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精神科人员交流能力调研与措施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精神科人员交流能力调研与措施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精神科人员交流能力调研与措施

本文作者:杨慧青季卫东顾红作者单位: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

通过沟通交流获得病人的许可后,将问卷发放至患者手中进行填写,并经过调查员统一收回整理。对医护人员的问卷调查则通过召集人员,统一进行解释,同时讲明问卷用处,避免因个人原因导致不能获得真实信息。

本次调查方式是采用问卷展开的,因此收集工具也同样是以问卷作为工具。在对问卷进行设计时,应该通过事前查看文献的方式,将问卷设计得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

300份调查结果显示:交谈无法耐心进行276例(92%),不能认真仔细聆听265例(88.3%),在交流中出现情绪不良174例(58%),医学术语过多248例(82.5%),过度发问225例(75.0%),交流时机不当216例(72.5%),给予否定225例(75.0%),不能掌握病情201例(67%),随便对问题进行保证193例(64.3%)。由此可以推测出,简单、非专业的交流方式和环境可直接影响到沟通;医护人员的沟通态度及技巧也会对沟通造成阻碍,而在调查中护理人员不耐心、倾听不认真、专业语言较多或对患者的提问过多,以及对患者的想法进行否定的情况出现比例均较高。

精神病患者的精神活动均较为活跃,并且与他们进行交流时,他们通常会进入个人世界,说出来的话往往超出人们的常规思想,多为离奇、不现实的故事。或者出现异常躁动、狂躁不安等情绪,在与交谈时语速也是时快时慢、时高时低。而大部分的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没有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仅是面无表情的快速完成工作。而资历较浅的护理人员甚至还会出现以专业术语批评的情况,这些都与护理人员的经验、专业等方面有密切关系。这些都将导致病人产生不安等不良情绪,不信任而不想与护士交谈,导致沟通障碍甚至无效沟通。

1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

要作为专业和技巧兼备的合格护理人员,除了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修养,如果专业知识不足,除了影响个人发展的同时,还可能导致无法与患者进行沟通,甚至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治疗。因此,护理人员注重个人培养具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需结合实践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把握住精神病的主要表现特点,同时还应不断强化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专业技巧,以便于与患者的更进一步交流,从而帮助他们改善病情。

2以真诚的心,给予患者关爱和帮助

尽量为病人提供一个更加和谐轻松的沟通环境,将每一位病人视为自己的亲朋好友,以和善的态度、简单明了的语言,使病人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和帮助,同时受到尊重。

3认真仔细的聆听病人语言

在与病人进行沟通时,应当做到仔细倾听,不打断患者,让病人通过交流感受到关怀,同时积极分析病人的言语,将有用的信息进行整合收集。同时还应注意在谈话中不能出现对患者否定、批评的言论,应当采用鼓励赞扬的言语,带动患者正确认识自身,进而对疾病康复更加具有信心。针对患者的异常活跃思想,异常的语速,这时护理人员不应出现不耐心的情况,尽量把握病人的思想特点,耐心倾听患者的述说,让患者感受到尊重,消除不安的情绪,使其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4科学合理的进行提问和答疑

精神病患者的思维较为活跃且离奇,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提问和答疑中掌握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尽量以较为开放性的问题与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能够明确问题原因,进而配合治疗,尤其是针对被害妄想症的病人,更应当多加注意。如果在谈话的过程中,患者出现逃避问题或其他受阻的情况,则应当及时转变话题,保证沟通的连续性。

5清楚谈话的目的

在与患者进行谈话时,首先应当切实掌握患者的病情,其次是在进行谈话时,要与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和适当的姿态与仪表。较为适当的距离一般为能够看到对方的表情,谈话时声音以听清为最佳,不宜过于大声,同时要注意目光与患者进行接触,医护人员要注意引导患者进入谈话主题,通过反复引导将问题重复到谈话目的上,不能随着患者的异常思维而偏离主题过远。

总结以上观点,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就需要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谈话可帮助了解患者在心理、精神等方面的信息,进而更加有利于病情的改善。提升护患沟通的能力,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病人和家属的投诉率及医疗纠纷,提高精神科病人及家属的满意率,使患者能安心住院,配合治疗,早日回归社会,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