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1教学内容
从根本上分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具体知识,另一方面是人文素质、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中对人文素质、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教学内容中的薄弱环节,是我们改革的一条思路。教学内容首先应包括国家制定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这是最基本的内容;其次应由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决定;另外,教学内容还要注意强调“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还要注意求新,求新应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与课程有关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另一方面是由于疾病谱的变化而应引起的临床基本教学内容的更新变化;教学内容改革的另一思路就是课程内容融合问题,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临床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内容融合问题,另一方面是临床课程之间的内容融合问题,目的是为了使教学内容的安排更合理,以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等。
1.2教材建设
我们大家知道教育的周期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而大纲以及统编教材的制定和编写周期相对较长,有时很难满足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的需要,尤其很难满足培养一流医学人才的需要。因此各医院借助自身在医疗、科研方面的优势,编写自己的特色教材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各医院临床科室教改的一条思路。
1.3教学方法
关于这方面各临床科室自主性较大。但我们认为首先应考虑如何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其次应考虑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包括如何提高教师这方面的意识及如何提高教师启发式教学的技巧,尤其是教师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等。启发式教学必要时可打破讲课学时与实习学时的比例。第三,应考虑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因材施教等问题。
1.4教学考核
目前在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处理病人能力以及临床操作能力等方面还很弱,这也是教改的一个难点。临床教学考核中最薄弱的环节常常是对学生见、实习的平时成绩的考核,应作为教改的重点来抓。
1.5教学管理
包括科室在全成本核算的条件下如何保证教学的问题,教学管理的计算机化问题,教学的数量、质量如何与职称挂钩的问题,如何保证教学所需病人的问题,学生的管理问题,教学用具的管理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比如教师上岗前的培训、教师竞争上岗等,其中各科室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个薄弱环节。
2关于临床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2.1在教学内容方面
目前临床课程安排的阶段性有些过细、过于绝对化。必要的阶段性有利于学校对教学的统一管理,但教学阶段分得过细并过于绝对化则不利于教学。比如临床课的桥梁课阶段和系统课阶段的绝对划分就有其不合理性,不利于学生对病态体征的学习。因为学生在桥梁课阶段由于时间及病源的问题,往往还未很好地完成病态体征的学习就要进入系统课阶段了,对此,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已做了一些改革,就是模糊桥梁课阶段和系统课阶段的界限,使病态体征的教学贯穿桥梁课阶段和系统课两个阶段,其结果是打破了桥梁课与系统课之间的绝对界限,将原桥梁课阶段对体检诊断学的病态体征的见习延长到系统课阶段对内科疾病的见习过程中,由此改变了过去为在短时间内完成病态体征的学习,老师带着学生去各医院见习病态体征的做法,使学生一方面可以见习到大纲要求的所有病态体征,一方面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
2.2在临床疾病的授课方式方面
我国目前是以学科为单位进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越分越细,一方面,一种临床疾病的教学往往包括多个学科的内容,如溃疡病,而目前在临床医院的授课教学中,仍采用以单一学科的教师进行授课的方式或采用与此疾病相关的主要学科分别授课的方式。此两种方式均有在传授的知识点中,某此知识点专业性差的缺点,后者还有知识零散、授课不易符合临床思维以及不必要的重复等缺点;另一方面,不同种疾病的教学也常常包括相同的内容,如胃炎与胃癌,目前对这些疾病的教学多采用多学科分别授课的方式。其突出缺点是易造成授课内容上不必要的重复。为使学生对这些临床疾病的把握更完整、更准确,专业性更强以及更符合临床思维,也为了避免多学科分别授课造成授课内容上的不必要的重复,可采用以疾病为中心多学科联合授课的方式。北医大第一临床学院于1998年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开展了三种疾病的联合讲课,即胃溃疡、胃炎、胃癌,均由内、外、影像3科承担。
2.3加强对学生见、实习的管理有以下4个设想:第一,在学生进入生产实习之前进行实习医师资格考试;第二,要求进入生产实习的学生写生产实习日记;第三,将毕业考试提前在进入选科实习之前完成;第四,对进入选科实习的学生实行导师制,并加入科研实习内容。
2.4在教师队伍的管理方面首先应把教师工作的数量、质量与教学经费挂钩,与教学职称甚至与医疗职称挂钩,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这里首先就要解决教学工作的量化问题,这个问题难度较大,比如要考虑教学工作与医疗工作、科研工作之间的合理的比例关系问题;要考虑教学工作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合理的比例关系问题;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学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在考虑教学数量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师的教学时数,考虑到授课时数与带见、实习时数的区别,考虑到带见、实习教师所带学生数量的区别,还应考虑到带不同阶段见习之间的区别,考虑到不同教学类别所需备课时间的不同等等。另外,还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教师竞争上岗的管理体制,包括科室级层次的(负责运行本科室教师间的竞争)、各院教办级层次的(负责运行院内教师间的竞争)、校级层次的(负责运行各临床学院教师间的竞争)以及各层次间的协调机制等。再有,各学科教师队伍的培养,首先应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这方面可充分考虑发挥老专家、老教授的指导、监督作用。可建立不同层次的专家督教机制,并可采用专家指导性督教与抽查性督教相结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