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室急救护理效果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每位患者都符合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9~68岁,平均(41.1±2.8)岁;开放性损伤13例,闭合性损伤27例;因交通事故而意外受伤21例,因高空坠落受伤8例,因锐器损伤6例,因其他原因受伤5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8~69岁,平均(41.0±3.0)岁;开放性损伤14例,闭合性损伤26例;因交通事故意外受伤22例,因高空坠落受伤7例,因锐器损伤7例,因其他原因受伤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类型、损伤原因及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而所有患者在本研究和家属的知情同意下,并已签署了有关知情同意书,经医院有关部门审核批准通过。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病情观察护理以及输血护理等,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的手术室急救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手术室急救准备护理
当手术室收到手术通知单之后,相关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准备手术过程中所需要到的一切物品,包括手术器械、辅料、抢救药品物品(氧气、大量胶体晶体液、水床、冰帽、加压袋等),检查电刀、吸引器、自体血回输装置、除颤仪等处于完好备用状态,这样,患者一到达手术室就可以使用,保证手术可以顺利进行。联系血库,做好供血和配血。同时,配合麻醉师有效准备好相应的手术麻醉用品,连接好三通管等。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粗大静脉通道,并有效配合麻醉医师进行深静脉置管,从而保证手术治疗过程中的输血操作、补液处理、麻醉给药处理以及各项监测仪的合理应用。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输入量大,输入的液体应遵循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输液速度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随时进行调整,并注意有无输液反应的发生。其最突出的问题,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导致组织灌流不足,故补充血容量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首要措施,尤其在严重失血性休克的早期。休克患者大多呈昏迷状态,神志不清,烦躁不安,所以安全有效的体位安置非常重要,要保证患者舒适,处于功能位,避免神经受压,又要符合手术要求,对四肢骨折和脊柱骨折患者要尤其注意制动,正确搬运患者,减轻疼痛,防止意外伤害。器械护士需要提前30min洗手上台,认真检查各种器械和物品,并且与巡回护士快速且准确地清点手术器械和纱布、缝针。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主动并且及时传递器械和物品,与手术者默契配合,必要时充当助手,帮助显露手术野,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另外,手术室护士要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心率变化情况、心律变化情况、呼吸变化情况、动脉血氧饱和度情况及尿量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当患者的氧饱和度小于85%的时候,可以借助面罩实施加压给氧,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吸氧护理的过程中,必须及时清除患者的口腔以及咽部的呕吐物和分泌物,防止患者出现窒息的情况,做好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工作,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是关键。
1.2.2对患者实施抗休克急救
患者抗休克的急救,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严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静脉补充血容量和相应的流体平衡快速输液,全血或血浆,充分补充患者血容量,具体措施:首先采用碳酸氢钠纠正患者酸中毒情况;其次是进行输血:给予半小时内需要输入的1000ml的新鲜血液,稳定患者的循环血量,输血的时候应先静脉注射含10%的葡萄糖酸钙的液体l0ml,防止枸橼酸中毒。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中心静脉压,可以在此期间短暂提升患者的血压,便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此时,还要对患者的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进行预防,观察患者的末梢循环、皮肤温度等情况,并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医生和麻醉师。在自体血的回输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必须要严格执行规范化的无菌操作原则和三查八对制度。针对开放性创伤患者,其自体血液可能会被污染,因此不能进行自体血液回输。出现空腔脏器破裂症状的失血性休克患者会存在内出血现象,所以也是不能进行自体血液回输的。
1.2.3对患者实施手术室麻醉监护急救护理
当手术顺利结束后,患者麻醉还没有清醒时,手术室护士需要将患者转移到相应的麻醉监护室。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意识模糊,并且其血压情况、呼吸情况、心率情况以及脉搏情况都相对不太稳定,麻醉室的监测护理工作坚决不可以放松。手术室护士必须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尤其是心电图的检测。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汇报医生并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另外,手术结束,由于术中大量冲洗和输入大量液体,很多患者会有低体温情况发生,所以做好患者相应的保暖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对比。1.4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8.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研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抢救成功的患者39例,抢救成功率为97.5%,对照组中抢救成功的患者32例,抢救成功率是80.0%,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体大量失血后会导致血管内血容量急剧下降,血管容纳能力失调,引发循环功能衰竭等现象,血液灌注能力下降,导致全身性代谢功能紊乱。失血性休克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休克类型,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病情都是非常危重的,而且患者病情发展速度很快。所以在手术室急救护理过程中必须要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生命。在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按照规范化的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操作,保证急救护理的规范化,护士长或者是经验相对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指挥人员,这会促使患者抢救成功率大大提升。大多数失血性休克患者失去意识,患者家属没有心理准备,产生恐惧、焦虑,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抢救医生和护士身上,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护士遇到患者休克等意外情况时,应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抢救工作。手术室护理人员稳定的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高度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责任感是抢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具体来说,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优质手术室急救护理的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可以通过对患者实施手术室急救准备护理、抗休克急救护理以及麻醉监控护理干预等措施,保证在护理工作上分工明确,抢救工作顺畅有序,从根本上提升患者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优质的手术室急救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抢救成功率,效果显著。
作者:袁欢欢 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