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急救护理论文(共6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98例严重创伤患者,男74例,女24例,年龄2~67岁,平均年龄38.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4例,高处坠落伤21例,斗殴伤8例,挤压伤5例。就诊时间为受伤后10min~1h。98例中四肢骨折41例,颅脑损伤21例,骨折合并腹部损伤19例,颈椎骨折7例,肝破裂5例,大动脉损伤2例,血气胸3例。入院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和意识障碍,其中15例因入院时伤情过重已死亡。
1.2结果
本组98例严重创伤患者中,排除入院时已死亡病例15例,83例严重创伤病例经早期积极抢救,77例成功脱险,6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2.77%。
2护理
2.1及时评估、迅速判断患者伤情
创伤后的第1h在临床上被称为“黄金1h”,这个阶段现场急救、中途转运、急诊救治情况直接决定了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严重创伤患者发病急、伤情严重而复杂、变化快,常合并有不同程度休克,快速准确判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首先了解患者受伤时间、方式和部位,根据患者神志、瞳孔、对光反射、脉搏、呼吸、血压、末梢循环情况、肢体活动、有无畸形、活动性出血等情况作出初步伤情判断,明确处理重点,配合医师进行急救处理。
2.2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重创伤患者因呼吸道积血、呕吐物滞留等,常伴有呼吸道梗阻,应及时清理,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氧气吸入,提高血氧浓度,有效改善患者缺氧状态。
2.3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迅速恢复有效循环
严重创伤患者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是休克和出血,患者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快速补充有效血容量是抢救严重创伤休克的重要措施。立即使用留置针建立2~3条静脉通道,快速补充平衡液、代血浆等,及时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条件允许者,可行中心静脉置管,根据患者血压、中心静脉压监测,快速补液。保留尿管,准确记录尿量,检测组织灌注量及肾功能情况。
2.4处理伤口,及时控制出血
严重创伤患者常有开放性骨折、血管损伤,伴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控制出血,可根据出血部位,采用指压或敷料、绷带加压包扎等方式止血,遇肢体有活动性大出血,可使用止血带止血。妥善处理骨折:四肢骨折妥善固定,严禁将未彻底清创的开放性骨折复位;脊柱或骨盆骨折患者搬运中,使用木板或铲式担架,最好采取仰卧位,避免随意搬动患者,避免或减少二次损伤。创伤导致胸部损伤:张力性气胸者应迅速给予胸前穿刺进行减压;开放性气胸者应迅速封闭胸部的伤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状态。
2.5动态伤情检测
严重创伤常因创伤部位不确切,容易漏诊,急救人员在抢救同时,应每10~15min观察病情变化1次,并做好记录。颅脑损伤者,重点观察神志、瞳孔、意识、生命体征等变化,警惕颅内高压、脑疝等危急症状的出现;胸部创伤者,重点观察气促、发绀、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症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反常呼吸”、“纵膈摆动”、颈部皮下气肿等,有无心包填塞的征象,一旦出现紧急配合医师进行抢救;腹部创伤者,了解致伤原因、部位、时间,重点观察腹部体征和血容量不足征象,警惕脏器损伤,积极配合医师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考虑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必要时行床旁B超、X线检查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骨折患者注意搬运方法正确,避免搬运时损伤软组织、血管、神经,伤口包扎者,注意伤口敷料是否干燥,出血是否停止。
2.6心理护理
严重创伤因其发生突然,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可能导致身体伤残等情况,患者承受着身体上、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伤痛,多数伴有焦虑恐惧心理,急救人员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和安慰工作,及时讲解病情进展,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权,并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急救技能,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稳定他们情绪,从而理解并积极配合抢救工作。
3讨论
严重创伤不是创伤部位的简单物理叠加,而是多种伤情相互作用的结果。严重创伤患者病情复杂,伤情重变化快,医护人员必须本着“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争分夺秒地对创伤患者采取及早、正确规范的抢救措施,为严重创伤患者赢得抢救“黄金时间”。在严重创伤患者抢救中要求急救护理人员,应有精湛的急救技能、敏锐的观察力和较高的应变能力,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在荣单位: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
第二篇:胸腹联合伤的急救护理
1临床资料
我院2000年~2002年收治了23例患者中,男18例,女5例,年龄18~60岁。闭合性损伤19例,开放性损伤4例。其中交通伤15例,刀刺伤4例,高空坠落伤3例,挤压伤1例。血、气胸8例,肋骨骨折10例,肺挫裂伤4例,肝脾破裂9例,胃肠破裂6例,腹膜后血肿3例;抢救成功19例,死亡4例,均死于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率82.6%。
2急救措施
2.1迅速判断病情外伤后1小时是急救的黄金时间,护士在接到患者后,迅速对伤情作出判断:①观察面色及口唇有无异常,观察胸部呼吸运动是否对称;②对意识状况进行详细地了解;③观察伤员的呼吸有无异常,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判断呼吸道通畅情况;④通过测脉搏,观察皮肤色泽及湿润度、末梢循环、颈静脉充盈情况,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况;⑤密切监测血压,观察尿量变化,明确是否有休克发生。初步评估判断患者有无合并颅脑创伤、脊柱损伤、泌尿系及四肢等部位的损伤。
2.2重视呼吸道管理,保持良好的通气急救:首先要注意危及生命的呼吸问题。对胸腹联合伤的患者来说,影响生命的因素有通气不足、呼吸动力学改变。通气不足可能为异物或血块阻塞呼吸道,或中枢损伤影响呼吸频率和节律,应迅速清除患者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血块、假牙等异物,及时吸痰。密切注意呼吸情况,警惕气道阻塞,有舌根后坠者将舌根拉出,并置口咽管,给予氧气吸入,松动的牙齿要防脱落,昏迷者头偏一侧防止误吸。呼吸动力学改变主要指通气功能正常,而因肺或纵隔不正常运动引起,如多发性多段肋骨骨折导致的胸壁反常运动、开放性气胸导致的纵隔摆动、张力性气胸导致的压迫等。对于这种情况,立即给予胸部固定。开放性气胸立即封闭伤口,张力性气胸立即做闭式引流。必要时还可紧急采用气管内插管、环甲膜穿刺、气管切开并辅以人工辅助呼吸,改善呼吸功能以缩短缺氧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2.3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机体循环血量:患者入院后应尽早建立2~3条静脉通道,选用18~22号静脉留置针,穿刺选用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和大隐静脉,以保证液体能快速输入。补液种类先予晶体液再予胶体液,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比例为2∶1,补液速度要快,一般在前半小时内争取输入晶体液1500ml左右、右旋糖酐500ml,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大量失血者应输全血,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者,尤其是在处理活动出血的患者时,仅给予少量的平衡液,使机体血压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失常。
2.4胸部损伤的急救:胸部损伤分为闭合伤和开放伤,多数胸部损伤的患者经正确简单的处理即可解除危险,而需要开胸手术或较复杂处理的仅占少数。由于胸部解剖结构的特点以及负有重要生命功能的心肺大血管所在,故一旦发生严重损伤时,势必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引起急剧的病理生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胸部损伤的患者应高度重视。严重的胸部损伤包括肋骨或胸骨骨折、气胸、血胸、血心包、肺或支气管损伤、食管、横膈或导管的损伤等。对于胸部开放的患者,因胸壁缺损使胸膜腔与外界相通,空气可随呼吸自由出入胸膜腔,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胸膜腔正常负压完全消失而成正压,伤侧肺完全萎陷,纵隔向健侧移位并压迫健肺而严重影响肺的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纵隔随呼吸运动时两侧胸膜腔压力的改变而左右摆动(纵隔摆动),可引起或加重胸膜肺休克;伤侧肺内残气随呼吸在两侧肺内对流而无气体交换,加重了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胸膜腔负压消失及纵隔摆动,严重影响静脉血向心回流而导致循环功能障碍。急救处理是立即用无菌纱布封闭开放的伤口,以免呼吸时纵隔随呼吸来回摆动而干扰呼吸功能,纠正反常呼吸运动;张力性气胸见于胸部严重闭合挤压伤、穿透伤,严重的肺裂伤或支气管损伤。肺或支气管伤口呈单向活瓣状与胸膜腔相通,随吸气时气体溢入胸膜腔而在呼气时不能被排出,致使胸膜腔内气体有增无减,使腔内压力急速增高。紧急处理可在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用粗针头穿刺排气减压以缓解症状;胸腔积液或气胸危及生命的患者,应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血胸是胸部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70%胸部损伤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血胸。小量血胸可无明显症状,中量以上的血胸可产生失血性休克及胸内积血压力增高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血胸的诊断不困难,关键是在诊断时需进一步确定胸内出血是否仍持续进行。有下列几种情况应考虑胸内出血仍在持续:患者经积极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治疗后临床病情仍不稳定不改善,或暂时改善后又很快恶化;经胸穿抽得胸腔内血液很快凝固;通过症状体征X片的变化比较,证明胸内积血在胸穿抽液后又重新增长;实验室动态检查血红蛋白、血球压积呈进行性下降;胸腔闭式引流的引流血量每小时≥200ml并持续2~3h以上。血胸的治疗主要是防止休克,同时通过引流尽快排除胸内积血,以解除对胸内脏器的压迫使肺尽快膨胀,同时给予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确定胸内有持续活动性出血者,应在积极准备后进行开胸探查术。多发肋骨骨折部分胸腔塌陷者,则应行牵引固定胸壁。如果局部胸壁由于肋骨骨折而影响呼吸、咳嗽、咯痰、排痰等,则应立即予以多头胸带固定。对需要胸腔引流术者,要正确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术。
2.5腹部损伤的急救腹腔器官损伤包括空腔器官和实质性器官损伤,如胃、十二指肠、结肠、肝、胆、脾、肾等器官。腹部最基本、最实用的检查是望、触、叩、听,而其中最具价值的是触诊,因为他可了解伤员有无腹部的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这些均可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腹部闭合伤予行腹腔穿刺、B超检查、X线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内脏出血。腹腔穿刺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他可协助了解腹腔内有无积血等情况。B超检查可提供腹腔实质性器官破裂的证据,因其可发现腹腔有无积血、有无局限性血肿、实质性器官包膜是否完整等。腹部X线检查可协助发现腹腔空腔器官有无破裂。实质性器官破裂可发生两种情况,即全层破裂腹腔积血和包膜下血肿。对于前者,可用腹腔穿刺、B超检查确诊,急救处理是紧急进行手术。对于包膜下血肿,应根据情况卧床密切观察,可用B超检查监测血肿的大小变化,必要时进行手术探查。怀疑肾损伤要留置尿管接引流袋,密切观察尿量及颜色,若有肉眼血尿则提示有肾脏损伤。
2.6注意保暖胸腹联合伤的患者,病情严重,伤情复杂,明显外伤和隐蔽性外伤同时存在,开放伤和闭合伤同时存在。损伤范围大,出血量多,导致循环功能差,患者容易出现四肢湿冷、发抖,应及时调整室温,必要时加盖棉被,冬天天气太冷时使用取暖灯。
2.7完善术前准备工作:该类患者往往存在多脏器损伤,严重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此时机体处于全面应激状态,其多个部位创伤的互相影响很容易导致伤情迅速恶化,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紊乱而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手术处理。护士应配合医生立即完善相关检查,妥善进行术前准备。
3讨论
针对胸腹联合伤的患者来说,发病来得突然,病情复杂、严重,神志清楚的患者肯定会出现紧张、焦虑、绝望的情绪,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周到,充分理解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心情,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鼓励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通过对23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到护理人员本身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关系到抢救是否成功。作为急救护理人员,平时应该多学习各种有关急救新理论、新技术,多参加各种重症患者监护学习班,熟悉各种医疗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平时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掌握各种急救技能,不断提高急救护理人员的急救水平,这对于加快抢救速度、缩短诊治时间、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生存质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乐贤张映芬李雪雁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第三篇:情景模拟与急救护理实训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我校2010级护理学本科班162名同学,其中男生8名,女生154人.将调查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人,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考核;对照组82人,采用传统方式进行一对一考核.两组学生均是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带教老师课上培训观察组在急救护理实训课上,学生分小组设计病例,采取病例情景模拟教学.教师授课时在强化理论知识后,对病例设计进行指导,着重强调操作的流程动作和手法,进行技术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对急救技术示教后,学生对每个急救技术进行程序化练习,达到一定熟练程度.
1.2.2成立培训小组将观察组学生随机分为若干组并选取组长,每组成员3-5名,组长负责组内成员对病例设计进行分工.在查阅相关急救知识的基础上每组自主设计案例进行角色扮演,要求案例必须将考试学习的项目贯穿于病例中.
1.2.3考核的实施考核项目是急救护理学课程中的“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心电监护仪的使用”三个实训项目.教师将前期同学们设计的案例编号,让同学随机抽取一组病例.对照组同学采取传统的一对一的方式对三个项目分别进行考核.评分标准都以“河南省护理技能大赛考核评分标准”为依据.
1.2.4发放调查问卷根据构建主义和元认知学习理论,从学习的兴趣、对操作技术的掌握、对临床角色的理解、对情景模拟考核方式的认可度等方面,设计问卷,调查在急救护理学课程中进行情景模拟考核方法的效果.此次发放问卷共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调查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1.0中相应程序进行统计学处理.
2讨论
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学生较快地适应现代护理模式,教师在传授护理技能的同时,更加突出“以病例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教学,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评判性思维、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很多高校都提出要加强实训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通过对观察组80名学生调查发现,观察组的全部学生都喜欢情景模拟考核,并且认为这种考核方式能加深操作技术的掌握和提高对临床角色的理解力.由此可见,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改革,无论是在教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都得到认可.
2.1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观察组中有54人对情景模拟能增加课堂学习的兴趣持认同观点,占观察对象的68%.在情景模拟考核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到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反之,传统一对一的的技能考核虽然看起来正规,但缺乏趣味性,单调枯燥,学生只是掌握了技能操作的流程,不能根据病情采取具体的措施.
2.2促进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融合从表一可以看出有56人认同情景模拟能加深操作技术的掌握,占观察对象的70%.急救护理学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记忆深刻,即使现在刻板的掌握了,也不能够在临床急救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正确判断.理论知识的不牢固会影响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而采用情景模拟考核的方式生动形象,要求学生对病例理论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这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融合.
2.3实现了学生对护士的职业转换,加深了其对临床角色的理解从表1可以看出有47人认同情景模拟能加深临床角色的理解,占观察对象59%.现代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方法也发生根本的改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学校的理论教学有时会与临床新技术及实际情况脱轨,改革后的情景模拟教学则不同.在急救护理学实训课中采取情境模拟考核方式能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实现急救理论与临床急救技术接轨,为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4提高了学生技能考核成绩从表2的调查结果可能看出,观察组的考核平均成绩整体优于对照组的考核成绩.这进一步显示了情景模拟考核对于提高护理急救技术的成效.
2.5有利于增强教师自己继续教育的意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讲解员,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缺乏主动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积极性.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对教师知识面的积累、教学组织能力以及学习临床新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教师不仅要对各种急救知识融会贯通,而且更要重视临床实际及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内容丰富、质量较高的病例.
3存在的问题题与对策
3.1情景模拟考核的实施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表1调查显示,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被大多数学生肯定(约占65%),但一部分同学认为效果一般(25%认为有效果一般,10%不认可).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情景模拟实训对硬件的要求较高,它要求实训设备要尽量贴近临床实际环境,由于受实训条件和场地限制,情景设计很难贴近临床实际.在今后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实验设备的购置,还是实验室内涵文化建设都要尽量都要与临床医院保持一致,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氛围.
3.2情景模拟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不公平性情景模拟考核是通过分小组练习和实施的,因此比较活跃的同学往往会控制场面,而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明显不占优势.一些比较重要的、具体的操作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会由能力较强的同学完成,而内向的学生则会选择病人角色和一些次要角色,这样会影响部分同学对技能的掌握,过一步影响培训效果.针对这些情况,带教老师要一定的引导,适当调整学生剧情和角色安排,不忽视性格内向的学生.考核中,带教老师可以在每组中随机抽取一名没有具体操作或者扮演病人角色的同学,使其对于实施了操作的同学给予评价,并演示自己如何实施急救操作.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情景模拟考核的公平性.
3.3教学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习重点的偏移情景模拟式的练习和考核,往往是把操作技术贯穿于剧情里,这也存在一定弊端.剧情只是起到一个引线的作用,重点在于急救技术的操作.部分学生往往因为新鲜感,出现精力过度花费在情景上,而忽略了要掌握的急救技能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各种急救实训技术的掌握和运用.针对这些情况,带教老师在平时就要强调练习及考核的重点在于操作技术,最终考核要着重关注急救技能的操作与运用.带教老师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引导,防止出现重点偏移,使学生能掌握学习的重点.
4结论
通过本次考核及调查显示,情景模拟考核在综合急救技能考核中成效明显,受到了多数学生的肯定.这种创新型考核方式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对技能学习的效果,可以促进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
作者:丁书明单位:郑州华信学院医学院
第四篇: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大出血导致休克病例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剖宫产11例,经阴道分娩19例。11例剖宫产中宫缩乏力;19例阴道分娩中宫缩乏力,8例胎盘植入、6例胎盘粘连、5例阴道裂伤。
1.2护理方法
1.2.1入院护理:在接待妇科大失血性休克患者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保持镇静,注意接诊时给予患者仰卧位,将患者的下肢和头均抬高25°左右。在从急救人员处了解病情和发病经过的同时,还应将患者尽快安置于特护室,并给予意识、体温、呼吸、心跳、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测量,以急救氧护理。对患者病情轻重进行迅速判断后,立即通知ICU室与手术室。
1.2.2入院后护理方法: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在5min内建立静脉通道2条,为防止患者失血过多,1条给予迅速补血;另1条扩充血容量,同时为纠正酸中毒,还应用抗生素静脉注射,并防止发生并发症。并对尿量进行严密观察,当尿量>30mL/h时,说明尿液循环状态良好;尿量若<20mL/h时肾血流灌注不足。此时患者如果出现脉压降低、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情况,为防止加重休克,防止肺部及口腔感染,应配合医生做好休克患者口腔护理,之后做好皮肤护理。
2结果
经过抗休克急救护理后,30例患者中19例在缓解临床症状后,送入手术室行手术,后痊愈出院。其余患者在ICU实或特护室中进行急救,经过抗休克急救护理后痊愈出院。救治成功率100%,住院天数最长86d,最短4d,平均23.6d,无一例发生死亡。
3讨论
因急性循环障碍导致组织血液灌注量严重不足,导致身体各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障碍的全身性病例过程则为休克。如果未得到及时的诊治,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死亡。在对失血性休克进行急救护理过程中,急救的前提就是以患者为核心、与医生的积极主动配合。在诊治护理前,应对药物进行合理选择,弹簧钢圈、真丝线段、明胶海绵等都是急救中常用的药物,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应对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液体出入量以及生命体征等。对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水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并作出记录。颈静脉充盈情况以及皮肤的颜色也应注意,并对休克改善的程度以及扩容效果进行正确估计,例如:对于已有子女、病情重、发病急的患者应行根治性手术;输卵管修补术应对于渴望生育的患者实施等。本研究中,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剖宫产11例,经阴道分娩19例。11例剖宫产中宫缩乏力;19例阴道分娩中宫缩乏力,8例胎盘植入、6例胎盘粘连、5例阴道裂伤。接诊时给予患者仰卧位,将患者的下肢和头均抬高25o左右,对患者病情轻重进行迅速判断后,立即通知ICU室与手术室,建立静脉通道2条,1条给予迅速补血;另1条扩充血容量,同时为纠正酸中毒,还应用抗生素静脉注射,并防止发生并发症。并对尿量进行严密观察。当尿量>30mL/h时,说明尿液循环状态良好;尿量若<20mL/h时肾血流灌注不足。综上所述,在临床妇产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就是失血性休克,因此,应给予其治疗和抢救必要、足够的重视,紧急救护妇产科失血性休克过程中,静脉通路应于手术前有效建立,手术过程中应对患者尿量的变化和生命体征进行严密地观察,并熟练配合手术医师对患者进行抢救,术后给予必要、合理的护理。经过抢救后,患者恢复生命体征,也应采取及时、必要的护理方法,这对患者病后康复有着直接的影响。
作者:杨东芳张会玲单位:黄陵县人民医院
第五篇:妇产科急性出血的急救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妇产科急症术治疗的35例有出血情况的病患,年龄分布在18到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3.1)岁。在这些病患中有10为流产后出血,13例为剖腹产术后出血,12例为经阴道生产后出血。
1.2方法:①树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病患入院治疗时起,护理人员需要热情的接待病患及其家属,使病患不会感到紧张,排除其因疾病产生的不良情绪等。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病患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为其介绍医院的基本设施及情况等,同时还需要将病患的基本病情及其治疗的方法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对病患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需耐心解答。及时将医嘱告知病患,同时对于需要做检查的病患,需要提前告知其检查的时间以及检查需注意的相关事项。②休克的处理:对于发生休克现象的病患需要及时为其进行抗休克治疗,补充氧气,同时在静脉通道为其补给血容量等。③术前准备: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与手术的需要,在手术前将需要的设备仪器以及药物等准备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④术中配合:护理人员在病患进行手术前,需要护送病患进入手术室,如果病患因疾病烦躁,出现不配合等现象,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开导病患,必要时可使用一些器具将病患的肢体进行固定。在手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将手术中会使用到的抗生素等配制好,同时若病患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呕吐等情况,护理人员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在手术进行中护理人员需要时刻观察病患的生命体征数值变化情况,以便为病患及时补充氧气或是血容量等。⑤术后观察与护理: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将病患护送回病房,同时进行24h的心电图监测,每过30min,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患的血压、心理、脉搏以及体温等情况做一次记录。待病患的生命体征数值平稳后,可将心电图检测仪撤掉。护理人员还需对病患手术后会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密切的观察,一般此类手术后容易出现发热等情况,这主要与一些局部的组织出现坏死等情况有关。同时病患还有可能出现运动障碍、下肢疼痛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与医师做好沟通工作,及时将相关的情况告知医师,以便做出相应的治疗。
2结果
在对所有病患进行急救护理干预后,35例病患均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完成后8到9d后痊愈出院。
3讨论
对于妇产科急症术中的出血情况,在进行急救干预时,需要引起护理人员的足够重视,这不仅关系到病患的生命安危,同时也关系到护理人员的白衣天使的形象。本次实验选取了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妇产科急症术治疗的35例有出血情况的病患,对于这些病患主要采取的护理干预包括热情的接待病患及其家属,树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发生休克现象的病患需要及时为其进行抗休克治疗;在手术前将需要的设备仪器以及药物等准备好;手术中会使用到的抗生素等配制好;手术完成后进行24h的心电图监测,每过30min,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患的血压、心理、脉搏以及体温等情况做一次记录等,实验结果显示35例病患均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完成后8到9d后痊愈出院。实验表明急救护理干预对于妇产科急症术中出血的病患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海丽任锁霞单位:黄陵县人民医院
第六篇: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的资料来自本院从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急诊时救治的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共有65例。其中女性患者共16例,男性患者共49例。患者的年龄在18~47岁之间,平均的年龄为39岁。患者受到创伤的原因:交通意外伤的患者为16例,工作中受伤患者共37例,其他的创伤共12例。
1.2急救护理的方法
1.2.1全面性进行护理评估当患者被紧急送到医院后,护理人员应当马上依据患者的伤情以及临床的体征,准确的进行全面性的评估,及时、及早的预测到患者的主要脏器受损的程度,在必要时可以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措施。患者在被送到医院的最初的几分钟进行救治的质量,也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要素。首先,快速的建立静脉通路,可以用直接针头穿刺输液输血快速补充血容量。将患者身体的各部分全面性的暴露在外面,以方便、快速的查找危及生命的主要创伤部分,遵循先救命再治病的重要原则。同时,护理人员要详细地询问患者在遭受意外伤害时的具体状况,准确并迅速地做出对患者受伤情况的初步判断。其次,要全面性的去评价患者的伤势情况。通常情况下,因为急救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会涉及到多个科室,所以在评估患者的病情时,不能忽视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必须认真和仔细的观察,在观察病情时,要做到有充分的预见性,尤其是对患者的创伤外观的预测要有独特的敏感性,从而正确的去评估病情,及时而果断的进行处理,避免因为忽视而使某种小细节,而造成医疗隐患甚至是医疗纠纷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1.2.2患者的呼吸和体位护理在护理时,如果接到患者就治,可以将患者的头转向一侧,单初步怀疑为颈椎损伤的患者除外。先要取出患者口腔内的义齿和血块,仔细并且快速地查找是否有其它的阻塞气道的污染物后,及时的给予患者进行吸痰;在必要时要进行气管插管以保证患者正常呼吸。然后安置体位,并固定好受伤肢体,尽可能防止不必要的去挪动患者,以防止造成患者的再一次损伤,或者导致出现疼痛性的暂时休克现象。护理人员在必要时,可以给患者使用镇静剂类药物,通常宜将患者的头部和躯干抬高10~15°,下肢抬高到20~30°,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与静脉回流。
1.2.3严密的病情观察护理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并详细做好记录。创伤性休克患者属于特殊的患者,必须要求做特护的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要对患者使用监护仪来密切的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等状况。给予患者使用留置导尿管,可以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来判断毛细血管的灌流量是不是属于正常现象。其次是通过脉压的差变小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休克早期的主要特征。护理人员经过对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动态观察和分析,可以及时的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估,并结合自身的预见性思维,积极主动的配合医师来对患者实施诊断性的治疗。特别注意的是当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时,护理工作应当以抗休克为主要症状。对于出现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在进行抢救的同时必须做好配血与备皮等手术前的护理准备工作。
1.2.4完善规范化的急救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与医生默契的配合,共同实施有计划以及有步骤的协调工作。通过对患者密切的观察,准确的组织进行规范的抢救工作,再结合周到而又细心的整体护理方法,是成功抢救患者身体康复的最有力保障,更是提高患者以及其家属满意程度的主要措施。
1.2.5实施全程心理护理正确掌握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对患者身体康复的重要手段。由于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大部分属于突发意外导致的症状,患者和其家属就会出现情绪暴躁,容易引发语言上不和而造成护患之间的纠纷。此时,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心理方面的疏导,耐心的去对患者做好解释的工作,避免因为沟通不到位而影响到护患关系。
2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及时科学的急救措施和系统护理后,均健康出院,抢救的成功率为100%。
3讨论
临床上使用规范化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使抢救的工作忙而有序,并且有很高的效率,同时,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抢救技术,也是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的根本保证。对于创伤急救的护理,应当是以医院的危重症患者首诊负责制作为指导,并且以熟练的抢救技能做为基础,从而提高抢救的质量,本院所有患者经过及时科学的急救措施和系统护理后,均得到健康出院,抢救的成功率为100%。充分说明:规范的抢救护理工作流程,和完善规范化的急救护理,不仅能促进医护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的建立,而且还可以和谐有序的护理工作作风,推动各项护理工作,有利于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杨宣鹏单位:渑池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