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三早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意义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三早教育”计划的提出和特点
自1910年Flexner提出三段式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育体系以来,这种传统的教学体系就长期占据着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医学院校的教育主阵地。毋庸置疑,它十分有利于学生对医学科学知识的掌握,也是学生最熟悉和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但明显的不足在于:学科与学科间相对独立,知识联系松散,内容重复过多,基础与临床衔接不紧密,学生需要学完全部课程之后才能形成系统、整体的知识体系,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类疾病谱的日益广泛化,人类健康意识与权利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医学知识的激增发展,未来的医生在其职业生涯中,将不仅要肩负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同时还要提供给病人及其家属关于健康忠告、疾病预防、日常生活与高危因素等多项“配套”服务。这也对传统的医学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提出了新的问题。因此,我校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挖掘发展空间,整顿教育资源,确立了“三早教育”(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这一教育创新计划。“三早教育”计划的特点是:秉承我校“三基、三严”的医学教育传统精神,结合新的历史时期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新需要,针对当前医学教育中生物心理社会科学、群体科学和行为科学理念不够突出,难以具体实施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比较恰当的集上述系列教育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养于一体的载体与技术传播平台,适应了集约型教育背景下课程结构的最大优化需要,具有高度的复合性、开放性与前瞻性。
2“三早教育”计划的实施
2.1构建三个平台
学校制订若干激励性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师生心理与行为调控,发挥整体协同的效力,营造和谐统一的质量意识平台。利用教学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优势,将真实事例、科研项目、病例、病人作为综合性教学内容,并在医学基础课程教育阶段及早实施,构建活动性的知识载体与传播平台。在教务处及有关部门设立专项项目基金,制订管理办法,由专人负责与具体指导,在计划的审定阶段,联合研究机构专家协助参与,打造坚实的物质支持平台。
2.2实施三种形式
2.2.1早期接触临床
包括基础课结束后的病区观摩教学形式(下称观摩教学)与寒暑假进行的“预见习”两种形式。观摩教学从98级学生开始由生理学王庭槐教授在部分班级试点进行。迄今已在人解、生理与病理学科进行。如在学完“肾脏的生理功能”后,带领学生赴附属医院病房探访相关病情的病人,在医生指导下,获得对肾功能临床指标、肾炎病人体征、少尿、多尿等抽象理论内容的感性认识。抽样调查表明:76%的学生赞同此法,81%的学生对相关问答题的回答情况较未参加之前详细、准确,80%的学生建议今后在其他学科继续开展。寒暑假进行的“预见习”,在组织和规模上具有计划性:放假前一个月,教务处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进行动员与指导讲座,向学生讲解预见习的有关事项,发放赴家乡医院“预见习”的相关证明和临床实践鉴定表。参与学生范围广,一至三年级学生均有参加。由于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并未真正涉入医疗事件,而只是通过多看、多听、多想来学习,从而了解医院的运作、医生的工作性质,故称之为“预见习”。该工作试点于99、2000年级的七年制学生,2002年已推广至五年制本科生,至今参与人数达5588人次,接触病例500余例,到访医院120余间。抽样调查表明:95%的学生认为预见习是一种内化医学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学科视野和培养敬业精神的极好方式,83.6%的学生认为获益最多的是对临床疾病的体征认识、问诊技巧和行医过程等,92.9%的学生觉得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学好医学技能、服务大众。
2.2.2早期接触科研
分业余科研与暑期科研两种形式。业余科研始于1980年,分自选项目与招标项目两种形式,申报程序上略有不同。自选项目由学生与导师双向联系,共同设计科研方案,全学年自由申请;招标项目由教务处定期启动,教师只需提供科研项目的计划方向,经由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审批立项后,向全体学生公开竞标。学生根据自己兴趣,查阅资料、考察实验条件,设计研究方案,以小组形式正式与教师确立科研关系。招标的优点在于:敦促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开拓的良好习惯,强化公平竞争意识,促进新思想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获准立项的业余科研项目由医学教务处予以资助经费,每年平均有20余项,每项资助2000元左右。暑期科研(SummerStudentsProgram)于1998年全面启动,是一种群体式的学生科研。其申报方式十分灵活,兼有自选与招标项目,教务处于每学年的5月份正式启动,申报程序与业余科研一致。其明显的优点在于: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将教学延伸至假期,真正实现了三个开放(开放实验室,开放假期,开放课堂)。师生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每期学生参与数450~600余人,科研项目数在80~100项/年,参与教师150~300余人。迄今共有619项科研项目获得资助,资助金额达651280元,汇编、发表各类论文900余篇,参与教师732人次,学生1508人次。问卷调查表明:89.9%的学生认为科研活动对随后的学习有帮助,74.7%的学生认为学习兴趣有了提高,81.3%的学生表示对整个科研过程十分满意[1]。学生科研活动十分重视成果总结。迄今,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120篇,有12篇获得2000、2002年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设计比赛三等奖以上的奖励,获得大学生发明专利奖1项。
2.2.3早期接触社会实践
活动由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及相关部门联合组织与实施。有“爱心奉献社会,知识服务人民”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区“小小家庭医生”计划、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义务诊病、技术扶贫、助残、卫生情况普查调研与建设村镇图书馆等多种形式。通过该活动,使学生明确应使社会需求与自身素质、职业胜任与行为方式匹配、社会伦理研究、义务教育研究、法律援助研究、诚信缺失与市场经济秩序等多方面知识,从不同侧面培养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信息管理的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结合专业特点与职业要求,教务处于1998年开始,在七年制优秀学生中开展了“地方病、流行病与传染病因素调查”的现场教学活动,在感受基层卫生服务要求的同时,激发职业使命感。
3“三早教育”计划的成效
3.1培养了良好的学风“三早教育”计划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十分宽松的实践与科研空间,对学生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十分有益。由于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主控行为,学生的自觉学习与主动进取心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培养了良好的学风。
3.2形成了健全的性格
通过小组合作式的学习,使不同学生的情感与思想得以“碰撞、对接、融合”,形成认知态度、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及各项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力、应变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多项素质的协调发展[2],形成了健全、复合的性格特征,促进了各项能力和素质(如实践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群体卫生保健意识与批判性思维等)的协调发展。
3.3掌握了科学的方法
将类似于研究生教学方式的导师负责、组长负责制引入教学活动[1],学生实现了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同时掌握了参与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以主动思考为核心的学习方法,激发了主动思维过程,为强化其创业能力与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奠定了基础。
3.4树立了严格的规范
通过参与科研、临床病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术规范与职业规范意识,有助于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良好习惯的形成。
3.5陶冶了高尚的情操
通过“预见习”,使学生对基层、对社会、了解了他人、有了更多的了解,感受了医生和医院、病人及病情,有82%的学生对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坚定了学好技能服务大众的决心。鉴于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丰富性,教育方法也必然具有多样性,因此,作为解决传统教育不足的突破口与“平衡点”,“三早教育”计划,也必定不能完全替代现有的教育模式,而只能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形式恰当地应用在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