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喹诺酮药学应用探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喹诺酮药学应用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喹诺酮药学应用探讨

1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1.1第一代药物为萘啶酸、吡哌酸,20世纪60年代上市应用,仅对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不理想,已属淘汰药物。

1.2第二代药物的代表为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它们的结构特点是通过化学修饰,在主环6或8位加入氟原子,所以被称为氟喹诺酮,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疗效已超过青霉素类,与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的疗效相似。氟喹诺酮产品的问世,使医学界对喹诺酮药物有了新的评价并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

1.3第三代药物为司帕沙星、那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格帕沙星等,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市的新氟喹诺酮类,与老的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相比,药效学上抗菌谱扩大到抗革兰阳性菌、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及结核杆菌,抗菌活性也大大提高,同时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综合临床疗效相似甚至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

1.4第四代药物为克林沙星、加替沙星等的最新喹诺酮。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已陆续进入临床试验,有的已应用于临床。这类药物是第三代基础上增加了抗厌氧菌活性,其临床疗效甚至超过了抗菌药物的王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从第四代开始,喹诺酮产品有希望占据抗感染药物的很大份额,21世纪将有可能成为喹诺酮的时代。

2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第一代喹诺酮类仅对革兰阳性杆菌有效,口服难吸收,ADR多,只限于敏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新一代的喹诺酮类药物有的已应用于临床,还有几十余种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目前临床主要应用抗菌活性强、毒性低的第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

2.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对大多数病原菌抗菌活性强,可渗入前列腺或腹腔,临床疗效是目前最好的抗菌药物之一,对慢性绿脓杆菌引起的复杂性泌尿系感染以环丙沙星及诺氟沙星较好。对传染性的生殖疾病除淋病效果也较好。由于长期治疗可出现耐药菌与菌交替现象,不宜用于尿路结石或其他闭塞性尿路疾病等患者的感染预防[1]。

2.2肠道感染[2]:喹诺酮类药物对消化道溃疡相关的螺旋杆菌、大肠杆菌、弯曲杆菌、变形杆菌等敏感,用于常见的菌痢、伤寒、副伤寒、细菌性肠炎等。氟喹诺酮药物虽为广谱抗菌药,但多数对厌氧菌感染无活性,从肠道微生物生态的观点来看,又是个优点,因为结肠大量的厌氧菌形成了一个生物屏障,使其他致病菌难以定植,从而维持一种为人体所需要的生态平衡。就此而言,氟喹诺酮类药物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不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长时间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很少发生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不易引起二重感染,这对慢性病、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意义更大。

2.3呼吸道感染:对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用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支气管炎和鼻窦炎;也可用于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和金葡菌所致的肺炎和支气管感染。本类药物可以代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于嗜肺军团菌所致的感染和分枝杆菌感染。

2.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革兰阳性菌中杆菌引起的脑膜炎,可用加替沙星有效,疗效优于头孢氨噻肟3]。

2.5骨骼系统感染:本类药物首选治疗于急慢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其渗入骨组织能力超过其他药物。

2.6皮肤与软组织感染:用于包括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五官科感染和伤口感染。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下肢糖尿病性蜂窝组织炎与坏死可取得良好效果。使用环丙沙星>50mg,每日2次,服5~81d,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溃疡、创伤感染等有效率达81.3%[2]。

诺酮类药物可抑制茶碱类、咖啡因、华法林等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使它们的血药浓度增高而引起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同时并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通常会引起高血糖或低血糖等血糖紊乱症,因此,在治疗期间应严密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4]。

喹诺酮类药物应避免与含镁、钙、氢氧化物的抗酸剂或硫糖铝、硫酸亚铁、含锌的多种维生素合用。因为多价阳离子会使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降低。如不能避免时,在应用这些金属阳离子药物前2h给予本类药,可使这一作用减轻。

免疫功能低下、预防旅行腹泻,尤其是老年人可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但要掌握合适的剂量和疗程。喹诺酮类药物不能在生理盐水或其他含氯离子的溶剂中使用。

喹诺酮类药物可渗透乳汁,对幼年动物的软骨有损害作用,不宜用于孕妇、幼儿及哺乳期妇女;不宜用于既往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尤其是有癫史的患者,不宜与非甾体抗炎药物合用,因其能提高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甚至引起惊厥;肝肾功能不全者应用此药时应酌情调整剂量。

碱性药物、抗胆碱药、H2受体阻滞剂均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本类药物的吸收减少,应避免同服[5]。碱性药物可减少喹诺酮类药物在尿中的溶解度,当尿液pH在7以上易发生结晶尿和肾毒性,为防止结晶尿,每日进水量应在1200ml以上。

该类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活性并不比经典抗结核药物强,应作为二线抗结核药物或治疗耐药性肺结核。

【参考文献】

[1]张泽锋,李有俊.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合理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1:69.

[2]田文轩,韩爱云.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与应用[J].医药产业资讯,2006,3(12):58.

[3]李家森,刘健,王彤.盐酸加替沙星体外抗菌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1,6:403.

[4]殷凯生,殷民生.实用抗感染药物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8.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4.

【论文关键词】喹诺酮;发展;合理;应用

【论文摘要】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的合成抗菌药。本文阐述了40多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历史,并参考国内文献报道,介绍了该类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及主要的一些注意事项。此类药物正以其独特的高效杀菌能力和低毒副作用,逐步确立了它们在抗菌领域的主导地位。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海峡药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国际药学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军事医学科学院

药学进展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