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目视管理手术室护理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目视管理手术室护理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目视管理手术室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是二级甲等医院,综合医疗、教学、研究于一体,现拥有手术室20间。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共40名,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29.2岁。其中有2名副主任护师,9名主管护师,18护师,11名护士。平均每天大约完成大、中、小手术35~65例。

1.2目视管理方法

1.2.1手术室各个分区的目视管理医院的手术室有生活区和手术区两个分区,且具有各自特定的功能,因此空气质量要求有所不同,各个分区工作流程相当严格,并且每一层都有整体布局图来辅助工作的顺利进行。本医院手术室的设计采用了三通道的设计原则,即患者出入通道、工作人员通道、无菌物品入口以及污物出口。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手术室各个分区的目视管理都有鲜明的文字来标明,无菌区用红色标示,清洁区用绿色标示,污染区则用蓝色标示,从而提示工作人员按特定区域行动;手术完成之后的污染物回收方向则用白色的标示带标明,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保证手术室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做到充分的净化。除了用带有不同颜色的标志来标明各个区域之外,各个区域之间均设有区域划分线。从生活区过渡到手术工作区用鲜明的黄色区分带来加以区分,但工作人员要进入相应区域的时候必须要换上特定颜色的鞋才能进入。

1.2.2手术流程的目视管理对于日常的手术室工作流程,则采用一种特殊的目视管理形式:看板管理方式来进行管理。在这个看板管理中有两方面的内容:①每日的工作计划:在各个手术室门外的告示牌上标明对应手术间的相关手术安排,内容包括:手术名称、手术者、麻醉师、器械护士、手术间、手术的开始时间、预计结束时间以及巡回护士,通过这个告示牌,工作人员能够较快地了解情况并且迅速的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再者这个告示牌有助于护士长从整体上把握各个手术间的工作应用情况,从而可以从整体上来安排管理。②区域责任图:通过该图明确各个手术间的负责人及相应的一些工作事项。

1.2.3各种医疗物资的目视管理

1.2.3.1特殊医疗器械、设备的目视管理为了方便在手术过程中的使用,各个医疗器械、设备要按照规定的模式统一摆放;用不同的颜色标明各个设备的连接线,从而方便连接;各个设备、器械均要配备使用说明以及保养方法并且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使用。

1.2.3.2无菌包及一次性物品的目视管理各种一次性物品应依据不同的种类存放于相应的货架上,货架上用醒目标签注明,按照左边补齐右边使用顺序进行摆放。各种无菌包的名称以及其固定基数应明确地标明,并用红色箭头方向指出灭菌日期的顺序,按照先入先出的顺序进行取用。

1.2.3.3手术药品的目视管理不同类别的药品存放时应用不同颜色的标签予以标明,并且要分别存放于不同的药柜中方便取用。抽屉外用指示图标明抽屉内药品名称、位置、责任人。备用口服药用透明玻璃瓶盛装,标签上注明药品名称、剂量和基数,清点及更换,以方便管理。急救药品应定数放置在手术间固定位置,标识明确,每天进行检查并登记在案,用后及时补充,以便在进行抢救的时候能够提高效率。

2结果

由于实行了目视管理模式,本院2012~2013年的物品准备合格率、年手术台数和手术医生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

3讨论

目视管理的基本手段是视觉信号,具有简明、准确、迅速的特点,这种管理模式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工作人员能够很快地理解执行相应的工作,让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容易。本院将目视管理引进手术室,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污染物与无菌物品均按照各自的通道进行运输,快捷有序,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在各个手术间的告示牌及每日计划的指引下,各手术间管理有序,责任明确;手术护理多数是个人的独立操作,工作人员可能由于疲惫、紧张、繁忙或者不熟练这样一些原因出现差错。本院引进目视管理使得每项操作步骤明确,清晰易懂,从而使得每个操作都有据可查而不是依靠个人的主观臆断,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在引进目视管理之前,精密、复杂的器械如眼科白内障超声乳化仪、腹腔镜等,只有少数的专业人员才能对其进行使用和保养;而现在,在经过专业人员的培训之后,其他的非专业人员依据产品说明书即可对其进行使用以及保养。本文研究表明:目视管理模式,可以使工作人员明确工作流程以及工作状况,使工作人员不仅能够实现自我管理还可以实现互相管理,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进而使手术室的管理进一步接近现代化。为进一步规范和管理手术室,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各工作人员必须协同一致。

4总结

综上所述,目视管理的方法是一种基本的管理手段,主要是采用视觉信号来显示,该模式在让医护人员自觉地理解、明确和有效执行工作任务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哲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