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老年护理现状对护理人才培养的影响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982年联合国召开的首届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讨论和学习的主要文件是《老龄问题维也纳国际行动计划》,目的是要唤起全世界都来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联合国估计,全世界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1950年时是2亿,1975年时增加到3.5亿。按此趋势预测,到2000年时增加到5.9亿;2025年时将增加到11亿人,届时,所有国家都将成为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的比例还会不断增加。将老年人年龄界定为60岁及60岁以上,确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的国家就开始进入老龄化。会议召开时,法国早已率先进入老龄化,其他发达国家也已进入老龄化国家,对人口老龄化都很重视;但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进入人口老龄化。1999年,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人口老龄化速度飞快,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特征明显,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等特点。按照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历史欠账较多、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人逐渐成长为老年人,这是自然界不能改变的规律。我国作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按照人口发展趋势,需要照顾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将持续增长,其照料和护理人员的严重缺乏使得养老服务的需求压力日益增长。但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面临着一些日益突显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养老机构供不应求,设施简陋,床位紧张,难以提供;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低,服务意识差,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服务难以保证等,这一系列问题都呼吁着国家对养老机构的重视,特别是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投入。我国传统实行以家庭子女赡养为主的养老模式,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家庭子女多为独生子女,如今大量的独生子女人群陆续进入婚龄期,加上经济社会的转型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大,家庭主要以“4-2-1”(4位老人、夫妻2人、1个孩子)的结构存在,导致空巢老人不断增多。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数量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力大、人口流动性强,家庭中坚力量面临的是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很难照护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国家迫切需要通过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来解决此类问题。传统养老模式的转变,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使得社会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按照相关研究的推算,2015年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数千亿元,养老服务就业岗位潜在需求将超过500万个,培养适合现代模式的老年护理型人才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目前对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及半失能老人进行照护的人员队伍专业素质普遍不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难以解决老人的护理需求,在高职院校设置老年护理专业,并注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是当前解决满足人民群众养老服务要求的迫切需要。
2老年护理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制订合理人才培养计划
现代化的养老事业需要的是复合型老年护理人员,不光要会照顾老人的吃喝拉撒、日常起居,还要会打针、吸痰、量体温、量血压、进行护理体检,更要懂得临床学、营养学、预防学、保健学、运动学、康复学、心理学、社区护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高职高专中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和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老年护理学的专业发展,需要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及时调整相应的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上,以校内教学、医院见习;课程实践、定点实习的形式开展。在专业基础课程上,以“老年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内科护理”、“外科护理”、“营养学”、“预防学”、“康复学”等作为主要理论课程,同时增加人文课程比例———充分考虑到高职护生普遍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和人文关怀意识的现象,开设“护士人文素养”、“护理伦理”、“心理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等人文课程,突出思想品德和人文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2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能力、实现知识技能转化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护理教学的总体效果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学校在护理技能实训室内,为学生开放、开展各种护理操作技能模拟训练、培训和考核,可保障临床在岗的熟练应用。另一方面,将临床实习的时间平均分布于4个学期中。学生每星期实习1天,定期参与,实习前做好调研,实习后在学生中开展经验分享研讨会。组织学生定期进入医院、养老院实习,将理论学习运用于临床老年护理实践,能让学生领悟老年护理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2.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对处于多媒体时代、多感官刺激、活跃性强的“90后”高职学生吸引力有限,教学效果难以提升。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需要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媒体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训等方式,结合社会实践调查、医院与老年院见习实训等方法,更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程考核以考核能力为主,多采用综合考评的方法,注重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护理教育形式,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2.4以就业为导向,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老年护理涉及多个层面,只有利用家庭资源,以社区服务为核心,与医院紧密联系,大力发展机构养老,发挥政府政策支持作用,将家庭、社区、医院、机构、政府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整合起来,形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多元化服务体系,才是适应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模式。在国家医疗及社区卫生政策推动下,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力增大。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订单班式培养,与医院及养老院共同培训有针对性的护理人员,既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与数量的要求,可按照就业岗位特点和要求,确定相应课程,同时也给学生临床见习、实习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使学生明确毕业时应具备何种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质,由学生自愿与用人单位签署就业协议,由用人单位提前资助一定的学费的方式,让部分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预就业。当然,整合校企资源,培养适应老年产业需要的、能够胜任养老机构护理工作的技能型专业人才,能否真正改进我国养老现状还需要时间来证明。未来的老年护理面临的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将充满着机遇,加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实现健康老龄化,是护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作者:杨珍 杨玉梅 单位: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