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孟子理想人格对医学生德育的启示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孟子理想人格对医学生德育的启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孟子理想人格对医学生德育的启示

1理想人格的提出

内以圣人的道德为体,外以王者的仁政为用.这一“内圣外王”的最高理想人格.一直蕴含在儒家的圣人哲学中如果说孔子开创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那么后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仁政学说则是对孔子内圣外王之道的发挥和拓展【1】。在孟子思想中,尧舜、商汤周武、孔子等人都是孟子眼中“大中至圣”的圣人圣人.是孟子思想中的最高理想人格。孟子笔下的圣人.也就是他思想中理想人格的典范.是他所处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优秀个体。他们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普通人按理想人格的标准去努力,去要求自己.也能达到圣人的境界用孟子的话来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2理想人格形成的基础

2.1性善论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f《孟子.告子上》)。“性善论”是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在他看来,人性本善是必然的。是人们的共同属性。仁义礼智得以形成的四个善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都是人们内在的本质属性孟子思想建立的理论前提——人性本善——也是他思想中理想人格得以形成的基础。正是在性善论基础上.孟子构建出对个体来说这样一种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模式:发扬自己善端.以仁义为准则来修身养性,从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圣人境地。

2.2环境影响.使得人善恶有别

人虽然具有某种向善的倾向或潜能.但这种倾向与潜能却是弱小的,很容易受外界干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思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能力来捍卫我们的尊严,引导我们向善。现实中人们之所以善恶之别,是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事,虽无文王犹兴。”(《孟子•尽心上》)孟子的这番话表明环境只会对普通人造成影响,而那些真正的圣人即使环境不好.也能够同样奋发

3理想人格的特征

在孟子思想中.“仁”是对社会规范的最高准则.同时也是一种道德准则;“义”是求仁之道,通俗的讲是人们心目中所认可的正当行为:“礼”是指用契约的形式规定下来的行为规范:“智”则是对仁、义、礼的正确认识。

3.1发扬善的本性孟子认为人先天就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个善端。因此,社会规范中的仁义礼智与人性中先天具有的善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实际上.人们对仁义礼智等社会规范的遵从也是对充分发扬自己善的本性的要求。

3.2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孟子的内圣外王之道正体现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特点。3.3个性修养与社会角色统一“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言,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人之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这段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孟子思想中主张个性修养与社会角色获得的统一。

4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对医学生德育启示在理想人格具体的实现途径上,孟子注重内省、践行。孟子根据陛善论”.认为道德教育主要应注重启发人们自求自得.向自己的内部下功夫.以恢复固有的道德观念。道德教育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就是道德修养的方法。

4.1养心寡欲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天生就具有善的萌芽和天然的道德理性。孟子主张“养心寡欲”,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者焉寡矣。”(《孟子•尽心》)德育与物质欲望.虽非时时处于矛盾对立之中.但过多的物质欲望将会妨碍德育则是不争的事实医学生是承载我国医学事业发展重任的精英级人才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奉献的高尚品德。只有德才兼备者才能真正立足于医疗岗位.为医学发展与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4.2思诚“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在向内求的自我反省过程中。孟子强调了诚的重要性。他把诚作为修身的基础。“诚身”,就是用仁义礼智来修养充实自身。只有做到“诚心”。又能明白善恶,才能符合天道、人道,做到真正的诚其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选择而又拿不准时往往是不诚实的。因为向内心索要答案就意味着承担责任。因此.在各种选择关头中做到拿不准时要诚实.敢于承担责任,才能够更好的发现真实的自我。在德育中.坚持积极正面引导.实施反复的激励教育,使医学生正确的信念和道德情操转化成自觉的精神追求。对他们在求知和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言行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他们在学习过程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表扬.激励他们自我反省,“诚身”。

4.3反求诸己孔子在道德修养方法上最重自觉,讲究内省,提出以忠恕之道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所谓“君子求诸已”。“厚于责己”,言行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内省思想,同时又对其加以发展.使它与“性善论”相结合.并推衍为反求诸己.以此作为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内医院的生存与发展被医疗改革推向了市场.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也必然影响着医院.使得医务人员也倾向于追求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导致医患关系出现扭曲而临床实习生接触临床时日尚浅.如果在未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之前就对医疗行业内部的谋私现象耳濡目染,就会造成理想信念动摇、服务意识淡薄、敬业精神缺乏,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差错事故。因此.在医学生德育培养中.把良知良能的教育与医疗行业的一些事例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4.4尚志养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告子上》)生与义同是固有的本性,但却有着大体、小体的天壤之别,“舍生取义”不是对生命的否定,而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培养浩然之气是孟子思想中修身养性的一个途径。孟子指出了培养浩然之气,必须“配义与道”,并且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不是偶尔做一下符合道义的事就可以求取的培养健康的人格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人们时时刻刻的关注与努力。这在我们医学生德育培养中也值得借鉴。

4.5磨练意志孟子的性善论虽然认为人天生就有善的萌芽.恶行的产生均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作用的结果.但他也知道.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存在的,为了能够经受住险恶环境和艰苦生活的考验,不使固有的善端丧失,他在道德修养的方法上,还特别注重意志的锻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尽心下》)才能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并不能够保证医学生德育培养中的个体每时每刻都能够处在适宜于自己发展的环境中。当处于困境时.暂时减少和摒弃一些需要,忽视物质环境的匮乏而去努力追求那些更值得自己追求的东西,也即孟子所倡导的寡欲思想,就具有了积极意义。