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人文课程体系构造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构建原则
根据医学院校及医学生的特点,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1突出重点原则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及不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功能和作用,结合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生的现实需要,确定若干门主干课程。主干课程的选择,应体现重点性、综合性、全面性的要求,在不同类别的课程中分清主次。如我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加强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点课程来抓,该课程先后被评为广州市重点课程、广东省重点课程、广东省优秀课程、广东省精品课程。在2001年国家教育部对我院进行的本科教学随机性评估中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
1.2循序渐进原则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需要按照不同门类、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进行设置。不能简单地认为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就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不需要考虑开设顺序等问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安排要形成系列,按照不断深化、不断扩展的原则构成前后顺序关系,并根据医学生心身发展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纵向连贯,贯穿于高等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1.3整体性原则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要研究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规律,注重内容上的衔接性、综合性,避免重复和分科过细的情况,将分散在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学科群,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生与病人》课程就是贯彻这一原则的典范。
1.4主辅相承原则
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实践中,可以根据各门课程在内容、功能等方面的逻辑关系,将其分为不同的“课程模块”,每一模块内含有若干门相互联系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标明在每一模块内哪些为必修课程,哪些为限选课程、哪些为任选课程。我们不同意国内部分学者主张“以必修课为主,辅以选修课”[2]的观点。笔者认为,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人才,而是为了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素质,因此必修课程不宜太多,应充分扩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选修课为主,辅以必修课”的原则。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最大限度地自主选课,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1.5显隐结合原则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显性课程模式,还应充分挖掘隐性课程的作用。因为人的素质包含多个方面,有认知的,也有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任何单一的教育都不可能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应当在改革显性课程的同时,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于校园文化环境之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得到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
2课程设置
依据以上原则,结合广州医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情况,我们认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体系应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大模块组成。显性课程模块又可分为不同的子模块,每一子模块承担不同的功能,经过组合后产生整体的预定功能,以实现教学目标。在显性课程的各个子模块中可根据课程的不同作用和地位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不同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每一模块中应当选修多少学分,明确不同模块、不同课程的具体要求等内容。
2.1显性课程模块显性课程模块需要在教学计划安排中明确课程名称、性质(必修或选修)、时间进度、学时、考核方式等内容。笔者认为,该模块可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以教育部98课程方案为例)、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人文基本技能课程模块、人文社会医学课程模块等四个子模块。笔者对我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24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回收问卷238份,回收率为96%。调查结果显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最感兴趣的有6人,占2.5%,对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最感兴趣的有131人,占55.5%,对人文基本技能课程模块感兴趣的有18人,占7.6%,对人文社会医学课程模块最感兴趣的有81人,占34.3%。由此可以看出,在四个模块中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其次是人文社会医学课程模块,而最不感兴趣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这一结果,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深思。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太感兴趣就放弃该类课程,课程的设置不能仅仅以学生的兴趣为标准。但是,教育者也必须正视现实,必须弄清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太感兴趣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前提下,应合理地增加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压缩可有可无的课程,提高教学实效。
在对学生就每一模块中不同课程的感兴趣程度进行调查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法律基础知识》(占36.2%),其次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占29.4%),最不感兴趣的是《思想概论》(占0.4%)。该调查结果与我院开展的学生网上教学评价的评分结果基本上一致。这说明同学们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与教师的授课效果成正相关。为此,“两课”教师应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狠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加教学实效。在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电影欣赏》(占27.8%),其次是《大学生心理发展与调适》(占14.5%),最不感兴趣的是《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占2.1%)。该结果说明,医学院校的学生对较难于掌握的人文理论知识不太感兴趣,而倾向于感性的、具有指导意义的人文基础知识。在人文基本技能课程模块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体育舞蹈》(占45.7%),其次是《形体知识训练》(占20.9%),最不感兴趣的是《应用写作》(占12.8%)。该结果说明,部分同学尚没有充分认识到实际工作技术的重要性,或者没有看到作为未来卫生工作者也需要一定的写作技能,而乐于选择轻松易学的实用课程。
在人文社会医学课程模块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医学心理学》(占23.7%),其次是《医学美学》(占13.2%),最不感兴趣的是《医疗保险原理实务》(占2.6%)。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医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选择倾向于与医学结合更加密切的人文社会医学课程,而对于具有较强人文社科性质的课程则不太感兴趣。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之外,可以根据对其他课程模块调查中学生感兴趣的程度,以及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来确定哪些作为必修课、哪些作为选修课及学时的分配等内容。在表1中带“*”号的课程即为相应模块中学生较感兴趣且专业需要的课程,应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从对我院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6.0%的学生对我院已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门类感到很满意,82.1%的学生感到较满意,感到不满意的仅占11.5%。从教学效果来看,感到很满意的占6.8%,较满意的占81.6%,不满意的占10.7%。但在感到不满意的同学中,有的提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选课太随便,学时少”、“形式化较强”、“应像平时一样严格要求课堂纪律”等。尽管反映此类问题的人为数不多,但它说明,学生希望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应象对待必修课一样对待选修课,确保教学质量。
总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应当充分兼顾到学生的意愿和需要,四个模块应有所侧重,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以强化学生的基础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社会医学素质为重点,适当开设人文基本技能课程,并以必要、够用为原则。此外,课程的设置还应考虑到开设顺序问题。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应当实行“靠前置”,放在本科教育的第一至第五学期。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止,思想政治教育应贯彻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也应实行“靠前置”,即安排在第一至第三学期;以必修课形式开设的人文基本技能课程应实行“靠中置”,放在第五至第六学期,而且学时不宜过多;人文社会医学课程应安排在第五至第八学期,实行“中后置”,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之后开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服务。
2.2隐性课程模块
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但培养人的方式并非仅仅局限于显性课程,隐性教育也是人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隐性教育的作用就是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实现的。所谓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隐性课程的作用是在无形的教育中进行的。它包括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学术讲座等形式。校园文化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提高医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渠道,是完善医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医学生适应能力和交往技能、发展医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
3实施建议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确保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除了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的课程定位和优良的师资队伍外,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3.1组织保障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顺利开展必须得到政府、高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高等院校的人文教育问题日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尤其医学院校与综合院校的合并,更进一步推进了该项工作的实施。但是,在部分高校尚存在认识不够到位的现象,还有部分医学院校的领导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实践表明,加强组织和领导是确保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我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院专门成立了“两课”教学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任组长,成员包括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等党政领导。并确立了每学期一次的“两课”现场办公会议制度,参加人员包括学院党政领导及其相关部处负责人,说明了组织保障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2教材建设
在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必须将教材建设纳入整体规划中,以教材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推进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近年来,我院的《医学伦理学》课程之所以能够取得可喜成绩,关键之一就是狠抓教材建设。通过教材的编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最新的学科进展及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切合学生实际,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培养一批师资队伍,巩固教学内容。
3.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教学是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等医学院校要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医学生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通过实践使医学生认识自我、体验人生,更深刻地领会人文素质的具体内涵,强化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为了巩固学生课程所学的医学伦理学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我们与多家医疗卫生单位建立了固定的联系。通过调查实践,不少学生写出了具有一定质量的调研论文,目前已有20多篇论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
3.4改革考核形式
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素养,增强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因此,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考核不应局限于闭卷考核,要变知识考核为能力考核,将闭卷考核与开卷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增加开卷考核的比重。将试卷考核与论文写作、调查报告、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形式结合起来,加强平时成绩考核。
近年来,我院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考核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增大了材料分析的比重、加强了案例分析、论文写作、口试等考核形式。这不仅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而且更好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总之,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与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组织管理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就课程改革谈课程改革,必须将人文课程体系改革置于整个医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中。否则,就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