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老年护理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我校确立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思想引领、学术为魂、育人为本、校企双赢。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是以企业对人才数量、岗位以及能力的需求为核心,以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实现企业对人才的最佳需求和高等院校学生的最佳就业,达到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双赢。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以我校与企业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教育平台,以我校的教学实验中心为载体,以资源整合为指导,双方共同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承担教学工作(理论与实践),共同商讨制定课程设置和实践计划,定期邀请养老行业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企业作为专业实践基地,从而形成校企互动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五位一体即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以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教师到企业进修、校企课程共建、学生到企业实习和企业专家进课堂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
1.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2.1建立老年护理实践教学基地我校与鹤童养老集团、天津市养老院、天同医养院以及学府社区医院、天津大学社区等坚持互利互惠、多向互动的原则,签订合作协议,并于2013年10月13日在鹤童延安医院成立了“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附属护理院”,制定了符合培养目标的实践基地的建设标准,以此作为一切教学及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基准点。在社区医院和养老院精选3个单位,建立了校外老年护理教学实训基地,通过对带教队伍的培训,形成了具有校企共建特色的“双师型”临床带教型模式。
1.2.2“双师型”老年护理导师队伍建设我校对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体现校企共建的专业特色。聘请养老机构行业及知名护理专家作为老年护理专业实训课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共同组成“双师型”师资队伍,行业护理专家讲授操作技能,校内教师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将“双师型”师资队伍引入本科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内外资源的互补。在养老机构临床见习及实习中,构建了“双师型”导师制,即每位实习护生都有校内、外的两位教师同时带教。各基地均有通过严格选聘的校外导师,经过进阶培训,校内教师到养老机构进修,不断进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解决了本专业方向自身“双师型”教师的不足,同时也弥补了目前高等护理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双师型”导师制可以取长补短,通过校内外教师的密切沟通合作,获得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和丰富的教学素材,提高老年护理实训教学环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学习项目”的完成,使教学更接近真实环境,营造浓郁的职业氛围,达到知识、能力与专业素质同步提高的目的。
2创新课程体系,开发系列新课程
2.1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课程设置特色:构筑“三位一体、四加强”的特色老年护理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三位一体”包括:整合相关课程,形成老年临床护理、老年人文社科及中医特色为一体的护理教学体系。“四加强”体现在:加强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与整合;加强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加强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加强中医护理学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主干或主要学科基础包括:护理学基础、老年医学基础、老年人文社会学科及康复保健等。主要课程分为:护理学基础、老年临床护理学、老年人文社会学科以及康复保健4个课程板块。
2.2以生态学为视角的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应用“生态学原理”研究人才培养机制,更加符合其发展规律。对于教育系统中的课程设置而言,有人指出它的“宏观布局和微观行动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2.2.1“整体性”与“共生性”原则的应用老年护理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方向具有其自身的内涵,既有严谨的理学属性又有广博的人文属性,重点是要把目光放在“人”上,注重人的塑造与培养,进行“全人”教育。除了基础的护理学理论和操作技能,通过课程还能够锻炼和加强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与融汇中外人文视野的思辨能力;通过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的开展,特别是隐形课程,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针对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无论是增加新课程还是缩减旧课程,抑或优化组合原有课程,均需要在整体上注意知识的广度,对个体注意研究的深度,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中心,课程纵横衔接,所有课程都有铺垫与承接的关联。基于课程之间的共生性,在课程设置上以点带面,以核心课程带动其它课程,形成良性教学链。
2.2.2“互不干扰”与“互助互利”原则的应用“互不干扰”是指个体在实施利己行为时不应对其他个体和整体施加有意的干扰,这样才有利于群体竞争,才能使彼此都得到发展。将《老年临床护理学》进行重新整合,把临床护理课程的内容与之进行协调,将原在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及妇产科护理学中已有的老年常见病填充到《老年临床护理学》当中,使老年临床护理学课程板块更清晰,内容更丰富。这一原则看似与“互不干扰”相对,实则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即每个个体在独立的同时又能与其他个体互惠往来,共同获得健康持续发展。
2.2.3“动态平衡”原则的应用生态学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和协调的动态之中。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课程,在一定总量的课时下,其学时分配、内容选择、课程分布和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要保持动态平衡。增加老年人文社科类及实训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比重等,均体现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医学课程与人文类课程之间在课程建设中的动态发展轨迹。我校开展嵌入式实践模式,搭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在课堂教学为主的阶段,还突出老年护理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开设《老年临床护理学》、《社区与老年护理学》、《中医老年养生》、《老年院管理》以及《临终关怀护理》等课程,彰显了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特色。
3“嵌入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及实施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时,也在教他们如何学习。老年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创新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技能,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行业资源优势,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优势互补、互惠双赢机制。在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建设中,实行的是“嵌入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最终实现连续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每年均有2~4周的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养老机构见习、实习,使老年护理社会实践坚持4年不断线,实现了实践教学与养老机构需求的无缝对接。
3.1“嵌入式”课间见习在理论课程中嵌入见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途径。每学期安排2周的“基础护理学见习”,内容是《护理学基础》课程中讲授的全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进行《社区及老年护理学》课程前和课程中,以志愿者和课程见习的形式,安排学生到社区卫生机构见习。内容包括社区基础卫生保健服务、健康档案管理、慢病管理、围产期保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以及社区居家为老服务等。这是建立在“感性导入思维”前提之下的一种实践模式,学生带着新鲜和好奇的心理接触临床,并带着更多的问题回归课堂。嵌入老年护理技能实训,在第4学期开设9学时的《老年护理实训课》,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清洁卫生、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意外伤害的护理等,与中级养老护理员的技能操作相对接,体现其职业教育的范畴。
3.2“嵌入式”老年护理技能大赛围绕老年护理综合训练,融孝道教育为一体,以情景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从2013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老年护理技能操作大赛”,内容涉及基本护理、老年常见疾病护理、老年康复护理、社区护理以及护患沟通等技能,于每年“5•12”护士节前在三年级老年护理专业学生中展开,从初赛到决赛做到学生人人参与,校企教师共同指导并担任评委。此赛事已成为我校“5•12”护士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将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性渗透、触合性学习与训练。组织“老年护理技能操作大赛”,以竞赛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组织协调等综合性能力。3.3“集中式”临床实习“集中式”临床实习有两种:1)每学期18个教学周中,理论课为14周,实践课为4周,安排到各医院、养老机构或社区卫生机构实习;2)最后一年共9个月的临床实习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综合医院实习7个月,目的是达到培养目标中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第二阶段为安排老年护理专业定向或顶岗实习2个月,目的是达到老年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为专业就业搭建平台,提供方便。
4小结
本研究通过探索办学模式,积累并总结教学经验,形成了规范的老年护理学课程体系和教学与实践体系。结合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研究人才培养机制,有助于形成先进的老年护理教育理念,这种理念使学生成才、教师成长、知识转移、企业创新和校企双赢。通过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实现了我校与企业之间的一种信任合作,双方都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既有利于企业开展各项活动,也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
作者:王燕孟繁洁胡燕方嘉珂孙秀萍尹莉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鹤童养老集团天津市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