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循证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分组研究,将新生儿平均且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在经过护理和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82.86%,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之中,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疗效率,并且能够提高新生儿的远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0引言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中,有男患儿21例,女患儿14例,孕周在38-40周之间,患儿中有23例轻度,8例中度,4例重度。对照组患儿中有男22例,女13例,孕周在37-40周之间,患儿中有21例轻度,9例中度,5例重度。两组患儿在在孕周、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院之后均立即给予吸氧、一氧化氮治疗仪治疗,并且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维持体温。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采用神经生长因子,进行肌肉注射,每次20μg。并且给予两组患儿纠正代谢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综合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保暖、吸氧、营养、高颅压。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循证护理指的是在患儿的吸氧、保暖、营养支持、治疗配合、高颅压处理等各个护理的环节之中都采取循证的模式进行。即在护理的各个环节之中,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应的资料研究,确定在这些护理环节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对患儿的整体病情进行有效的评估。然后通过对各种研究资料以及历史数据库的查询,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答案,并且在最新的医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指导之下,制定一个符合患儿实际的最佳护理计划。在循证护理执行的过程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并且要对患儿每日的病情变化情况,加强了解和掌握,观察循证护理的实施效果,及时的按照实际情况调整下一步的护理计划。在患儿出院之后,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儿的身体康复情况,并且建议家长进行合理的护理,达到真正的让患儿家属满意的效果[1]。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出现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并且在出院1年之后对存活患儿进行随访,对其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进行评价,并与入院时进行对比。

1.4评价指标

显效:患儿接受治疗后,意识障碍、脑水肿、肌张力异常等临床症状均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的意识障碍、脑水肿、肌张力异常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儿的意识障碍、脑水肿、肌张力异常等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或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两组患儿的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c2检验和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在经过护理和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儿治疗后远期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1年后的MDI以及PDI分数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MDI和PDI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指的是在围产期的新生儿,因为不同原因的窒息而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伤[2]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之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新生儿的痊愈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新生儿没有注塑能力,所以进行新生儿的护理工作非常麻烦,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非常高。而循证护理指的是,在护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都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制定一个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病情在护理的过程之中,对方案进行及时的评估,以确保方案的有效性。一旦方案不妥,则应该立即对方案做出调整[3]。在本次研究中,对7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发现采用了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只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之中,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疗效率,并且能够提高新生儿的远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彭瀚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脐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分析[J].华夏医学,2014,27(1):27-28.

[2]陈翠茹.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早期头颅B超回声强度的定量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1):66-67.

[3]宋宴宏,李瑛瑜,王丽娟,等.纳络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490-2492.

作者:岳彩芹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