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急性心肌梗急救护理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33~79岁,平均(56.2±2.3)岁。发病的首要症状表现为胸痛合并冷汗11例,其次为心力衰竭4例,休克2例,晕厥1例。既往病史包括:高血脂2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5例,胆石症3例。
1.2.1给氧护理:实施鼻导管给氧的方式,氧流量2~5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量,减少疼痛与缺血。
1.2.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于减缓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愈率有着关键作用。因发病急、心前区疼痛感异常强烈,患者难免产生焦虑甚至绝望等心理疾病,疾病承受力低下。因此,当患者疼痛加剧时,护理人员和家属应在旁陪伴,增强患者攻克疾病的信心,消除负面心理,以乐观开朗的心态配合各项护理。
1.2.3止痛护理:给予止痛类药物,并时刻监测患者的呼吸及血压变化状况,密切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药效功能及作用的发挥。
1.2.4饮食护理:护理开始后的4~12h以内,给予流质饮食,缓解胃扩张,随后选用低胆固醇、低脂类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理念。发病后12h内卧床休养,营造舒适宁静的护理氛围。
2结果
18例患者中,17例经急诊急救护理后病情得到有效地缓解,在随后的治疗中配合得力,最终治愈出院,1例由于并发心律失常而死亡,治愈成功率为94.4%。
3讨论
本研究显示,17例患者病情均得到缓解并最终治愈,但1例因心律失常而死亡,表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仍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致死的重要因素,所以,应结合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规律及特征,有针对性的总结出合理的急诊护理策略。
3.1加强心电监护:做好急诊急救的前期护理准备,确保急救设备及药品的供应及时,接诊之后应就地抢救,使患者去痛镇静。全部患者初入院即行心电监护,时刻观察患者体温、呼吸及血压等指标数据的变化规律,尤其要特别关注急救24h以内有无心律失常,以避免致死率,查看心电图的变化情况。
3.2充分吸氧,畅通静脉通道:吸氧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增强患者血液氧饱和程度,切实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心律失常出现率。本次研究中,11例患者就诊初伴有心绞痛加剧并有冷汗,嘴唇和脸色发绀,呼吸短促,需予以面罩给氧,30min后病情得以改善。表明早期吸氧可缓和心绞痛,缩小梗死范围。如若患者出现呼吸终止,则需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确保按时供氧。当患者入急诊科后,应畅通静脉通道,服用镇静、抗凝、溶栓药物,控制输液速度。溶栓治疗期间需构建两条静脉通道。
3.3实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心理表现及特征,科学调试情绪。对于十分在意隐私感的患者,要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带给患者的影响;针对情绪焦虑、波动明显的患者,需告知心理情绪与病症的关系,包括消极的精神因素带给疾病康复的负面影响,促使患者重塑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完成各项护理。
3.4缓解疼痛感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发作,疼痛感的加剧极可能使患者情绪紊乱并加剧病情,甚至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为预防心绞痛,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常规服用由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出品的消心痛,规格为5mg,5~10mg/次,2~3次/d;为快速镇痛,可肌肉注射哌替啶,注射剂规格为50mg/ml,25~100mg/次,剂量150mg/次,600mg/d。服药时查看患者病情动态,一经发现血压骤降或心跳加快的现象时,需及时报告医生。
3.5加强并发症的护理: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普遍的并发症,通常在发病后7d内出现高危心律失常,并能提高致死率,因此,要时刻准备好除颤起搏。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体征合理调整药剂用量,加强精神调节,叮嘱患者切忌用力排便,严控输液速度,运用抗生素防范感染。
4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易发的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需不断地改进急诊急救护理方案,顺利为随后的抢救赢得了主动权,使患者病情稳步改善,降低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要自觉加强业务素养和护理技能操作,为患者急救争取宝贵的时间。
作者:刘莉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