析在严重创伤时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严重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按急救护理路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抢救时间、死亡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接诊严重创伤患者时,及时按急救护理路径给予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干预;严重创伤

严重创伤(SevereTrauma)是指人的身体组织或器官的连续性破坏并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的状态,多见于多发性创伤和复合创伤[1]。其致伤因素较多,如交通事故、工程事故、打架斗殴、火灾、建筑物倒塌或砸伤等都可导致严重创伤的发生,患者常常伴有窒息、挤压伤的存在,伤情重、病情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2]。一旦接诊严重创伤患者,必须积极主动,争分夺秒,及时准确地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才能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本院自2014年2月起,按急救护理路径对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共收治严重创伤患者90例,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6~61岁,平均年龄33岁。受伤部位:颅脑损伤31例;多发伤19例;腹部损伤12例;四肢损伤10例;胸部损伤8例;泌尿系损伤6例;骨盆骨折4例。闭合性损伤65例;开放性损伤25例。按C(循环)、R(呼吸)、A(胸腹部)、M(运动)、S(语言)评分法评分均小于7分。患者受伤前均身体健康,受伤后均需进行急诊手术或入院治疗。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4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2014年2月~2015年1月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点击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