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技巧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技巧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技巧

精神病专科是一项较为特殊的医疗服务行业,医护人员的护理对象基本属于自知力缺乏、无自制力或者攻击性较强的人群。患者通常需要长期住院,且病房管理模式多为封闭式管理。因此,患者长期处于与社会脱节的状态,其缺乏生活功能和自理能力,精神衰退极为明显,相较于普通患者,其语言沟通能力较差,极大程度的增加了护理难度。然而,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给予精神病患者良好、有技巧的沟通,能够建立护患信任,促进患者健康。现将部分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护患沟通技巧整理报道如下。

1.语言交流得体

良好的语言沟通是精神科护理的关键。大部分精神病患者入院时都不承认自己有病,通常是由家属强行送往医院,其对医护人员存在较大的抵触情绪。此时,医护人员需理解患者的心理,用耐心、细致、和蔼的语气和患者进行沟通,首先可以向患者介绍病房的环境、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安排、床位医生等,注意态度温和。若患者不配合治疗,医护人员应注意不要与患者发生争论,一定要耐心的给予患者心理疏通,使患者能够感受到亲情一样的关心,家一般的温暖。此外,医护人员应选择合适的时间找到沟通交流切入口,可主动关心患者的身体是否存在不适,帮助患者测量体温、血压等指标情况,告知患者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就可以很快出院。不仅如此,医护人员还需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针对其找到有效的语言,缓解患者内心焦躁不安、抵触、反感等负面情绪,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感情。

2.建立护患信任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最为重要的前提,建立信任的过程也是与患者用心交流的过程,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是护理工作的测评的有效方式。对于精神存在障碍的患者来说,由于长期住院,其在日常生活和治疗上都存在了一定的依赖性,比普通病人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关怀、热情和爱护。给予患者必要的安慰以及鼓励和针对性的暗示,详细解答患者的种种疑问和顾虑,向患者讲述疾病的相关知识,尽量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让他们树立起生活信心,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并且向他们讲述一些疾病治愈成功的案例,从而使他们有战神疾病的信心,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疾病的治疗之中;然后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从而使他们逐渐向身心健康过度,正确的对待自己的病情以及处理好与周围的人际关系,更好的适应自己的生活。当患者存在身体不适时,医护人员应及时询问患者身体不舒服的位置,给予适当的按摩、安慰,让患者感受到温柔和关怀,达到心理上的信任。医护人员需要明白熟练的护理技术虽然重要,然而与患者平时的良好关系更加重要。因此,加强护患信任对于促进患者配合治疗、避免医疗纠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非言语性沟通

目前,非言语性沟通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交流过程中,其在精神科患者的护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不愿说话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适当沉默,研究资料显示,适当沉默有时候比言语催促更加有效。其不仅能够调整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思维,还能为进一步的交谈奠定基础,同时,还能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理解和陪伴,使患者放松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情。同时,在护患交流过程中,通过患者的表情、目光及心理反应,医护人员能够掌握到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内心情绪。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及护理。此外,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使用动作、手势、身体姿势等方式向患者传达信息,对于老年患者可以适当给予轻柔的抚摸,进行身体各项检查后帮助患者整理衣服并保持舒适的体位休息。

4.小结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在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时不仅仅要注意一般的护理措施,还要熟练掌握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正确应对他们的一些需求,并及时的给予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做出正确的指导,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刘黎珺 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