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浅谈尿毒症患者的指标变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病程最短时间为两年、最长为6年,平均(3.5±1.3)年。所有患者均接受规律透析>3个月,且均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尿毒症合并感染。无严重的心脏疾病、肺部疾病或合并其他严重的急、慢性疾病。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40例与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组4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HFHD组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h,仪器采用仪器采用TS。
1.3观察指标
常规观察患者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心率等。留取两组患者透析前及透析1年后的血标本,离心后-80℃保存血清。检测血清中的各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程度。IL-6、IL-8、和TNF-α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CRP浓度,中性粒细胞的检测则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1.4统计方法
对收集的资料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珚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HFHD组患者透析1年后,CRP、IL-6、IL-8及TNF-α均明显降低,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D组患者透析1年后上述相关指标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HD组患者透析1年后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低于LF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清水平变化。
3讨论
临床上使用血液透析的历史已经>70年,随着当前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持续血液透析造成的并发症与死亡率仍然较高,其中,感染即为持续血液透析患者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临床引起尿毒症患者易出现医院感染的原因较多,如患者肾功能的机制减退,从而导致其对促炎性因子及部分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率降低,另外的一个原因即为患者与透析膜生物不相容性、对体内炎性因子清除不够完全及透析液出现可能的污染等相关。目前,尿毒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升高。根据我国卫生部统计,目前,我国医院感染率约为5.0%,而尿毒症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病率约为14.5%,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另外,其死亡率高达约29.9%,因此,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高,病情严重,应提高警惕。
本结果观察了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并发医院感染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的变化,由于采用一种膜材料-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和低通量聚砜膜透析器,避免了不同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对透析结果的影响。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一直是临床研究热点,主要是指透析膜同血液相接处时产生的一些临床变化,常表现为机体补体的激活、细胞因子释放、凝血功能异常、营养不良、氧化应激、机体微炎症状态、淡粉样变、肾性骨病、淡粉样变、免疫功能障碍、贫血等[4]。因此,有必要对其中的炎性因子进行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标依据。
CRP是炎性反应中比较重要的标记蛋白,是急性时相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激活机体的补体系统以及与脂蛋白结合来加重内皮损伤。IL-6、IL-8和TNF-α是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的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类细胞因子,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和急性时相反应关系比较密切。目前认为CRP、IL-6等不仅是炎性反应的标记物,同时直接参与机体粥样硬化的过程。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清除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对于控制和缓解患者感染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比较了HFHD和LFHD对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并发医院感染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
HFHD组患者透析1年后,CRP、IL-6、IL-8及TNF-α均明显降低,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患者透析1年后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低于LFHD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FHD可以减低血清中CRP、IL-6、IL-8及TNF-α的浓度,改善和缓解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并发医院感染患者微炎症状态。HFHD主要是采用高通透性滤过器在具有容量控制的透析机上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LFHD通过弥散作用清除体内小分子的毒素,与LFHD相比,高通量透析膜对中、大分子毒素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同时由于高通量透析膜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对机体低分子毒素的清除,同时对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内环境状态的稳定,改善免疫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对保护脏器的功能也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林崇亭张惠芳方展单位:烟台市烟台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